微生物检验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练习题一、A11、下列关于血琼脂上的溶血,错误的是A、α溶血为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为绿色环状B、α溶血红细胞外形完整无缺C、β溶血为红细胞溶解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环D、γ溶血为菌落周围完全溶解的晕圈E、γ溶血红细胞没有溶解或无缺损2、能在4℃温度下生长的是A、鼠疫耶尔森菌B、李斯特菌C、脑膜炎奈瑟菌D、淋病奈瑟菌E、牛布鲁菌3、一般需氧菌培养的温度为A、35℃B、28℃C、4℃D、30℃E、25℃4、关于菌落在血液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表述正确的是A、菌落周围半透明溶血环B、菌落周围绿色环状溶血环C、红细胞溶解,菌落周围完全透明溶血环D、培养基红细胞外形完整无缺E、红细胞溶解,菌落周围绿色环状溶血环5、在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线生长呈模糊或根须状,并使培养基变混浊的细菌的特点是A、动力试验阴性B、生长旺盛C、无鞭毛D、动力试验阳性E、有杂菌存在6、采集血培养标本时,采血量与肉汤培养基的比例哪一个最佳A、1:5B、1:10C、1:7D、1:4E、1:67、厌氧培养法不包括A、厌氧罐培养法B、气袋法C、烛缸培养法D、气体喷射法E、厌氧手套箱培养法8、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是A、需氧培养法B、微需氧培养法C、二氧化碳培养法D、厌氧培养法E、组织培养法9、脑膜炎奈瑟菌需要在浓度为()的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A、3%~7%B、5%~10%C、10%~15%D、15%~20%E、20%~25%10、关于分区划线分离法,错误的是A、适用于杂菌量较多的标本B、一般分为四个区,将标本均匀涂布于第一区C、自第二区开始,各区内依次进行连续划线D、每一区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1~2次E、接种前以及接种完毕后,接种环要灭菌11、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12、下列选项中不是无菌实验室所必须的的是A、无菌实验室应完全封闭B、定期进行彻底消毒C、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衣D、不进行常见临床标本的分离E、有超净工作台二、A21、男性,数日前去游泳,后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医生疑为细菌性尿道炎,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检查。
尿细菌定量培养,常用方法为A、平板分区划线法B、穿刺培养法C、倾注平板法D、平板涂布法E、平板连续划线法2、肺炎患者,咳大量黄痰,作培养应A、在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连续划线法B、在液体培养基增菌C、接种斜面D、在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分区划线法E、倾注平板法3、某尿路感染患者尿中分离出L型菌,应用A、青霉素B、头孢唑林C、头孢曲松D、亚胺培南E、环丙沙星三、B1、A.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B.多用于生化试验管的接种C.主要用于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D.主要用于液体标本中细菌计数E.主要用于含杂菌标本的分离培养<1> 、倾注平板法A B C D E<2> 、液体接种法A B C D E<3> 、穿刺接种法A B C D E<4> 、平板划线分离法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α溶血: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为绿色环状;红细胞外形完整无缺;β溶血:红细胞的溶解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环;γ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无缺损;双环:在菌落周围完全溶解的晕圈外有一个部分溶血的第二圆圈。
【该题针对“细菌生长现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822,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有的细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如鼠疫耶尔森菌,有的细菌甚至在4℃也能生长,如李斯特菌。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821,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一般需氧菌培养,置于35℃温箱中孵育18~24h。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820,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菌落在血液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为红细胞溶解,菌落周围完全透明溶血环。
【该题针对“细菌生长现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818,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有动力的细菌除了在穿刺接种的穿刺线上生长外,在穿刺线的两侧均可见有浑浊或细菌生长的小菌落,呈模糊或根须状。
【该题针对“细菌生长现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7,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血液培养用的培养瓶最好先在35℃中预温,再将血液接种于培养瓶(培养基容量:血液量=10:1),培养瓶置35℃6~18h后,用肉眼观察其生长现象。
【该题针对“细菌生长现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6,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厌氧培养法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
常用的厌氧培养法有:①疱肉培养基法;②焦性没食子酸法;③厌氧罐法;④气袋法;⑤厌氧手套箱法。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0,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需氧培养法是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适于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8,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某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等在初分离时,需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7,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接种前以及接种完毕后,接种环要灭菌”,是想表述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只需要给接种环灭菌两次,但事实上应该在接种前后灭菌的基础上,每一次划分完一个区要进行下一区的划线时也需要进行灭菌。
所以E选项是错误的。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6,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分区划线分离法:本法适用于杂菌量较多的标本。
每划完一个区,均将接种环灭菌一次。
每一区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5,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无菌实验室是细菌实验室内用于无菌操作的小室。
其内部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要求①无菌室应完全封闭,人员出入应有两道门,其间应隔有缓冲区。
②用前应以紫外线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③在无菌室中一般仅限于分装无菌的培养基及传染性强的细菌的接种,不进行有菌标本的分离及其他操作。
④无菌室内应仅限操作人员进入,而且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衣和专用鞋,操作时戴口罩,随时保证室内的无菌状态。
⑤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用超净工作台代替无菌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操作。
超净工作台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
无菌室应配备空调设备,保证不因室温而影响工作。
【该题针对“基本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2,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倾注平板法常用于测定牛乳、饮水和尿液等标本细菌数。
【该题针对“细菌培养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9,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杂菌较多的标本应用分区划线法分离出单个菌落。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4,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L型菌是细胞壁缺陷的细菌,故不能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该题针对“细菌L型的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73,点击提问】三、B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倾注平板法常用于测定牛乳、饮水和尿液等标本细菌数。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2,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液体接种法多用于一些液体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3,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穿刺接种法主要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明胶及双糖管的接种。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4,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在被检标本中,常混杂有多种细菌,平板划线分离的目的是使标本中混合的多种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分散生长,形成各自菌落。
便于根据菌落特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鉴定。
【该题针对“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11085,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