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号煤层综放工作面

15号煤层综放工作面

15#煤层回采工作面第二节一通三防一、通风系统:(一)、81101综放工作面南部为81102综放工作面(已采),北部为北冀大巷,西部为十二采区边界,东部为十一采区回风巷;上方为北四尺井六上山1301、1302、1303工作面采空区。

81101综放工作面采用“一进两回”通风系统(U+I型),由于上部12#煤层已采,走向高抽巷沿13#煤层布置。

根据地质条件相似的81002综放工作面瓦斯统计:工作面配风平均为1047m3/min,平均风排瓦斯量为6.91 m3/min,平均抽放量为5.84m3/min,平均瓦斯涌出总量为12.75 m3/min,工作面平均日产1821t,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1 m3/ t(不含抽放为5.47 m3/ t)。

81101综放工作面采长137米,剩余走向长490米(至采区回风);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日产4500t,相对瓦斯涌出量参考81002综放工作面(含抽放为10.1m3/ t);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为:(10.1*4500)/1440=31.5 m3/min。

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11.5 m3/min,抽放量为20 m3/min(高抽巷抽出率按80%计算),总涌出量为31.5m3/min,其中本煤层约为6 m3/min,邻近层约为25.5 m3/min。

81101综放工作面开采后将由地面五号站2BEC67型水环抽放泵负担邻近层瓦斯抽放任务。

五号站现有2BEC67水环抽放泵2台,电机功率500KW,流量400 m3/min ;2BEC52水环抽放泵1台,电机功率280KW,流量210 m3/min;81101综放工作面由张华沟主扇负担,张华沟主扇负担北翼十一采区、九、十采区、八采区和西七采区的通风任务;张华沟主扇负担区域共有两个采煤工作面(81101综放工作面、8809回采工作面),一个备用工作面(81103外工作面);张华沟主扇通风能力为8790 m3/min。

张华沟主扇负担区域各采区风量:十一采区回风量为3600 m3/min,十采区(只留系统风量)回风量为420 m3/min,九采区回风量为240 m3/min(现正处于永久封闭),八采区东二回风量为1600 m3/min,东一回风量为150 m3/min,东三回风量为150 m3/min,西七采区回风量为750 m3/min。

81101回采工作面的需要风量计算(参照81002综放工作面)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Q采回+Q采尾Q采回=100×q采回×K CH4回Q采尾=100×(q采尾/2.5)×K CH4尾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回——综放工作面回风巷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回——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取4.0m3/min;K CH4回——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K CH4取1.43;q采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风流中的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取7.5m3/min;K CH4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风流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 CH4取1.43。

计算得:Q采回=100×4×1.43=572m3/min;Q采尾=100×7.5/2.5×1.43=429m3/min;即:81101综放工作面的需要风量为:Q采=Q采回+Q采尾=572+429=1001 m3/min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Q采=60×V采×S采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式中:V采―――适宜的采煤工作面风速,取1.0 m/s(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5.18m,工作面最小控顶距为4.58m,采高为2.8m,计算得S=(5.18+4.58)/2×2.8=13.66)即:Q采=60×1.0×13.66=819.8m3/min取:Q采=820m3/min3、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采>4N(m3/min)式中:N――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即:Q采>4×60=240(m3/min)取以上三种计算的最大值为:Q采max=1001 m3/min4、按风速进行验算:15S < Q采<240S式中: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即:204.9 m3/min=15×13.66< Q采max=1001 m3/min<240×13.66=3278.4 m3/min符合规定要求由以上计算得:81101综放工作面的配风量为: Q采=1001m3/min。

(二)、通风路线:根据各回采工作面在具体的主扇区域及采区具体制定。

张华沟入风井→十一采区轨道巷(皮带巷)→81101工作面进风→81101工作面→81101回风巷(尾巷)→采区回风巷→北翼总回风巷→张华沟回风井二、瓦斯防治:(一)、瓦斯检查、通风设施管理:1、加强工作面两巷及顶板管理,工作面回、进风巷保持风路畅通,备品、配件、材料要堆放整齐,保证巷道的通风断面,以减小通风阻力;巷道受压力影响断面减小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风量减小幅度小于核定风量的15%,处理时间不得超过15天;如15天内未达到要求和风量减小幅度大于15%,必须停产进行整巷,直至达到核定风量。

整改期间,必须核减产量大于风量减小幅度。

2、回采工作面每班必须安排两名专职瓦检工检查瓦斯;一名守落山瓦检工,随时检查落山角、机尾后15组支架及距机尾20米范围以内的回风巷范围内的瓦斯情况,另一名瓦检工巡回检查工作面进风、工作面风流、进回风落山角、机尾、回风流及内错尾巷瓦斯浓度,每班不少于三次。

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生产,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汇报通风调度;作业人员要听从瓦检工的指挥,坚持安全生产的“三不”原则。

3、所有人员必须爱护通风设施。

回风进出料期间,严禁同时打开双风门,造成风流短路。

通风工区要对区域内的通风设施设点检查,瓦检工随时检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一旦发现损坏,造成工作面风量短路、减风或风量不足时,要及时停止工作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并汇报通风调度;只有通风设施恢复,工作面风量正常后,方可恢复工作面生产。

(二)、瓦斯监控:1、采煤工区负责由工作面机尾引出控制线,并由回风分路开关上提供36V电源线,实现瓦斯电闭锁。

2、通风工区负责在工作面尾巷口以里10-15米处、回风口以里机尾10-15米处、回尾混合10-15米处、工作面机尾、回风落山角、后部溜电机上方分别安设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分别为2.3%、0.8%、0.8%、0.8%、0.8%、0.8%,断电浓度分别为≥2.3%、≥0.8%、≥0.8%、≥1.3%、≥1.3%、≥1.3%,复电浓度分别为<2.2%、<0.7%、<0.7%、<1.2%、<1.2%、<1.2%;瓦斯传感器吊挂距顶板(支架顶梁)不大于30cm,距煤帮20cm处。

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破坏瓦斯传感器,通风工区负责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对和断电试验,以保证其对瓦斯的连续和正常监测,断电灵敏、可靠。

顺槽超过1000米的工作面,在回风顺槽中部另外增设一枚瓦斯传感器,其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为0.7%、0.8%、0.7%。

3、各瓦斯传感器断电控制范围:回风口瓦斯传感器:控制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机尾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后溜电机上方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风落山角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内错尾巷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区混合风流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工作面必须安设馈电和开停传感器,并实现二级断电功能,即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时,能够由地面监测机房实现对井下超限影响范围的断电功能。

三、15#煤层综采工作面综合防尘部分(一)、综合防尘:1、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巷道要铺设消尘水管,并且进风巷每隔50米要安设一个三通阀门,回风巷每隔10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供水压力不小于2Mpa;由三通阀门引支管到行人侧,便于人员取水作业。

2、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设加压水泵,水压不得低于8MPa。

3、工作面的支架、采煤机、破碎机进出口、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机头、转载机机头、带式输送机机头、以及各转载点喷雾设施必须齐全、有效。

进入工作面的水源及各用水地点必须安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4、工作面支架前梁喷雾喷嘴每架一个,后喷雾喷嘴每架不少于三个。

5、进、回风巷距安全出口50—60米处,进、回风口往里30米处,回、尾混合风流30米各安设一道全断面喷雾。

安全出口喷雾应逆的风向,进、回风口和回、尾混合处喷雾应顺的风向设置。

6、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1.5MPa。

无水和喷雾装置损坏严禁割煤。

7、回风巷要按规定超前钻孔长壁动压注水,以湿润煤体,降低工作面生产期间的产尘率。

8、进风巷每周要清洗一次,回风巷每三天清洗一次;回风巷由通风工区负责清洗,进风巷由采煤工区负责清洗。

9、及时清扫、冲洗巷道顶帮、皮带架、电缆、列车、设备及支架上的煤尘。

10、工作面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方式;工作面及回风作业人员要戴防尘口罩。

二、工作面打钻、注水的安全管理:根据综合防尘质量标准化验收标准规定,该面在回采期间需采用煤体注水降尘工艺,为确保注水降尘效果和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特制定如下注水设计及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㈠、注水设计:1、该面采用长壁深孔动压注水方式,注水泵采用KBZ-100/150型煤体注水泵。

注水技术参数如下:孔径Ф42mm,孔深60m以上,孔间距10-15米,注水压力为8-12Mpa,注水流量要达到25——33L/min,注水效果要达到使煤体普遍湿润,邻孔出水,煤壁挂汗为止。

2、注水孔一律沿平行工作面方向垂直布置于回风巷煤壁中部,从距机尾10m处开始布置第一个孔,•依次由里往外随工作面推进超前钻孔,要保证超前工作面50m以上。

3、一般每三天至少注水一次,每天4小时以上,一次注水3-5个孔,注水孔距工作面10米时停止注水。

4、封孔方式:利用橡胶封孔器受压膨胀自行封孔。

封孔深度视煤壁受压情况和注水压力而定,一般为为3-5米。

㈡、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1、打钻、注水工作均由通风一队注水组承担,•且均在每天检修班期间进行。

由于在回风巷作业,上下料车较多,因此生产队组上下料时,要引起注意,如在打钻、注水期间需上下料通过作业区段时,要通知施工人员携带设备撤至牵引区以外,方可启动绞车上下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