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设计与写作指导6则

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设计与写作指导6则

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设计与写作指导6则作文天地04-27 1657: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设计与写作指导6则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丰子恺于其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圆寂五周年之际,受命为《弘一大师全集》作序。

《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

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

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七分像‘人’,六分像‘人’的,也已值得赞誉;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会也已经是难得的‘上流人’了。

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少有,所以使我十分崇仰。

”请以“难做人,人难做,人人要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辨认是非荣辱,不忘趋正避邪,应当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做人的准则。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便开始做人,直至生命终结。

而由于各人的品行、价值观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地位等主客观因素不同,其做人的标准和社会对他的评价也千差万别。

但究竟有几分像“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总还是有一个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标准。

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选材料,贵在分析。

本话题涉及到的材料非常之多,古今中外、忠奸优劣、名人雅士、百姓庶民、男女老少、巫医乐师,均不乏其例。

一旦打开话匣,汩汩滔滔,易放难收。

考生须紧扣“难做人,人难做”的话题,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阐述,“常行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切忌泛泛而谈,满足于罗列而不加分析,以致文章虽有长度而缺乏深度。

第二,拷问灵魂,解剖人生。

话题中有“人人要做”一语,意思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

文章既可分析像弘一法师那样的高尚心灵,也要拷问那些只有三两分像“人”、四五分像“人”者的灵魂,还可以直接拷问自己,使文章更有深度。

第三,升华主题。

毫无疑问,做人原则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特点,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是崇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做人准则。

文章提及,并不是赶时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熔时代精神与传统道德于一炉,且有点睛作用,可使文章上升到一定高度。

第四,选择文体。

本话题适合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杂感类的文章,文体确定后,注意运用与之相谐的语言。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丘吉尔年幼时,父亲带着他去乡下游玩,因为调皮,小丘吉尔不幸掉进原野的沼泽中,被一位穷苦农夫所救。

为了报答农夫救命之恩,丘吉尔的父亲提出,把农夫儿子带到伦敦,和自己儿子一起接受教育,农夫答应了。

三十年后,被农夫所救的孩子,成为英国首相,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

他曾带领英国军队获得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大战的命运。

而农夫的儿子弗莱明则成为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医学家、细菌学家,他发明的青霉素,改变了医学的命运,再次救了得肺炎的丘吉尔,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丘吉尔、弗莱明父辈是有缘的,丘吉尔、弗莱明也有缘。

由于两代人结缘,改变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命运!请以“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1、缘,《现代汉语词典》有一个义项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结缘,逢缘,投缘者,皆因有缘也。

当今之时,这些语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无论男女老幼,学历深浅,都喜欢提及。

诚然,“缘”是无所不在的,随时都可能邂逅。

关键在于当事人如何捕捉、认识、判断、把握,并采取适当的行为。

有的人,与“缘”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有的人,逢善缘而不把握,以致后悔不迭……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缘”有善孽之分。

结善缘者,可成就事业:丘吉尔、弗莱明父辈结缘,两人此后俱享誉全球;李叔同、丰子恺师生结缘,“缘缘堂”遂声名远播,丰子恺终身受益。

结孽缘者,却只能葬送前程,少年学子,一旦与“黄赌毒”结缘,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理一也。

2、人世间,有奇缘而可遇者,如丘吉尔、弗莱明父辈等,毕竟少数;更多的人却可能一辈子都无缘福禄,无缘幸运,甚至与什么都无缘。

而这“更多的人”中,有的努力“寻缘”,孜孜以求,希望奇迹发生;有的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并不在乎“缘”之远近有无……怎么认识这“更多的人”呢?如果让“你”走近他们,与之“结缘”,将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3、以“缘”为话题写文章,学生有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文学、史学、哲学、佛学……均可涉猎;过去、现在、未来,回顾、直面、憧憬,纪实、假想、论证……任意选择。

选用文体也可以扬其所长:写议论文,写读后感,写抒情类散文,杜撰几个故事,构制一篇小说,或小品杂感、特写书信等,都可以出奇制胜。

从语言表达方面考虑,既可用白话文,也可以用浅易文言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牛“将以衅钟”,齐宣王“不忍其觳觫”,遂发善心,下令“以羊易之”。

人皆疑之,觳觫既同,则牛羊何异哉?君子、齐宣王何其伪善也!今人则不然。

有报道言,某人收养病犬若干,一时传为美谈。

其中有无狂犬,自然不得而知。

某人见一恶狼失足陷阱,狂嗥不止,竟援手相救,颇似东郭先生。

某人向穴中灌以沸水,欲烫死一鼠,数日后,偶见一秃鼠率众幼鼠觅食,乃大惊失色,跌足顿首,痛悔不已……据称,诸多此等行为皆因敬畏生命,保护生态故,是堪师法、弘扬也。

然为狂犬咬伤致病,国内外尚无药可救。

狗虽人类朋友,倘成立狗文化研究学会,其功过是非、劣行恶迹,自有学者定论,无须吾等置喙。

至于对狼鼠辈,大可不必生怜悯之心。

若为敬畏生命保护生态计,则吾等早该禁食各种肉类,甚至连素食也是罪过。

请以“凡事讲求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材料语言,文白相杂,应该对考生不构成障碍,但无疑增加了阅读难度。

其目的有二:一为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虽然极少数考生不能完全读懂,但大致意思不会弄错,并不影响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一为鼓励文言文基础较好的考生用浅易文言文形式作文,以展示才华,获取高分——港台地区高考、联考,考生可以用文言文作文。

要紧紧抓住话题关键词“度”,应理解“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真理向前一步便是谬误”等中外名言蕴含的哲理,结合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连类而举,设喻以论,多方取证,反复推导,从而使文章上升至悟理、明理层面。

就体裁而言,用议论文形式,应直面现实,有的放失;用杂文形式,可热嘲冷讽,反弹琵琶;用小小说形式,则应考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用散文形式,要注意打破常规,力求新翻杨柳。

4、命题作文:中国人的骄傲写作导引有资料显示:世界诸多语种,汉语最难学;全球各种餐具,筷子最难拿。

而我们中国人,使用汉语交流,手握筷子吃饭却毫不费力。

于是有人断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

还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汉语的时代。

现在老外们已掀起一股“汉语热”,他们正在费劲地学汉语,笨拙地拿起筷子吃饭……中国人引以为骄傲自豪的东西实在太多。

从四大发明到飞船上天,从长城运河到高架桥磁悬浮,从诸子百家到科技精英……甚至连老祖宗传下来的交际工具和吃饭用具都让老外瞠目。

他们弄不懂,汉语语词的多义性为什么无法穷尽。

一个“迂”字,所组成的词语如“迂阔”、“迂拙”、“迂腐”、“迂执”等,多为贬义;鲁迅怎么认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颇有点迂”呢?据传,美国人居然开始研究中国的蒙学和应试教育,甚至也办起了高考复读班;他们捉摸不透,美籍华人中的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牛满江等,为什么特别出类拔萃……写这篇文章,应该注意:第一,要求考生以“中国人的骄傲”作文,虽然人人都有话可说,而且能激发考生的民族自尊感和爱国热情;但凡事须讲求“度”,只顾着骄傲,很容易固步自封,停步不前,“骄傲”终成包袱。

况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冷静,对“中国人的骄傲”进行纵横对比,从而使文章上升至悟理明道的层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似可写成《从中国人的骄傲说开去》。

第二,可以考虑写成另类文章。

中国人骄傲的东西多数是前人留下的,今人的发明创造在世界上可骄傲的并不多。

举例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巅峰,值得骄傲;而今人的诗词小说虽然汗牛充栋,却怎么也无法与唐宋明清时的作品比肩;材料中所提的汉语筷子也是古人留下的……想到这些,炎黄子孙应该汗颜。

从这个思考方向构思立意,写出来的文章将有一定的醒世作用。

第三,体裁以议论文为宜,也可写成杂感小品之类,写作时,要注意与之相谐的语言风格。

5.命题作文:优胜劣汰写作导引社会发展了,许多落后的东西便自然被淘汰。

试举几例:过去机关、学校办公用的钢板、铁笔、油印机已成古董,十年前还偶尔为人们使用过的打字机也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打印机、扫锚仪等。

提及通讯系统中的电报,现在的青年茫无所知,他们得心应手的通讯方式是发电邮,发传真,用手机。

而乘坐交通工具,人们更乐意选择高速豪华型,如直达列车、磁悬浮列车、高铁、飞机之类,有时连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也遭冷落。

如此发展,二十年后,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实在无法预料。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健康的毒瘤也恶性膨胀。

有消息说,中科院院士也有水分,教授的论文自己居然读不通,各类考试舞弊手段千奇百怪,令人咋舌……而其他如官员腐败,假药害人,贩毒走私等等,手段“高明”,还很有些“科技含量”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命题都可以从多方面认识理解。

“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围绕这个话题作文,应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析——这是构思的关键。

如材料所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现代化工具”,今天多数已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值得庆贺的。

另一方面,许多不健康的毒瘤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性膨胀,是因为有特定的环境、“土壤”和更为“优化”的“养分”促成其“胜出”的。

相对于上世纪的毒瘤,他们更“优”,故尔能“胜”,而这种“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的确发人深思。

写好这篇文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选用典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6、命题作文:追寻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古往今来,人无贵贱,一辈子都在追寻,但追寻的目标、方法、途径、结果却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方法等不同而千差万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