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单独标准由各类要素构成
1)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为“规范性要素” 和“资料性要素”。
2)按照要素性质和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 资料性概述、规范性一般、规范性技术、资料性补充”
3)按照要素在标准中是否必须具备的状态 划分。“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
【参见GB/T 1.1-2009 5.1.3 表1】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
2)按照要素性质和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规范性技术要素:位于标准草案核心部分的要
素,通常有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 试验方法……、规范性附录等。作用是“规定标 准的技术内容”。
资料性补充要素:位于标准正文之后除了规范
性附录之外的三个要素,即资料性附录、参考文 献、索引。作用是给出补充信息,起到“提供附 加内容,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作用。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
1)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
规范性要素: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 守的条款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标示标准、介绍标准、 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
划分的目的:区分出在声明符合标准时,标 准中哪些要素是应遵守的,哪些要素是不 必遵守的,只是为了符合标准而提供帮助 的要素。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1、 四个必备要素的编写 封面、名称、前言、范围
2、 其他可选要素的编写 目次、引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和定义、分类和命名、要求、….
3、 编写的目标及要素的选择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1)封面 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 a)标准的名称; b)英文译名; c)层次; d)标志; e)编号; f)ICS国际标准分类号; g)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h)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 i)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j)发布部门等。
一般陈述句 提供信息
助动词
“可”或“不必”,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 所允许的行动步骤;
“能”或“不能”,陈述由材料的、生理 的或某种原因导致的能力;
“可能”或“不可能”,陈述由材料的、 生理的或某种原因导致的可能性。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助动词的使用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 件
3、标准编写应掌握的基础标准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制定标准是一项技术复杂、政策性很强 的工作,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 利益,一方面有些标准的内容,如安全、 卫生、环境保护等,涉及到国家法律、法 规和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例 如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劳动 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信息 安全法等等。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2)推荐性条款
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
助动词“宜”或“不宜”
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特别适合的一种, 不提及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
某个行动步骤是首选的,但未必是所要求 的。
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性或行动步骤。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3)陈述性条款
表达信息的条款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3、标准草案 draft standard
通常为了征求意见、投票(审 查)或批准而提出的标准文稿。
【GB/T 20000.1-2002,定义2.9.2】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标准草案: 标准制定程序中不同阶段的草案包括:
工作组讨论稿 征求意见稿 送审讨论稿 送审稿 报批稿
1、 按照层次划分
4)段 •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这是区分段和条的明显标置。 •标准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下示例所表明的“悬置段”,以防止
在引用这些段时产生混淆。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5)列项
•列项需要有引导语和并列项。
•列项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
•在列项的各项之前应使用列项符号: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2)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 顺序由一般到特殊。通常,所使用的要素不 多于下述三种:
引导要素(可选):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
主体要素(必备):表示上述领域内标准所 涉及的主要对象;
补充要素(可选):表示上述主要对象的特 定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细 节。
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五、信息技术标准编写示例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1、标准 standard 2、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3、标准草案 draft standard 4、标准文本示例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
3)按照要素在标准中是否必须具备的状 态划分
必备要素:在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包括封面、前言、名称、范围。
必备但不是核心
可选要素:在标准中存在与否取决于 特定标准的具体要求的要素。除上述4 个必备要素外的其他要素。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应仔细斟酌标准名称的措辞,标准名称应尽可能 简练;
标准名称的内涵范围应不小于标准文本的内容, 必要时可通过在标准正文“范围”中使用一定的 界定词加以适当的限定。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4)条款内容的表述形式
标准中的要素是由各种条款构成的, 在表述条款的内容时,根据不同的情 况可采取以下五种表述形式:
条文、图、表、注和脚注、示例
【GB/T 1.1-2009 第7章】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小结
规范、清晰、统一、适用的标准文本, 取决于标准中规范性要素的正确选取, 标准文本结构的合理搭建,标准要素、 条款、内容表述的清楚准确。因此标 准文本的规范性,是标准能否发挥其 作用的重要前提。
•章的编号从“范围”一章开始,使用阿拉伯 数字从1开始编号,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 之前。
•每一章均应有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 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示例:“1 范围”、“7 检验规则”等。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3)条
•条是章的细分。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 “条”,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
资料性附录
给出有助于理解和使用标准的附加信息。 “参见附录…”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标准结构按内容划分 单独标准—标准化对象通常应编制成一项
标准并作为整体出版。(独立编号)
分部分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可编制成若 干个单独的标准或在同一标准顺序号下将 一项标准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可单 独出版、修订。 例如:GB/T 20000.1…….
—— 或 • 或 a)
—— •
b)
下一层则用数字编号1)、2)….
示例: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6)附录(两种)
附录的编号顺序(A、B…)按在条文(从前言 算起)中提及的先后次序编排,每个附录应在正 文中提及,附录性质:在目次和附录编号下方标 明。
规范性附录
给出标准技术内容进一步补充或细化的条款。 “应符合附录…的规定”,“见附录…”
[GB/T 1.1-2009 6.2.1 及附录D]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2)标准名称
•应明确表示标准的主题,命名应确切;
•应采用规范的标准名称,如国家相关标准已有规范 的名称时,应与其相一致;
•不可采用俗名作为标准名称,如需要注明俗名,可 在规范名称后加括号注明;
•不应在标准名称中使用“标准”进行强调,例如: “食物搅拌器标准”。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1)封面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 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 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等同、修 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规 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表示。
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封面:“在提交 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 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标准是为了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 导则或规定特性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 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结构的独特性,它 与科技图书杂志、文学作品的结构完全不 同,与设计文件、学术论文、技术报告也 有着明显的区别。
标准的结构由按照内容划分的“要素”和 按照层次划分的“层”所构成。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标准草案的结构和编写应按照GB/T 1.1的规定。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4、标准文本示例
1)GB/T 7026-1986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的编写规定
2)GB/T 2887-2000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T 30850.1-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1部分:总则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1)部分 •部分的编号应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使用阿
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部分编号,部分的编号 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
GB/T 1.1、 GB/T 1.2
部分不应再分成分部分。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2)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 分中划分的第一层次。
标准的要素是由条款构成的。条款 分为三种类型:
要求型条款 推荐型条款 陈述型条款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1)要求型条款
表达声明符合标准时需要满足的准则, 并且不准许存在偏差的条款。
祈使句,表示指示。 助动词“应”或“不应”,表示声明符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