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第十一章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第十一章PPT课件
3.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 内因:人的认知知识(需求、价值观、
行为准则、对行为对象的认知等)
• 外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阳光、空气、
自然资源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劳动条件、经
济地位、文化条件等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4.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 员工个人的需要:生存和发展、心理、自我价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括三个要 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一般而言, 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引导行为 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 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 或过程。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2. 激励的对象 是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 工切实关心的问题——双因素理论
强调与未来需求相关的理论——后天需要论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11.2.1 需要层次理论
1. 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激励与个性》1954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第十一章 激 励
❖ 激励的原理 ❖ 激励的内容理论 ❖ 激励的过程理论 ❖ 激励的强化理论 ❖ 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11.1 激励的原理
11.1.1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1. 激励的概念
激励(motivation),在管理学的一般教 科书中,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 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 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 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值实现的需要
• 领导者的需要:对制度权力的渴望 ,实现自我 价值的意愿
•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的行为 基础。领导的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或投入, 实现组织的目标,个人目标缘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得以实现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5. X理论和Y理论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Douglas McGregor)总结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 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产生以后,人们 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目标 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 需要到目标,人的行为是过程是一个周 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3. 激励与行为 • 行为是对某种需求的追求 • 激励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
附:——组织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某 种方法和途径,使得组织成员或群体为 完成组织目标而积极行动、努力工作。
——就管理者而言,激励表现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由 管理者所实施的,意在引发、维持和促 进人们进行组织所预期的行为的管理活 动过程。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 激励的目的
人们选择并加入某个企业,在企业中被置于一定 的岗位,为履行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这一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从个人看,该组织 具有满足他特定需要的现实功能;从组织来看,则 确认个人能够胜任组织任务,而且组织也的确能够 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其个人要求。个人通常 希望组织能满足其更多的需求,而组织则常常要求 组织成员付出更多努力。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任务的承诺; • 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但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
动寻求承担责任性; • 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
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
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认为这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因此,激励的目的在于从既定的组织目标出发,
寻求组织与个人在目标、行为上的内在一致性,从
而达到两者之间在行为及其效果上的良性循环。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 激励的过程
没有满足 引发紧张
优势动 机导致
达到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2020/6/2
反馈
满足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 激励方式
1.物质性激励
物质性激励的作用来自于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每个 人都有这种需要,因此物质性激励产生的动力来自于行为 者自身,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动的力量。物质性激励所产 生的激励作用是边际递减的。
2.精神性激励
精神性激励来自于对高级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主动的力量。一般而言,需要层次高的人更乐 意接受这种激励方式。
为是人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 的过程
(续)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 无激励的行为,是盲目而无意识的行为;有激 励而无效果的行为,说明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 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产生,但激励的 程度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期望值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3.竞争性激励
竞争性激励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行为者被动接受其作用,
常常被迫采取某种行为以符合组织要求。这是一种推力激
励,而前两者是拉力激励。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11.2 激励的内容理论
根据对人性的理解,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 足的需要类型:
从社会文化系统出发,对人的需求进行分类, 通过提供一种未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 的激励效率——需要层次论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需要的层次性 多样性 潜在性 可变性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1)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 发点:
a. 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 另一层 需要才出现
b. 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 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 用
X理论:
• 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
• 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
• 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 创造性;
• 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
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2020/6/2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Y理论: • 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 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