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第三阶段: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及时给 他们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 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和 活化概念,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会进一步 激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特别要注意逐 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去分析、处理和解决物 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概念 去面对新的物理现象时,勇于提出问题,勤于思 考,扩大认识范围,逐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物 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浦仕毕 北京第十二中学
物理概念的定义:
教学论著作中把物理概念定义为:物理概 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是在 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 的方法,把一些物理本质的、共性的特点 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阎金铎 1981)
物理概念教学理论要求:
借鉴物理学科自身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物理概念教学的 一个突出重点,讲清物理概念的标准是让学生明确: 1,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要引入某一个物理概念? 怎样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 2,某概念是如何定义的?量值是多少?量度单位是什么? 3,某概念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那些 本质属性?既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4,某概念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是怎样的?既概念的外 延是什么? 5,它与其他物理量有什么联系?在形成某一物理规律的 过程中,它其什么作用? 简言之:讲清楚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 简言之:讲清楚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
概念教学的过程、策略和方法
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教好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概 念教学过程一直是物理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与 过程紧密相关的是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大多数的概念教学理论把学生概念形成过程划分 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从感性再到 理性的过程,也就是研究者所描述的两次认识上 的飞跃。为了实现这两次飞跃,把教学过程划分 教学过程划分 观察实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为:观察实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回到实践 中应用。 中应用。 提出了实现两次飞跃的建议: 提出了实现两次飞跃的建议:
夏雯(1994)在应用实例说明概念教学 的同时,将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 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 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 重理解,抓要点,掌握概念; 重理解,抓要点,掌握概念; 破难点,抓关键,强化概念; 破难点,抓关键,强化概念; 找联系,抓类比,深化概念; 找联系,抓类比,深化概念; 分层次,抓阶段,完善概念; 分层次,抓阶段,完善概念; 设疑抓练,巩固概念。 设疑抓练,巩固概念。
第一:学生思维品质缺陷形成的思维障碍(片面 性思维障碍、定势思维障碍、逻辑思维障碍等) 第二:物理问题的复杂性形成的思维障碍(物理 问题中隐蔽因素的忽视和干扰造成的思维障碍—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第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的不当 引起的思维障碍(例如,以数学形式解决物理问
题思维,造成思维障碍【直线坐标用直角坐标表 示等】;错误的运用相似思维和类别思维;学生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位移的方向性——指路) 从鲜明的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功——工程师如何知道火 箭把卫星送上天所需要的能源的,怎么为父母估算自驾车从 北京到天津所需要的汽油等等)利Biblioteka 量纲分析,推理出两铁球同时落地等)
北京师范大学郭玉英教授(2004)强调在实际 教学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状况,包括 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还要考虑具体的客体 和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知识构建过程和探究教学 的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朱铁成教授(2000,2004)提出 2000,2004 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质疑意 识和习惯,加强物理理论形成过程批评性活动、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活 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逻辑 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如
解决物理问题技能技巧上的缺陷造成的思维障碍)
物理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物理教学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过程是 教师引起的,并在学生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协调 发展的“教师——学生——客体”,系统地调整 控制过程。 物理概念教学形成的原则:科学性、生动直观性、 启发积极思维,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抽象出 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概念。
概念教学的结果
将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概念的标志表述为: 1.学生是否明确概念是从哪些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也就是每个具体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否清楚。 2.看学生是否能运用概念解释、说明有关物理现象、解决某 些简单物理问题。 3.看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是否能建立起完整的概念体 系(张熊飞,1991)。 阎金铎先生(1991,2003)在其著作中对学生应达到的状 态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明确的表述: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 据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 延;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学会运用概念。
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不是靠感性材料的简 单累积,强调教师要将有关材料分成有机 组成成分,有意识引导学生遵照认识事物 的途径,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再经过抽象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讲加速度) 理性到感性的飞跃:反复应用和实践
阎金铎先生(1981)对概念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方法论述如下: 讲清物理概念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1,列举大量事实,唤起学生一有的感性认识,或者进行演示实 ,列举大量事实,唤起学生一有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验,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2,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 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 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性,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3,进一步用准确简洁的物理语言和数学语言给出确切的定义, ,进一步用准确简洁的物理语言和数学语言给出确切的定义, 并给出定义的概念和适用条件和范围。 并给出定义的概念和适用条件和范围。 4,归纳概念的性质,并定量讨论其量值和单位 ,归纳概念的性质, 5,通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概念对比,以及适当的练习,巩固概 ,通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概念对比,以及适当的练习, 活化概念。 念、活化概念。 这种对概念教学过程的划分,以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为依据,充 分重视了各种逻辑方法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对概 念教学过程的重要参考。
随着研究的积累,现在的概念教学理论更 注重学生的能动性,由强调教师如何设计 教学过程,变为强调教师如何为学生学习 创造条件。 阎金铎(1991)在《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中叙述中,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必须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应教 学要求、借以引导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 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学习情境。 第二阶段:强调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 材料,而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尽管 教师将概念的文字或数学表达讲得很清楚,但对 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在分离的状态。
概念教学的困难
从概念教学的心理学和认知结构上,学习物 理概念的常见认知缺陷: 1,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差。 2,知识基础不足,包括必要的知识准备 和感性经验。 3,前概念的影响。 4,学生的兴趣特征。
物理概念教学与学生思维障碍
思维在物理概念教学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 地位,在教学中,思维始终是一个重要的 考虑对象。 学生的思维障碍:在乔际平(1999)所 著的《物理学科教育学》中对学生学习物 理中的思维障碍做了叫全面的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