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机器人机械结构讲解
• 为了使手部能处于空间任意方向,要求腕部能实现对 空间三个坐标轴X、Y、Z的旋转运动。这便是腕部运动 的 三 个 自 由 度 , 分 别 称 为 翻 转 R ( Roll ) 、 俯 仰 P (Pitch)和偏转Y(Yaw)。
• 并不是所有的手腕都必须具备三个自由度,而是根据 实际使用的工作性能要求来确定。
• 远距离传动手腕:
–有时为了保证具有足够大的驱动力,驱动装 置又不能做得足够小,同时也为了减轻手腕 的重量,采用远距离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 三个自由度的运动。
44
1)液压直接驱动BBR手腕图例:
回转 R
俯仰 B
偏转 B
45
2). 单回转腕部 结构示例
46
3)双回转油缸驱动手腕
• 结构特点:
–采用双回转油缸驱动,一个带动手腕作俯仰 运动,另一个油缸带动手腕作回转运动。
• 单一的偏转功能:手腕关节轴线与手臂及手的轴线在另一 个方向上相互垂直;转角度受结构限制,通常小于360°。 该运动用折曲关节(B关节)实现。
• T手腕-移动关节(Translation)
38
单自由度手腕图例:
R手腕 B手腕
B手腕 T手腕 39
1.按自由度的数目分(2):
• 二自由度手腕: –可以由一个R关节和一个B关节联合构成BR关 节实现,或由两个B关节组成BB关节实现, 但不能由两个RR关节构成二自由度手腕,因 为两个R关节的功能是重复的,实际上只起 到单自由度的作用。
第2章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2.1 机身和臂部 2.2 腕部和手部结构 2.3 传动部件设计
1
2.1 机身和臂部
• 一.机身和臂部的作用
• 机身是直接连接支承传动手臂和行走机 构的部件,机身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 是行走式的
• 手臂部件用来支承腕部(关节)和手部 (包括工件和工具),并带动它们在空 间运动
–V-V视图表示的回转缸中动片带动回转油缸 的刚体,定片与固定中心轴联结实现俯仰运 动;L-L视图表示回转缸中动片与回转中心 轴联结,定片与油缸缸体联结实现回转运动。
47
双回转油缸驱动手腕图例:
48
4)轮系驱动的二自由度BR手腕:
• 结构特点:
–由轮系驱动可实现手腕回转和俯仰运动,其 中手腕的回转运动由传动轴S传递,手腕的 俯仰运动由传动轴B传递。
2.3 手部结构
一、手部的特点
手部是一个独立的部件,手部对整个机器人完 成任务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 夹持工件时的定位精度、夹持力的大小等。
1.手部与手腕相连处可拆卸:
• 手部与手腕处有可拆卸的机械接口:根据夹持 对象的不同,手部结构会有差异,通常一个机 器人配有多个手部装置或工具,因此要求手部 与手腕处的接头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8
(2)双臂配置
双臂同步升降和回 转机器人,两臂互 成直角,当两臂下 降时,上料手在料 道上取料,下料手 从机床两顶尖取下 工件。两臂上升后 转900再下降,上料 手将毛坯放到顶尖 间,下料手放工件
双臂同步回转机 器人,两臂的伸 缩分别驱动用来 完成较大行程的 提升与转位工作, 双臂对称布置, 较平稳
俯仰
肩转
腰转
腰转姿态
27
五轴关节型机器人手臂运动图例(2):
肩关节、肘关节与手腕的协调
28
3.关节型机械臂的结构(2)
• 各运动的实现:
– 腕部的旋转:
• 电机M5→减速器R5→链轮副C5→锥齿轮副G5→旋转运动n5
– 腕部俯仰:
• 电机M4→减速器R4→链轮副C4→俯仰运动n4
– 肘关节摆动:
6
2.立柱式
(1)单臂配置 固定的立柱上配置单个臂, 一般臂部水平或倾斜安装 在立柱的顶部。右图为立 柱式浇注机器人,以平行 四边形铰接的四连杆机构 作为臂部,实现俯仰运动。 浇包始终铅垂,该装置结 构简单,稳定可靠
7
右图为铣端面,打中心孔机 床的上料机器人,臂架2带动 臂3绕机身立柱1回转,同时, 通过行星齿轮使臂3绕臂架2的 轴线回转,手部夹持中心的轨 迹为一空间曲线,能迅速地将 工件从料架送到机床的夹具上, 但惯性较大,适用于中小型工件
Z16、Z17、Z18实现附加俯仰运动
58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5):
• 附加回转运动:
–轴B、轴S不转而T轴回转→齿轮Z23、Z21不转→当行星架
回转时→迫使齿轮Z11绕齿轮Z23的过程中自转→经过Z12、
Z13、Z14、Z15实现附加回转运动
59
• 思考题:
1、当B轴、T轴分别回转时,手腕存在哪些运动,为什么? 2、齿轮24、22所在的轴能否做成一体,为什么? 动。3、齿轮17作的什么运动?俯仰运动轮系属于什么轮系,试分析其60 运
双臂水平交叉配置 机器人,它通过两 臂同时升降,交错 伸缩,实现一手上 料,一手下料
9
双臂立柱式机器人,双臂 位于机身的前后两侧,可 同时绕立柱轴线回转和绕 水平轴作方向相反的俯仰 运动。
10
3.机座式(1)
11
机座式(2)
可将几台机器围绕机器人
布置,该机器人负责传送
工件
12
4.屈伸式
大小臂在垂直于机床轴 线的平面上运动,借助 腕部旋转900,把工件放 到机床顶尖间
31
腕部俯仰局部图例:
电机M4→减速器R4→链轮副 C4→俯仰运动n4
32
肘关节局部图例:
电机M3 →两级同步带 传动B3、B3′→减速器 R3→肘关节摆动n3
33
动n2
34
2.2 腕部和手部结构
• 一.腕部
• 是臂部和手部的连接件,起支承手部和改变手部姿态 的作用。
55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2):
• 俯仰运动:
–轴 B 旋 转 → 齿 轮 副 Z24/Z21 , Z21/Z22→ 齿 轮 副 Z20 、 Z16→齿轮副Z16、Z17→齿轮副Z17、Z18→轴19旋转 →手腕壳体与轴19固联→实现手腕的俯仰运动
56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3):
• 360度回转运动:
51
轮系驱动二自由度手腕图例(3):
• 附加回转运动:
轴S不转而B轴回转→锥 齿轮Z3不转→锥齿轮Z3、 Z4相啮合→迫使Z4绕C轴线 有一个附加的自转,即为 附加回转运动。 • 附加回转运动在实际使用 时应予以考虑。必要时应
加以利用或补偿。
52
附加运动动作分解:
轴主动
行星运动
齿轮固 定不动
53
40
二自由度手腕图例:
BR手腕
BB手腕
RR手腕(属于单自由度)
41
1.按自由度的数目分(3):
• 三自由度手腕:
–有R关节和B关节的组合构成的三自由度手腕 可以有多种型式,实现翻转、俯仰和偏转功 能。
42
三自由度手腕图例:
BBR手腕
B
BBR手腕
43
2.按手腕的驱动方式分:
• 直接驱动手腕:
–驱动源直接装在手腕上。这种直接驱动手腕 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和加工出尺寸小、重量轻 而驱动扭矩大、驱动性能好的驱动电机或液 压马达。
它没有直移型的升降 装置,而是靠腿部 和腰部的屈伸运动 实现升降。须有驱 动肩关节,腰关节, 腿部的驱动装置
18
五.机械臂的典型结构
• 1.手臂直线运动的机构 • 常见方式:
–行程小时:采用油缸或气缸直接驱动; –当行程较大时:可采用油缸或气缸驱动齿条传动的
倍增机构或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并通过 丝杆螺母来转换为直线运动。 • 典型结构: –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直线结构
19
电机驱动丝杆螺母直线运动结构图例
20
2.手臂的回转运动机构
• 常见方式:
– 常见的有齿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活 塞及连杆传动机构等。
• 曲柄滑块机构: • 典型机构:
– 液压缸—连杆回转机构: – 齿轮驱动回转机构:
21
22
双臂机器人手臂结构图例:
运动特点:
手臂关节的回转运 动是通过液压缸-连 杆机构实现。控制 活塞的行程就控制 了手臂摆角的大小。
上料道与下料道分 别设在机床的两侧, 双臂能同时动作, 两臂同步沿横梁移 动,缩短辅助时间
b.双臂交叉配置,
两臂轴线交于机床 的中心,两臂交错 伸缩进行上下料, 并同时沿横梁移动
c.双臂交叉配置,
悬伸梁式,横梁长 度较a,b短,双臂位 于横梁的同一侧
5
(2).双臂悬挂式(b)
双臂回转型,双 臂交叉且绕同轴 回转,分别负责 上下料(主要是 盘状零件),只 需一个动力源, 结构紧凑,动作 范围大
61
• 手部可能还有一些电、气、液的接口:由于手 部的驱动方式不同造成。对这些部件的接口一 定要求具有互换性。
• 2.手部是末端操作器:可以具有手指,也可 以不具有手指;可以有手爪,也可以是专用工 具。
• 3.手部的通用性比较差:工业机器人的手部 通常是专用装置:一种手爪往往只能抓住一种 或几种在形状、尺寸、重量等方面相近的工件; 一种工具只能执行一种作业任务。
大小臂回转平面垂直
13
四.机身的结构形式
1.升降回转 型机身结构
14
2.升降台式
活塞杆11带动 下移轴 8左右移动,通过连杆 使平台升降
15
2.俯仰式
• 4是回转油缸, • 7是俯仰油缸
16
• 3.直移型机身结构 直移型型机器人多为悬挂式的,其机身实际上 就是手臂的横梁
17
4.类人机器人机身
• 电机M3→两级同步带传动B3、B3′→减速器R3→肘关节摆动 n3
– 肩关节的摆动:
• 电机M2→同步带传动B2→减速器R2→肩关节摆动n2
29
腕部俯仰
关节型机器人传动 系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