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1018

中国电信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1018

单边缘: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业务都采用同一接入控制层设备进行控制
多边缘:不同的用户类型、不同的业务模型、不同网络流向的控制等,要求城域 网内针对具体业务部署专有业务接入控制点
政企客户的增值业务需求(DDoS防护、大客户VPN互访、运营商代管服务)能够为电 信运营商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 电信需要依托城域网、CN2、ChinaNet为政企客户提供基础网络和互联网应用服务 网络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等级的SLA、端到端关键业务QoS保障、冗余链路接 入等可靠性服务
个人客户 – 移动无线接入
中高端家庭客户- 我的e家
套餐捆绑的多业务提供推进了Tri-Play业务的发展,自有或者合作的互联网增值服 务推进了差异化宽带服务的需求,也为中国电信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的业务类型促进了宽带公众客户对带宽的需求(16Mbps~20Mbps),也促进了对 不同类型业务提供QOS保障的需求
政企客户 – 商务领航
提供广泛而连续的移动接入覆盖,以及热点区域无线高速接入的灵活切换; 为自营业务(C网/NGN)提供端到端的冗余备份路径,保证故障切换时间; 为自营业务网络和设备提供有效手段防范各种非法攻击和病毒冲击; 基站同步要求提供时钟频率精度要求小于0.05ppm,时钟相位同步要求小于3us。
5
中国电信城域网发展目标
理功能
汇聚层 接入层
家庭和普通政企客户通过城域 网接入到骨干网;重要客户直 接接入到CN2
ChinaNet骨干网 核心路由器
CN2骨干网
BRAS
MAN SR
CN2 PE
汇聚交换机
OLT
ONU
DSLAM
园区交换机 楼道交换机
五类线/铜缆
铜缆
五类线
光纤
延伸交 换机
家庭客户
普通政企客户
重要政企客户
4
城域网发展面临的新需求
8
全业务承载的城域网远期架构
骨干网
城域 骨干网
核心层
业务接入 控制层
ChinaNet骨干网 核心路由器 BRAS SR
CN2骨干网
MGW PDSN
CN2 SR
CE
MGW
PDSN
宽带 接入网
汇聚层 接入层
汇聚交换机
OLT
OLT接口
DSLAM
ONU
WiFiA P
BSC/PCF
电信级以 太网/MSTP
BTS
城域网QoS保障,VPN、组播等业务 支持能力和可管理性;
面向不同用户、业务和CP/SP提供差 异化承载、带宽精细化管理。
网络结构扁平化
简化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层 级,减少设备数量;
树型拓扑结构向部分网状或 全网状发展,提高流量传送效 率;
节约CAPEX和OPEX
6
全业务承载的典型城域网近期架构
BTS
CPE
终端 家庭客户
ONU
终端 家庭客户
CPN/AG 政企客户
移动终端 个人客户
9
城域网演进中的关键问题
一、业务接入控制层单边缘 or 多边缘 二、光进铜退对城域网的影响 三、接入网多平面 or 单平面 四、城域网与CN2的衔接 五、关键自营业务承载
10
业务接入控制层 单边缘 or 多边缘
ONU
终端 家庭客户
CPN/AG 政企客户
移动终端 个人客户
7
城域网发展中全业务的指引
接入网加快实施光进铜退,增强无线接入覆盖
将光纤近可能向用户端延伸,继续大幅提升商务楼宇、城市住宅小区、行政村 光纤通达率; 应用PON技术和大容量汇聚交换机,将接入网层次从3~5层简化到1~2层 在重点城市部署1X增强系统,形成广泛连续的中低速率无线接入覆盖; 在热点区域大力建设WiFi接入AP,作为移动数据业务的有效补充
现有业务接入控制层存在两种设备形态
BRAS用于终结宽带个人用户的开放互联网访问业务,管理粒度为用户终端的会话 逻辑通道,可基于每个用户业务终端接入状态信息和业务属性进行管理
SR路由器提供面向企业客户需求的增值业务能力,同时提供自营业务的接入,只 能基于接口/子接口进行简单管理
单边缘和多边缘的业务接入控制方式
接入宽带化、多样化
提供有线和无线有机结合的多种灵活接入方式; 加快实施光进铜退,普遍提供至少20Mb/s的下行带宽,远期按需提 供50~100M; 在热点地区形成广泛的WiFi覆盖,优化完善移动网络覆盖,提升无 线接入带宽。
承载IP化、差异化
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IP 综合承载,加快语音接入的IP化;
业务
R
IP城域 骨干网
Chinanet
IP骨干 网
cn2

IP RAN
xDSL
接入 LAN
宽带接入网
FTTB/H WLAN
汇聚 LAN
家庭网关/定制化 企业网关
PE


高速传输接口、

电信级以太网


支持
CE
CE
IPv6/IPv4
PC
IPTV
软终端
双栈运行
手机
数据卡
家庭客户和普通政企客户
重要政企客户
软交换/移动 核心网设备
3
城域网现状
城域网分城域骨干网和接入网
两个层面。城域骨干网分为核
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接入
网分为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
07年,各城域网完成路由型改
城域 骨干网
业务接入
造,具备向两张骨干网分流的
控制层
能力和三层VPN、QoS、组播等
部署能力。以省为单位建设了
城域网综合网管,逐步完善 接入网 QoS、VPN管理等面向业务的管
骨干网 核心层 业务接入 控制层
汇聚层
接入层
ChinaNet骨干网
CN2骨干网
DSLAM
核心路由器 (可级连)
BRAS
MAN SR
CN2 SR PDSN
汇聚交换机 (可级连)
OLT 园区交换机
楼道交换机
ON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AN交换机 (可级联)
WiFiA P
CE
传输
MGW
BSC/PCF
传输
BTS
BTS
CPE
终端 家庭客户
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
北京研究院、广州研究院 2008年9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聚焦两个方面
一、城域网架构演进 二、城域网演进中的关键问题
2
全业务环境下目标整体化、宽带化、IP化网络架构图
中国电信
CP/SP
宽带应用
支付充值 类平台
信息类平台 IMS
高清视频融合应用 CDN
ISMP
宽带业务
IDC 移动增值 业务管理平台 平台
城域骨干网结构清晰,进一步推进扁平化
城域网骨干网形成“核心层+业务接入控制层”两层结构,逐步向单边缘演进 在大型城域网逐步部署集群设备并引入40G电路,减少核心设备层级和数量 试点推广IP承载控制系统,面向不同用户、业务和CP/SP提供差异化承载服务 BTS设备通过城域以太网接入BSC/PCF,省内MSCe、MGW可下移直接接入城域网的 SR,BSC到MGW、MGW之间的媒体及信令流量均通过城域网承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