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该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智能终端配置步骤,打开装载有汽车显示终端界面模拟环境的智能终端,在模拟环境下,当前用户按照个人喜好对汽车的至少一个显示终端界面进行调整,生成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传输步骤,智能终端与汽车控制器间建立连接后,将配置信息发送至汽车控制器;汽车控制器将配置信息转化为第一配置指令,并将其发送至汽车显示终端,汽车显示终端在收到第一配置指令后执行第一配置指令,实现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
本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汽车显示终端界面进行配置,而且具有配置灵活、安全性好、用户体验好等突出优点,另外,本技术能够彻底避免界面调整过程对于汽车能源的浪费。
技术要求1.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智能终端配置步骤,打开已装载有汽车显示终端界面模拟环境的智能终端,在模拟环境下,当前用户按照个人喜好对汽车的至少一个显示终端界面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自动生成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传输步骤,所述智能终端与汽车控制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且连接成功后,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汽车控制器;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化为第一配置指令,并将其发送至汽车显示终端,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在收到第一配置指令后执行所述第一配置指令,以完成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模拟环境生成步骤,通过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显示终端界面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使所述智能终端主动建立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的无线连接,并在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连接成功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显示终端界面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所述显示终端界面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模拟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配置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中的步骤;所述配置信息传输步骤中,所述汽车控制器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且连接成功后,则所述车联网服务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汽车控制器;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化为第二配置指令,并将所述第二配置指令发送至所述汽车显示终端,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二配置指令后执行所述第二配置指令,以完成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汽车信息注册步骤,在汽车控制器与车联网服务器首次连接时,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识别码信息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中,并在智能终端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首次连接时将用户在智能终端录入的注册信息与所述识别码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允许用户注册,从而完成汽车信息注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车主身份证号、手机号、车牌号、车辆识别码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环境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模拟环境为3D模拟环境,所述3D模拟环境对整个汽车的所有可视部分进行了虚拟仿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配置步骤中,在对显示终端界面进行调整时,被调整的对象包括颜色、图案、各图标位置、虚拟按键大小、界面反馈效果、显示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包括液晶仪表、中控显示屏、后座娱乐显示屏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传输步骤中,在汽车点火开启后,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汽车控制器自动建立蓝牙或WiFi或NFC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遥控器中的任一种。
技术说明书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技术为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趋于数字化和人性化的汽车驾驶室;仪表中控等驾驶室的终端需要显示越来越多的内容。
由于司机个人的审美和汽车的使用场景往往不同,仪表中控等汽车显示终端界面可由司机进行调整。
但是,目前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调整仅限于在停车且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此时不仅会增加用户在驾驶室内的时间、提高了交通意外风险,而且会增加汽车的能源消耗,特别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会严重增加能耗。
另外,上述调整方式会对司机心理产生压力,在上述这种对司机造成压力的环境下进行界面调整,容易调整不当,使司机在驾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用不畅,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很可能会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能够在有效降低汽车能耗、避免界面调整过程而造成交通意外的情况下,安全、节能地进行汽车显示终端界面调整,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技术内容为解决现有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调整方法存在额外消耗汽车能源、存在安全风险、调整期间会对司机造成压力等问题,本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界面调整对汽车能源的浪费,而且能够使司机在无压力下将汽车显示终端界面调整到位,从而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智能终端配置步骤,打开已装载有汽车显示终端界面模拟环境的智能终端,在模拟环境下,当前用户按照个人喜好对汽车的至少一个显示终端界面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自动生成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传输步骤,所述智能终端与汽车控制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且连接成功后,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汽车控制器;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化为第一配置指令,并将其发送至汽车显示终端,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在收到第一配置指令后执行所述第一配置指令,以完成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通过智能终端对汽车显示终端界面进行配置的方案,不仅能够人性化地满足了用户的终端界面显示需要,而且有效地避免了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调整过程对汽车能源的消耗,同时避免了常规界面调整方法对司机造成压力的问题,进而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停车、行车期间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模拟环境生成步骤,通过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显示终端界面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使所述智能终端主动建立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的无线连接,并在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连接成功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显示终端界面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所述显示终端界面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模拟环境。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汽车控制器与智能终端的有效匹配,从而使智能终端对应地生成与汽车各显示终端相匹配的模拟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配置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中的步骤;所述配置信息传输步骤中,所述汽车控制器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且连接成功后,则所述车联网服务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汽车控制器;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化为第二配置指令,并将所述第二配置指令发送至所述汽车显示终端,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二配置指令后执行所述第二配置指令,以完成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替换的方案,即:通过车联网服务器替代智能终端进行配置信息的发送和同步,以实现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汽车信息注册步骤,在汽车控制器与车联网服务器首次连接时,所述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识别码信息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中,并在智能终端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首次连接时将用户在智能终端录入的注册信息与所述识别码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允许用户注册,从而完成汽车信息注册。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车主身份证号、手机号、车牌号、车辆识别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环境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模拟环境为3D模拟环境,所述3D模拟环境对整个汽车的所有可视部分进行了虚拟仿真。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配置步骤中,在对显示终端界面进行调整时,被调整的对象包括颜色、图案、各图标位置、虚拟按键大小、界面反馈效果、显示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显示终端包括液晶仪表、中控显示屏、后座娱乐显示屏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信息传输步骤中,在汽车点火开启后,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汽车控制器自动建立蓝牙或WiFi或NF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遥控器中的任一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汽车显示终端界面进行配置,而且具有配置灵活、安全性好、用户体验好等突出优点,另外,本技术能彻底避免界面调整过程对于汽车能源的浪费,比如,节约电动汽车电能和传统汽车的油耗。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的实施状态图。
图2为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显示终端界面的配置方法,该配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汽车信息注册步骤,在汽车控制器与车联网服务器(车联网平台)的首次连接(或重新注册连接)时,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识别码信息(比如车辆vin、tbox的sn或者物联网sim卡的iccid 等)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中,并在智能终端与车联网服务器首次连接(或重新注册连接)时将用户在智能终端录入的注册信息与识别码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允许用户注册,从而完成汽车信息注册,以实现汽车控制器、智能终端的相互匹配和连接;在匹配过程中,车联网服务器可审核上传的信息与车辆购买合同中的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允许用户注册,不一致时则拒绝用户注册,以避免他人恶意注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可包括车主的身份证号、手机号、车牌号、车辆识别码(vin)中的至少一种。
模拟环境生成步骤,通过汽车控制器将汽车的显示终端界面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器;并使智能终端主动建立与车联网服务器的无线连接,并且在智能终端与车联网服务器连接成功后,车联网服务器将显示终端界面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再依据显示终端界面信息生成与其(显示终端界面信息)对应的模拟环境,本实施例中,生成的模拟环境可以为3D模拟环境,3D模拟环境对整个汽车的所有可视部分进行了虚拟仿真,使用户有一种类似真实的调整体验,在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3D模拟环境的仿真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