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十六(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 王树明 20101030193

专题十六(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 王树明 20101030193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王树明(学号20101030193)一、技术贸易壁垒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将造成影响。

TB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TBT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SPS)、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分析:WTO成员经常因卫生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争端,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已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中成为多起争端的当事国。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有关成员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依然存在,他们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得到考虑,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货物的进口。

(二)客观原因:WTO贸易规则原则上禁止配额,许可证和高关税等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但WTO并不禁止个成员国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或为了保护环境而对进口货物规定原则上已禁止的配额高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而对进口货物规定必要的卫生和技术要求,正因如此,有关成员为了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必然会更加关注卫生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1.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贸易飞速发展,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名列世界第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TBT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目的。

2.我国产品的相对弱质性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原因,我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割断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由专家统计我国产品质量平均落后于发达国家10到20年。

随着全球质量水平的和档次的不断更新,国际标准的不断提高。

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否则将难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地位。

3.对TBT认识和管理不够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没有认识到TBT的重要性,对产品质量没用清醒地认识,不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一味的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优势。

这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政府对技术贸易壁垒也缺乏做过的重视,政府内部没有负责贸易壁垒的机构,对贸易对象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了解很少,没有给出口企业以宏观上的指导,这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4.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国际贸易已广泛地将标准化作为贸易成交的依据。

为了使产品能满足险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技术标准,为企业生产提供指南。

这种标准十分强制性的有企业和用户自由采纳,但凡涉及公共安全,健康卫生领域的基本要求,由国内法作强制性规定。

四、目前影响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目前影响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种可称之为"文明"的或"创新"的技术壁垒;二是根据国际间和区域内形成的一些协议,有关国家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三是"貌似合理"的技术壁垒,即歧视性贸易政策。

对于第一种状态,是缺少了这一方面的人才,所以再往后我们可以大大的加大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建立技术贸易壁垒咨询中心,变被动为主动,及时获得有关我国目标市场所在国或地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等方面的信息,并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提交分析报告和建议。

对于第二种状态,我国就要建立好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要把态度摆正,要做好技术的第一关,就是要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把持好环境这一关,因为在以环境为破坏的经济发展,最后还是会失败的,坏境会终究还是报复人类的,所以要在保护环境的状态下,进行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种状态,要从整体上改变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单要在技术上而且要在质量上,并且在价格上创新,使得国外对中国的产品有新的想法。

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现状:据海关出口产品分类标准,即《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我国出口涉案产品可以分成以下八类:(1)动植物类产品;(2)食品;(3)矿产、化工产品;(4)皮革、木材及其制品;(5)纺织品、服装;(6)金属、陶瓷、玻璃制品;(7)机电产品;(8)其他产品。

参照2008~2010年间我国商务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贸易壁垒事件信息,对我国出口商品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总体情况通过对2007~2010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壁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呈现增长态势。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环比增长分别是72.7%、15.4%和8.9%。

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事件为428起,比2007年激增224.2%;2009年比2008年增长26.2%;虽然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3.5%,为521起,但仍维持在与2009年的同一水平。

2008年和2009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激增凸显了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起云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与外国贸易摩擦的增多。

就贸易摩擦的方式而言,关税、配额许可证已经不是主要的关注点,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及劳工和社会标准,特别是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

2007年技术贸易壁垒事件占贸易壁垒总数的比重(30.3%)还不足1/3,后来三年所占比重均达到60%左右,2008~2010年技术贸易壁垒所占比重分别是56.8%、62.0%和55.1%,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六、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列:案例1:浙江某丝绸进出口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

2005年成品出口量为1.2亿美元。

但其中有两单业务,一项是5万米的印花丝绸成品,价值10万美元,另一项是4万米已经染色和砂洗的丝绸,价值10万美元,共计20万美元的货品因未考虑禁用染料问题而被迫积压。

以上例子,是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理由很简单,是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没有达标,在产品创新上面也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是对我国纺织技术的一大挑战,因为在进入WTO以后,很多地区,尤其是美国队中国的产品的反侵销日趋严重,他们对质量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有些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进口产品的,有些甚至是超过了国际标准,而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只有国际标准的40%,这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国产品的歧视,这样一来,我省的纺织产品必然在国际竞争中因技术门槛提高而出口受阻。

而且当美国实行了一些反侵销的战略来对待中国的出口的时候,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对中国产品的反侵销,他们的条例完全是照搬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条例,这样一来又是对中国的一大打击,基于,中国纺织品的贸易国方向基本是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贸易壁垒发源地,大多数的海关检验都是超过了国际标准的,并积极运用了技术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管理。

同时,中国的纺织品产出基本以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这样在纺织产品对环境检验中,没有达到国外的坏境检验标准的,必又要被退回!这样下来,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的影响明显,大大的降低了我国的出口率,被退回的产品又不可能再被拿回国内,只能在国外低价买卖,这样我国纺织品的收益也大大的降低,甚至纺织品出口可能就没有收益,在国外亏本。

发达国家以各种技术法规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措施等为依据,形成了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无论其主观意图究竟何在,客观上对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构成了相当大的限制。

案例2:温州打火机事件简介2001年10月2日,温州打火机协会副会长黄发静先生收到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会长克劳斯邱博的一份电函,告知欧盟正在拟订进口打火机的CR法规草案。

这是欧盟对1994年美国CR法规的"克隆"。

其核心内容即规定为保护儿童开启安全,要求出口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一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装置即安全锁,否则不准进入欧盟市场。

众所周知,温州的打火机一向是以低价出售的,在出售国外也是价格低廉,收益很少,但是当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尤其是欧洲地区,温州打火机的主要销售地区,对温州打火机进行了进口检验,主要是对温州打火机的安全性进行了检验,他们提出,因为在打火机上没有设置安全锁,所以会对儿童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对中国温州的打火机进行驳回,这是对温州打火机直接的价格成本和技术的打击,一来,装安全锁不是不可以,但是在中国境内已经出现了装安全锁来减少安全隐患的,这样如果在打火机上也进行安全锁的装置,这样就是对产品专利权的侵犯;二来:如果真的要进行加安全锁,安全锁的有限性的确认机构不是中国的某个机构,这样一来,一只打火机的认可费用高达USD3000元以上,这样一来一只打火机的成本必然会大大的提高,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案例3: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年/815/EC指令,规定在采用聚氯乙烯(PVC)原料生产的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邻苯二甲酯类增塑剂含量最高值不得超过0.1%;而我国出口的玩具大部分含有PVC原料,其中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

目前,各国针对含PVC产品指定的国际标准日益提高,"禁令"涉及的产品范围与日俱增,我国玩具出口贸易受到的损失将日益增大。

发达国家凭借领先科技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建立一系列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从技术、卫生、包装等各个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这个案例是发达国家是在卫生方面进行对中国进口的限制,在玩具中中国的安全指标在国外的检测中也不达标,导致中国玩具出口贸易受到很严重的损失。

七、面对技术贸易壁垒国家的对策在案例分析中也有提到了对于技术贸易壁垒,我国的一些对策,具体分析如下:一、从政府角度来看第一,建立TBT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

TBT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是指建立起一个国家级的技术咨询机构,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特别要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EOI中心优势,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TBT状况,以互联网为载体建立TBT数据库和专门的TBT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及时发布TBT预警预测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