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培训教材(PPT课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培训教材(PPT课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
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 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三、管理与控制的程序与措施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
1. 不安全行为的含义 2.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3. 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目录
1、不安全行为的含义
从实用的角度,可以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引发 事故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根据该定义,不安全 行为与违规行为基本同义。
目的是通过实施各种措施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地做出更 多的安全行为。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分为有意选择和无意选择两 大类。
涉及员工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观、员工的安全管理职 责、员工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问题,所以,员工不安 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也应该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的。
有意识选择的不安全行为
首先,管理者应该通过在一些刺激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建 立刺激-反应式的条件反射,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原理将 员工有意识做出的不安全行为转变为其无意识的安全行为。主 要手段有:教育、训练、誓言口号、承诺等。
“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或运用管理 工具的能力比较低,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 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你充 其量是一个技术员。”
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是从事煤矿员工行为安全 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它是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 ➢ 它是分析员工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 ➢ 它是选择各种管理与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其它影响途径
在培训的基础上,管理者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 员工对自己行为安全性的认知能力。为此,管理者应该 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员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注意力 (2)克服熟视无睹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3)增强员工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力 (4)科学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安排劳动时间,防止工作疲劳,减轻工
根据行为主体在行动之前是否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危 险性,可以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
➢ 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 可以称之为非故意违章行为;
➢ 另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 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以称之为故意违章行为。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目录
无意选择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员工的认知能 力两个方面入手,让员工通过学习建立起不安全行为 的条件反射系统,使其意识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 再运用员工有意选择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加 以改变。
员工认知状态
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以下一些问题: (1) 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 (2) 当前工作的意义 (3) 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 (4) 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 (5) 具体的工作方法 (6) 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 (7) 工作中的相互协调机制 (8) 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 (9) 自己的其它权益
作压力 (5)提高员工的行为可靠性等
对于已经养成不安全行为习惯的员工,除了要让他意识 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地强 化安全行为,使他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2)工作流程控制
目的是通过工作流程设计和管理来减少员工不安全 行为的发生,主要措施有:
➢ 前后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 ➢ 并行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 ➢ 交叉作业流程设计措施 ➢ 。。。
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员工行为结果的不断反馈来达到 正强化安全行为,负强化不安全行为,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式 学习原理促使员工更多地自觉做出安全行为方式。
再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构建注重安全的工作环境,利用观 察学习原理促进员工更多地从事安全行为方式。主要手段有: 加强沟通,使员工认识到安全行为更有价值,培养崇尚安全行 为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等。
不尽职行为
与工作的无形性有关。与工人的工作根本不同,管 理者的许多工作都具有无形性,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 规定。 此现象相当普遍,但过去没有明确地提出此问题。 与渎职行为的差异。不能以渎职行为作为煤矿管理 工作的依据。
目录
2、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你只要告诉我怎样做就可以了。” 如果它出自一个工人之口,该工人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工 作者; 但如果它出自一个管理者之口,可以说该管理者还不是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重要途径:培训
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达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 这种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旨在提高他们对安全管 理职责的认识和驾驭现场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为此,管理者至 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 (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 (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 (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
主要控制点
(1)入井时的入井条件和入井准备工作的控制 (2)接班工作的控制 (3)工作中上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 (4)工作中下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 (5)工作中协作和共同劳动者的约束或者控制 (6)工作中可以利用通信手段实施控制 (7)工作中可以利用井下固定设施设备等实施的控制 (8)工作中可以利用检查工作实施的控制 (9)工作中可以利用其它手段实施的控制 (10) 交班工作途径
1)自我行为控制 2)工作流程控制 3)监督控制
1)自我行为控制
员工有选择自己行动的事实权力,也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来 做事的倾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为员工提供一种自己行动决 策的工作环境,在其中员工自己选择安全的行为。 主要方法有:
➢ 价值观干预措施 ➢ 价值因素感知干预措施 ➢ 目标激励干预措施等。
两个问题:
➢ 员工做每件事情是否都有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有许 多规定是隐含的。 ➢ 员工是否有行动上的自由?员工拥有行动上的自由。
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 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 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
➢ 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 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 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 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