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遗传学第三章 基因突变与损伤修复(下)

微生物遗传学第三章 基因突变与损伤修复(下)

酶:碱基脱氨是一种潜在的突变,生物进化出特殊 的酶,将脱氨的碱基从DNA中切掉,这种酶叫 DNA糖基化酶(DNA glycosylase),每一种 酶识别一种脱氨碱基,把碱基从与N-糖基化键相 连处切下。
过程:首先在糖基化酶的作用下切开C-N糖基化键,
使碱基释放,产生无碱基(AP)位点, 再由AP内切
2020/11/25
(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ing)
这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机制,可适用 于多种DNA损伤的修复。
酶: 该修复机制可以分别由两种不同的酶来 发动,一种是核酸内切酶,另一种是DNA 糖苷酶。
2020/11/25
(1)Uvr参与的核苷酸切除修复
机制:先在损伤的任何一端打开磷酸二酯键,然后外 切掉一段寡核苷酸;留下的缺口由修复性合成来 填补,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
酶作用把无碱基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打开,进一步
分解无碱基的磷酸脱氧核糖,最后在D20N15年A诺聚贝合尔化酶学奖
和连接酶的作用下完成修复。
2020/11/25
Dr. Tomas Lindahl
5′端 C
尿嘧啶N糖基化酶 uracil N- glycosylase(UNG)
A
2020/11/25
G 3′端
这一现象最早是A.Kelner(1949)在Strepotomyces griseus(灰色
链霉菌)中发现的。后来,在许多微生物中都得到了证实。最明显的
是在E.coli的实验中:
对照:8×106个/ml E.coli U.V.
100个/ml E.coli
试验:8×106个/ml E.coli U.V. 360~490nm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特点:消除由UV引起的损伤,也能消除由电离辐射 和化学诱变剂(如烷化)引起的其他损伤。切除 的片段可由几十到上万bp,分别称短补丁修复、 长补丁修复。
2020/11/25
(2)碱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or糖基化酶修复:
2×106个/ml E.coli
可见光,30分
由于一般的微生物中都存在着光复活作用,所以进行紫外线诱变育种时,
只能在红光下照射及处理照射后的菌液。
2020/11/25
1.光复活:
(1)修复酶:光复活酶 (photoreactivation enzyme,PRE; Photolyase)
(2)机制:识别嘧啶二聚体并 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在 300 ~ 370nm 可 见 光 ( 蓝 光 ) 照射下,酶获得能量,将嘧啶 二聚体打开,使之完全修复→ 光复活酶从DNA上解离。
第三章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下)
2020/11/25
第四节 突变的修复机制(DNA修复)
(一)直接修复: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 (三)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al repair) (四)SOS修复(SOS repair) (五)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2020/11/25
2.断裂链的重接:
DNA断裂形成的缺口,可以在DNA连接 酶的催化下,直接进行连接而封闭缺口。
DNA 连接酶
重新生成磷 酸二酯键
暴露3‘-OH
暴露5‘-P
2020/11/25
3.直接插入嘌呤
5 ′
C

(1) DNA嘌呤插入酶(insertase)
A
(2) 机制:
DNA链上嘌呤的脱落造成无嘌呤位点,能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特点
重组修复不能完全去除损伤,损伤的DNA 段落仍然保留在亲代DNA链上;
只是重组修复后合成的DNA分子是不带有 损伤的,但经多次复制后,损伤就被“冲 淡”了,在子代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是带 有损伤DNA的。
2020/11/25
(三)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概念: 通过对DNA的复制和同源链的重组,来完成 对损伤部位的修复,又称复制后修复(Post replication repair)。
特点: ①修复过程伴随DNA的复制和重组; ②仅修复新合成的完整的单链,原先的损伤
单链仍然保留; ③部分重组蛋白的精确性差,修复的出错率较
2020/11/25
(一)直接修复:
1. 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 2.断裂链的重接: 3.直接插入嘌呤 4.烷基转移修复
2020/11/25
1.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
定义: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
亡率的现象,称为光复活作用。
高。
2020/11/25
重组修复过程:
(1)复制:以损伤单链为模板复制时,越过损伤部 位,对应位点留下缺口;未损伤单链复制成完整 双链。
(2)重组:新缺口单链与完整双链的原对应单链重 组,缺口转移到完整链,使损伤单链的互补链完 整,损伤单链仍然保留。recA基因参与
(3)再合成:转移后的缺口以新的互补链为模板聚 合补齐。
G
被DNA嘌呤插入酶(insertase)识别结
合,在K+存在的条件下,催化游离嘌呤或 脱氧嘌呤核苷插入生成糖苷键,且催化插
3′ 端
入的碱基有高度专一性、与另一条链上的
碱基严格配对,使DNA完全恢复。
2020/11/25
4.烷基转移修复
(1)转甲基酶 (2)机制
在转甲基酶的催化下,将DNA上的被修饰的 甲基去除。此时,转甲基酶自身被甲基化 而失活。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能直接将DNA 链鸟嘌呤O6位上的甲基移到酶的半胱氨酸残 基上而修复损伤的DNA。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1946-)
A deazaflavin photolyase from Anacystis nidulans, illustrating the two
light-harvesting cofactors: FADH(yellow) and 8-HDF (cya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