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一、单项选择(共20题)1、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与收入和利率的关系是(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为了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货币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的高低A.利率水平B.生活水平C.物价水平D.国民收入水平3、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谨慎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D.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之和4、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个部门对货币持有量的需求总和为( )A.货币需求量B.货币供给量C.货币均衡D.货币发行量5、以下理论及模型中,不属于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的是( )A.惠伦模型B.托宾模型C.货币理论D.鲍莫尔模型6、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人力资本的影响B.恒久收入的影响C.利率的主导作用D.汇率的主导作用9、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0、费雪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没有什么影响,对商品交易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 )A.物价水平B.实际收入C.利率D.汇率11、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财政借款12、如确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下列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的是( )A.投资B.收入C.微观主体D.中央银行13、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14、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15、凯恩斯认为,( )的货币需求随利率水平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A.交易动机B.谨慎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16、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地振荡17、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总额的数量关系是()A.A. 前者=后者B.前者> 后者C.前者< 后者D.不确定18、弗里德曼认为,从长期看来,货币流通速度( )A.稳定可预测B.易变难以预测C.恒定不变D.决定于利率水平二、多项选择(共10题)1、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A.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正比B.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反比C.物价与货币流通成反比D.物价与货向流通数量成正比E.物价与商品量成反比2、以下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增加的是( )A.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B.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减少C.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D.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E.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增加3、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有( )A.流动性效用的大小B.恒久收入C.债券利率D.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 交易性动机B.储藏性动机C.预防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E.投资性动机5、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因素制约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超额存款准备金率C.现金漏损率D.定期存款准备金率E.存款准备金6、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M2包括( )A.居民储蓄存款B.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C.同业存放D.短期国库券E.大额可转让存单7、以下关于基础货币的论述,正确的是( )A.基础货币是存款货币得以数倍扩张的源泉所在B.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C.基础货币指的是流通在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因此不包括现金漏损的数量D.派生倍数是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之比E.基础货币指的是参加存款创造的货币8、在决定货币供应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因素中,可由中央银行操纵的有( )A.公众持有现金对活期存款的比例B.基础货币C.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A.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与价值储藏的功能B.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利率,增加就业和产出C.在流动性陷阱出现时,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货币政策失效D.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调节货币需求E.人们的心理因素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原因10、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不便三、判断改错(共5题)1、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对错2、费雪认为,名义收入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对错3、中央银行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

对错4、若中央银行售出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对错5、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基础货币增加。

对错四、名词解释(共4题)1、基础货币2、法定存款准备率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4、投机动机五、计算题(共2题)1、假定基础货币为1000元,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为4000元,试求银行支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准备金。

2、假定商业银行系统有15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r=10%,当r上升至15%或下降至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六、简答题(共3题)1. 金融开放的定义及内容是什么?2. 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金融的影响途径有哪些?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有哪些?七、论述题(共1题)试述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A 3.B 4.A 5.C 6.B 7.C 8.B 9.B 10.A 11.A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18.A二、多选题1.ADE 2.ACE 3.ABE 4.AE 5.ABCD 6.AB 7.AB 8.BCE 9.ABCDE 10.CD三、判断改错1、错误。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必须同时具备部分准备金制度和转账结算这两个条件。

如果仅具备部分准备金制度,而实行现金结算,这时存款不会有多倍创造。

2、正确。

3、错误。

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从货币供给原理来说,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s=m*Mb。

虽然说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一定的控制力,但对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另一个因素货币乘数,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

4、正确。

5、正确。

名词解释答案要点:1、基础货币:亦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它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之和。

基础货币在性质上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2、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因素。

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货币当局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4、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满足从中获利的愿望。

也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对利率变化的预期,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计算题答案:1、试述在货币供应形成中,商业银行、中央银银行的作用。

答题要点:1、因为Mb=C+R=C+R(法)+R(超)R(法)=4000*10%=400C=4000*2%=80R(超)= Mb-C- R(法)=1000-80-400=520实际存款准备金率=(400+520)/4000*100%=23%2、D1=1/r*R=1/10%*150=1500(亿元)D2=1/r*R=1/15%*150=1000(亿元)D3=1/r*R=1/5%*150=3000(亿元)所以,R由10%上升至15%时,货币供给量减少500亿元;R由10%下降至5%时,货币供给量增加1500亿元;简答题参考答案:1、试比较分析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

答题要点: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1)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或存款乘数。

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存款扩张的这一原理,也称为存款乘数原理。

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K=D/△R=1/r (2)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表明每1元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用m 表示货币乘数,Ms表示货币供给,Mb表示基础货币,其公式是:m=(C+D)/(C+R)=Ms/Mb 货币供给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

2、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有哪些?答题要点:从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出发点以及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上开分析二者的差异。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又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