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苷类的结构与分类

苷类的结构与分类


OH
3 2
OH
1C4式简称1C式或A式 少数单糖的优势构象,如L-Rha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单糖
□ 五碳醛糖 □ 七碳酮糖
■ 低聚糖
□ 甲基五碳糖 □ 六碳醛糖 □ 六碳酮糖
□ 糖醛酸
□ 糖醇
□ 特殊的单糖
□ 二糖 □ 三糖
□ 四糖
■ 多糖
□ 植物多糖 ▲ 纤维素 ▲ 淀粉 ▲ 粘液质 ▲ 果聚糖 ▲ 树胶 □ 菌类多糖 ▲ 猪苓多糖 ▲ 茯苓多糖 ▲ 灵芝多糖 □ 动物多糖 ▲ 肝素 ▲ 透明质酸 ▲ 硫酸软骨素 ▲ 甲壳素
◆ 苷类的结构研究
◇ 物理常数的测定 ◇ 分子式的测定 ◇ 组成苷的苷元和糖的鉴定
◇ 苷分子中苷元和糖,糖和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
◇ 苷中糖和糖之间连接顺序的确定
◇ 苷键构型的确定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 糖类化合物
◇概述
糖(saccharides)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组成 碳 C个6、 通(H氢 式2O、 ,)6,氧如蔗三鼠糖种李(元糖su(素crrh,oasme具)n为有oCsCe1)x2为((HHC22OO6H))y111的2,O通5但式有,的如糖葡分萄子糖组(成g并lu不cos符e)合为这 分布 植物界、动物界;糖是构成生物机体的重要基础物质之一;糖可分布 于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活性 如香菇多糖(lentinan)具有抗肿瘤活性,黄芪多糖(astragalan)具有增强 免疫功能的作用。
△ 还原糖
形成的低聚糖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具有还原性,如槐糖、芸香糖。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多糖(polysaccharides)
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苷键聚合而成,分子量较大,一般由几 百个甚至几万个单糖分子组成,已失去一般单糖的性质,一般无甜 味,也无还原性。 分类
△ 水不溶物:在动、植物体内主要起支持组织的作用,如植物中的半 纤维素和纤维素,动物甲壳中的甲壳素等,分子呈直糖链型。
糖淀粉是1→4连接的D-葡聚糖,聚合度为300~350,遇碘呈蓝色。
胶淀粉聚合度3000左右,也是1→4葡聚糖,但有1→6的分支链, 遇碘呈紫红色。
▲ 粘液质(mucilage)
植物种子、果实、根、茎和海藻中存在的一类粘多糖,可溶于热水, 冷后呈胶冻状。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多糖
O
OH
H ,O H
HO
OH OH
HO
OH O
H
R
H
◇ 糖的构型(补充)
■ α β构型
Haworth式
A:五碳吡喃糖 端基碳上-OH与C4-OH
举例: OH O OH
OH O H
OH
OH
同侧:α型 异侧:β型
H
OH
OH
OH
B:甲基五碳、六碳吡喃糖 端基碳-OH与C5-R
举例: H O
O OH
CH3
OH O OH
□ 植物多糖
▲ 果聚糖(fructans)
在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中均有存在。如;菊糖(inulin)又称菊淀 粉,由35个D-果糖以2β→1苷键连接而成,最后接上D-葡萄糖基, 末端为一个蔗糖结构。
▲ 树胶(gum)
植物在受伤害或毒菌类侵袭后分泌的物质,干后呈半透明块状物。
植物多糖 (多具有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作用)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多糖
□ 植物多糖
▲ 纤维素(cellulose)
由3000~5000分子的D-葡萄糖通过1→4苷键以反向连接聚合而成的 直链葡聚糖,分子结构直线状,不易被稀酸或碱水解。
▲ 淀粉(starch)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物,由73%以上的胶淀粉(支链淀粉)和27%以 下的糖淀粉(直链淀粉)组成;可溶于热水。
OH
同侧: β型 异侧: α型
H
HO
OH OH
H HO
C:五碳呋喃糖 端基碳-OH与C4-R
举例: R O OH
OH O
同侧: β型 异侧: α型
H
R
H
◇ 糖的构型(补充)
■ 环的构象
OH
4
HO HO
5 OH O
2
1
3
OH
4C1式简称C1式或N式 绝大多数单糖的优势构象
5 H3C HO
4 HO
1
O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单糖
□ 特殊的单糖
C H3 O HO ,H
H O O H
2,6-二去氧糖
D-洋地黄毒糖
(D-digitoxose)
H O
O O H HO ,H H O
N H2
氨基糖
O O H HO ,H
O HO H
支碳链糖
2-氨基-2-去氧-D-葡萄糖
D-芹糖
(2-amino-2-deoxy-D-glucose) (D-apiose,api)
中药化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hemistry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内容
◆ 糖类化合物 ◇ 概 述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苷类化合物 ◇ 概述 ◇ 苷类的结构与分类* ◇ 苷类的一般性质*
◆ 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 ◇ 糖和苷类的提取 ◇ 糖和苷类的分离
◆ 糖和苷类的检识 ◇ 理化检识 ◇ 色谱检识
H O
H O O H O O (H)C H2 O H
O HO (OH)CH2OH HO
O H
O H
OH
D-果糖
L-山梨糖
D-景天庚酮糖
(fructose,fru)
(L-sorbose,sor)
(D-sedoheptulose)
□ 糖醛酸
□ 糖醇
COOH O
OH H,OH HO
OH
D-葡萄糖醛酸
COOH HO O
◆ 苷类化合物
◇ 概述
苷类(glycosides)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 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又称为配糖体。
苷中的非糖部分称为苷元(genin)或配基(aglycone)。 分布
植物的各个部位,多数中草药,根及根茎含量高。
生物活性
如天麻苷(gastrodin)是天麻安神镇静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 (notoginsenosides)是三七活血化瘀的活性成分;强心苷有强心作 用;黄酮苷有抗菌、止咳、平喘、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等等作用。
D-葡萄糖
O H O
O HH OHO ,H H O
D-甘露糖
O H H O O
O H HO ,H
O H
D-半乳糖
(D-glucose,glc) (D-mannose,man) (D-galactose,gal)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单糖
□ 六碳酮糖
□ 七碳酮糖
HO
O H O O (H)C H2 O H
△ 水溶物:如动、植物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淀粉、菊糖、粘液质、 果胶、树胶等
△ 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产物: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昆 布多糖等 △ 直糖链分子 △ 支糖链分子 △ 均多糖(homosaccharides):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
△ 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s):由二种以上单糖组成的多糖。
▲ 灵芝多糖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nidum (leyss.ex Fr.)karst]中提得 20多种多糖。有葡聚糖(1β→6,1β→3等)、杂多糖(1β→6, 1β→3阿拉伯半乳聚糖等)及肽多糖。
□ 菌类多糖(多具有抗肿瘤活性)
主要用于急、慢性病毒性 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糖尿病及尖锐湿 疣等; 辅助肿瘤治疗, 适于胃癌及其转移及白血 病、肺癌、肝癌等治疗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由2~9个单糖基组成
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基数目
□ 二糖
H O
OO
O H
O
H O
O H H O ,H
H OH O
O H
龙胆二糖
H O OO
O H
O
O H H O ,H H OH O
O H
蚕豆糖
H O OO C H3
O
O H H O ,H H OH OH O
□ 菌类多糖(多具有抗肿瘤活性)
▲ 猪苓多糖 (polyporus polysaccharide)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中提得的, 以1β→3、1β→4、1β→6键结合的葡聚糖,支链在C3和C6位上。 ▲ 茯苓多糖
多孔菌科真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中提得 的一种多糖,为具有1β→6吡喃葡萄糖为支链的1β→3葡聚糖。
◆ 糖类化合物
◇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 多糖
□ 动物多糖
▲ 肝素(heparin)
含有硫酸酯的粘多糖,它的组分是氨基葡萄糖、艾杜糖醛酸和葡萄糖 醛酸。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内脏、肌肉和血液,用于预防血栓疾病。
▲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由D-葡萄糖醛酸1β→4和乙酰D-葡萄糖胺1β→3连接而成的直链酸性粘 多糖。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中,作为天然保湿因子,用于化妆品中。
兽药
猪圆环病毒、流感、蓝耳病、伪狂犬、猪瘟、传染性胃 肠炎、流行性腹泻、细小病毒、猪痘、羊痘等引起的发 热、厌食、生长缓慢、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或下腹部、 耳部、蹄部、皮肤紫色斑块状出血、便秘或腹泻、站立 不稳、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口蹄有痘疹、水泡、溃 疡等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