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新版
心率的计数公式:60/平均P-P间精品距课件或平均R-R(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走纸速度常采用25mm/s,使1mm横向间距=0.04s。 定标10mm,
1mm振幅相当于0.1mv。根据波幅大小,应调整电压参数。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心电图的阅读方法
将各导联的心电图按次序排列,作一次全面的检查,注意有无伪差、 导联连接错误以及电压高度(有无减半电压),然后仔细观察每一导 联的图形,按P波、P-R段、QRS波、ST段、T波、Q—T间期、U波的顺 序作如下分析。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
2、 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120次/min。 3、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率节律不规则。 4、窦性停搏(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某一时 间内没有冲动产生。
精品课件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有所不同,可以直立,也可以倒置(必须 注意检查在它前一次正常窦性激动的T波以辩认其中是否隐藏着房性期前的P波)。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处 V5R:右胸部与V5对称处
各导联线端都有英文标记并采用了不同颜色以示区别
导联端颜色 黑紫
红黄绿黑红黄绿棕
记 号 V5 V6
R
L
F
N
V1 V2 V3 V4
(二)操作步骤
1、心电图机准备: (1) 注意远离X光机、超短波装置或其它电器设备,它们可能会产生干扰; (2) 连接好电源线; (3) 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好; (4) 记录纸是否充足; (5) 调节振幅放大钮,使振幅1cm相当于定标电压1mV。纸速一般为25mm/s。 2、病人准备: (1)按申请单核对姓名、临床诊断及要求。受检者稍休息(约五分钟),取平卧
4、房性期前收缩后多伴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心房扑动(心房震颤)
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出现的F波,间隔规则,同一导联形态一致,
以Ⅱ、Ⅲ、avF或V1导联最清晰。
2 、F波频率多在250~350次/分。
3、 F波与QRS波群比例可固定,也可不固定,以偶数多见;传导比例
>4-6:1,提示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T波:是继ST段后一个较低而宽的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 位变化。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高度不应低 于同导联R波的1/10。TaVR应倒置。
Q-T间期:自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的间期,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 极的全部过程。
U波:是T波后的交易个矮小波。U波方向应与T波一致,U波在任何导 联中均不得超过T波的1/2,在肢体导联上多<0.02mv,在胸导联上多 <0.10mv.
精品课件
(三)故障排除及心电图机的维护
(一)故障排除: 1、应用蓄电池时,电池显示信号灯闪烁应立即充电; 2、皮肤准备(脱脂是否充分); 3、电极是否脱落、安装是否错误; 4、干扰是否存在 (二)维护 1、每次做完心电图后,把导联线放好,检查电极及吸球有
无脱落,并用保护罩罩好; 2、每周用酒精擦拭心电图机及电极、导联线一次,并检查
2、P’-R间期应大于0.12秒,若无P-R间期,即房性期前收缩后无QRS波群,即为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3、若某个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较其他房性期前收缩明显延长,应查明是否 由于干扰性P-R间期延长。若房性期前收缩后的QRS波群与一般不同,形状错综,也可 能是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位,一般不应在跑步、饱餐、饮茶、吃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 (2)接好心电图机地线,导联选择器应位于基点,打开机器电源开关,预热机件; (3) 仔细观察被检查者的手脚是否接触了金属物或金属制的床; (4)用酒精将安装电极处的皮肤擦干净,将油脂擦掉,受检查者两腕及两踝上部
固定电极板,松紧适宜。在胸前按规定位置固定吸引电极。为使电极安放于清洁的 部位,建议上肢、下肢、胸前三个部位,清洁好一个部位即安放好一个部位的电极。 必要时涂抹导电膏。
一、心律:先找出P波,再检查P-R间期,R-R间期是否规则,P波与 QRS波的方向及其关系是否正常,以确定何种心律。
二、测定心率(包括心室率及心房率),P-R间期及Q-T间期。
三、检查各导联中的P、QRS、T波:注意其形态、时间、电压及相互 间比例是否正常。测量心电轴,必要时可测量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精品课件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型又称莫氏Ⅱ型): P-R间期固定,每隔1、2或3个P波后有一QRS波
群脱漏,P波数目与R波之比为2:1--6:5; 节律规则,一般心室率较慢。
治疗: a).阿托品; b).很可能需要起搏。但如果病人有明显心动过缓时, 则应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的情况下安置起搏器
精品课件
1、伪差大:凡不是由于心脏激动而发生于心电图上的改变都称为“伪差”。 “伪 差”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细致周到所致。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由于 客观情况,如病人体质、病况或心电图描记器及其导脸线内的缺点而发生。遇到干 扰心电图诊断的伪差,应改正操作,重新描记,并重新剪辑,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伪差有:肌干扰、肢体干扰、电极板松脱、交流电感染等。可通过嘱病人充分休息、 安静平卧、放松肢体及做好皮肤处理(必要时剃毛和涂导电膏)、检查好电极及导联 线,如遇交流电干扰可使用蓄电池或排除交流电干扰源。
4、R-R间距可规则,也可不规则。
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波幅、间隔绝对不规则的f波。 2、f波连续发生,频率多在350~600次/分。 3、f波以Ⅱ、Ⅲ、avF和V1导联最清晰。 4、V1导联f波>1mv为粗颤型;f波<1mv为细颤型。 5、QRS波群多与窦性相同,频率>100次/分称为快速型心房纤颤;频 率<100次/分为缓慢型心房纤颤。 6、R-R间距绝对不规则。
四、检查ST段有无偏移。
五、检查各导联中有无其它的特殊改变,参阅心电图申请单,结合临 床,最后作出心电图的诊断。
六、心电图诊断顺序(一)心律类别。(二)是否有心电轴左或右偏, 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有否低电压。(三)心电图是否正常。(四) 其它进一步诊断(如右心室肥厚精、品课件左束支传导阻滞等)。
精品课件
J点:QRS波群完毕与ST段开始时的一点,代表心室已除极完毕。 ST段:是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开始前的一段平线。代表左、右心室
全部除极完毕大复极开始以前的一段时间。正常S-T段可稍偏离基线, V1-V3导联抬高不应超过0.3mv。肢体导联和V4-V6抬高不应超过 0.1mv。任一导联S-T段压低均不应超过0.05mv。
3、期前收缩后往往有一个完全代偿间歇。
4、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是位于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室 性期前收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心室扑动 心电图特点:
1、基线消失,QRS-T互相融合无法区分。 2、表现为较均齐的振幅高大的“正弦曲线样”大扑动波,频率150-250次/分。 心室颤动 心电图特点 1、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极不规则,频率为250-500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 ICU常见心律失常
袁燕
一、基本知识
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产生生物电流, 并经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 的电位差。心电图是将一组电极放置在身体的表面,以反 映出心脏各个不同部位的电力活动,并将其记录下来的一 种图表,也称为体表心电图。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由特
精品课件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0.20秒; 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群,心率正常,节律规则; QRS波群时间0.04-0.10s
阿托品治疗
精品课件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Ⅰ型又称文氏现象):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
波群脱漏,以后又周而复始地进行; 心房节律规则,心室节律不规则; QRS波群时间0.04-0.10s.
2、左右肢体导联夹反:此时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呈右位心图形,即aVR导联P-QRS-T波 群直立。此时应检查肢体导联的位置,并正确夹放。
3、胸导联顺序安放错误:此时V1-V6导联的图形不符合R波不断升高,S波不断变小 的规律。发现后应立刻检查,并重新安装胸前电极重新描记胸前导联心电图
精品课件
(五)常见的心律失常
胸部导联的标准位置: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7:左腋后线与V4水平处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8:左肩胛下角与V4水平处
V3:V2与V4联线的中点
V9:左脊柱旁线(脊柱突旁2厘米处)与V4水平处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3R:右胸部与V3对称处
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处 V4R:右胸部与V4对称处
治疗焦点:
去除诱因;
控制心室率: 毛花甙丙(西地兰)、胺碘酮常用,前者在急性
心梗24小时内禁用,可以应用ß受体阻滞剂,以索他洛 尔和艾司洛尔常用
转复心律;
明确开始抗凝时间;
精品课件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博)
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QRS-T波群,其前面没有提前发生的P波。
2、提前的QRS-T形状错综,其QRS时间多在0.12秒以上(根据 其QRS-T波形态的改变,大致可以估计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
二、心电图的采集
精品课件
(一)电极的安装
(1)四肢电极的安装:安装时,乙醇涂抹手臂内侧,不要让被检查者的手、脚感 到痛苦,安装后检查一下电极是否松动或过紧。电极分别安装于手腕上数厘米及脚 腕上数厘米。
(2)胸部电极的安装:当记录胸部导联时,请在良好的安装了肢体电极后,再分 别按照V1—V6的位置安装胸部电极(吸球):
心律失常:凡激动的起源点、频率和传递顺序、速度,任何 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会形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分为冲动 起源异常(如早搏、逸搏、扑动、颤动)和冲动传导异常(如传导 阻滞、预激综合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