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及其良性互动
政府的权力是民众赋予的,而公民的权利则是通过宪法及其他法律确立并加以维护的。
政府权力同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政府权力的扩大往往会以牺牲公民权利为代价,而公民权利的切实维护与有效保障又需要法律权威性的社会认可。
我们应理顺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为其良性互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社会管理的众多关系中,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一般来讲,政府的权力是民众赋予的,而公民的权利则是通过法律形式确立并加以维护的。
政府权力的扩大往往会以牺牲公民权利为代价,而公民权利的切实维护与有效保障又需要法律权威性的社会认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切实维护和有效保障公民权利就必须维护宪法及相关法律的地位与尊严,而有效规制政府权力为其设定一定的权力边界也需要维护宪法及相关法律的地位与尊严。
“权利”与“权力”是不同的。
一般来讲,“权利”比“权力”的内容要广泛得多。
权利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权力”作为一种公权,其内容则是有限的。
其次“权利”是私权,是可以放弃的,然而,“权力”作为一种公权就不具备这么大的自由度。
“权利”与“权力”的联系。
首先,权力”来源于“权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社会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人来担任和完成,由此便产生了权力。
其次,“权力”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的。
出于对保护弱者和防止任意报复造成社会混乱的考虑,设计一种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公共权力就成为必须。
通过公共权力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弱者,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都能切实得到维护。
在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上,公民的权利永远要优于政府的权力。
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一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
既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也就理应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并且要自觉接受人民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监督。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主从关系不能颠倒。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公民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
在公众和大众媒体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应积极配合,自觉接受监督。
这也要求一方面公众和各类大众媒体在行使新闻与言论自由以及舆论监督权利的时候,要力求真实、准确,切忌无中生有;另一方面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要自觉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
当公众或大众媒体的批评、指责出现偏差或与事实严重不符时,政府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向社会进行澄清。
公众和大众媒体在对政府公权力行使中所进行的监督,并以此提出的各种批评即使有些与事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出入,政府也要充分理解并予以包容。
与此同时,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明确政府相关部分的职能权限,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只有在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起真正为公众服务的好政府,公民的各项权利才不会被政府权力所侵占以至吞噬。
综上所述,对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就要首先立足于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同时结合政治运行的规律来切实保障政府权力的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为其良性互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才能够为社会整体稳定和人们安居乐业提供必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