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以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为例邢楠(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古与今比虽时异势殊,但对管理者的品德素质的要求则具有共通结构,本文经由墨家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的分析,归纳出墨家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的体系构成,即义勇相融的心理素质、创新进取的管理素质、兼爱互利的价值观,并揭示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墨家;领导者;管理思想;The Management Idea of Mohis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oday’sSocietyXingNan(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130117)\Abstract: Managers are supposed to have the same morality, though time is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the analysis of Mohist’s management idea, summarizes its system, which contains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of voluntary, management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values of love and mutual benefit. Finally, the author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Mohist’s management idea in today’s society.Keywords: Mohist Leader Manangement Idea先秦诸子十家,可观者九家,墨家为其一。

韩非子有云“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战国中晚期,儒、墨并称显学,秦汉以降,统治者独尊儒学,由使墨学衰微达千年之久。

及至民国初期,西学东渐的历程与新文化运动的勃发,为古老的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视窗,墨学方重兴。

《墨子·修身》开篇名义“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学中丰富的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正恰和了中国古代“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围绕如何提高统治效率,创造性地提出过许多关于领导者素质和素质结构的规范,比如对后世管理者影响深远的儒家,讲求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出发点,强调为官者的道德自律,要求温和、协调的和谐素质结构。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一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逻辑程式突出反映了领导者道德品质修炼的重要性,即认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可以通过“修己”即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成效,达到“安人”的目标。

中国古代的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理论,基本包括三个内容: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领导者的管理素质,领导者的行为态度/价值观。

本文将就以上三个维度梳理墨家的领导者治身管理思想并揭示其现代意义。

一、义勇相融的心理素质领导者需要能准确及时地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抓住机会并正确加以利用,能果断的对已发生或预期发生的变化因势利导的机智应变,具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敢和迎难而上的坚毅。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以勇敢的胆识,敏锐的眼光,看清风险背后的机遇,从而果断采取行动。

《墨子·经上》有云:“勇,志之所以敢也。

”“勇”德在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一直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品德。

西方古代思想家将其与智慧、节制、正义并称为“四主德”,我国儒家学派将仁、智、勇列为“三达德”之一。

《说文解字》:“勈,气也,从力甬声。

”段注曰:“气,云气也,引申为人充体之气之称;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

故古文勇从心。

”孔子倡导“杀身成仁”之勇,认为只有符合“仁、义、礼、智”的“勇”才算是真勇、大勇和上勇。

墨子将勇德继承,加以光大,他尊崇以义为基础,以理为规范之勇,以义尚勇,以志育勇。

孟山誉王子闾曰:“昔白公之祸,执王子闾,斧钺钩要,直兵当心,谓之曰:‘为王则生,不为王则死!’王子闾曰:‘何其侮我也!杀我亲而喜我以楚国。

我得天下而不义,不为也,又况于楚国乎?’遂而不为。

王子闾岂不仁哉?”子墨子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

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公为不义,何故不受王,诛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

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

岂不费哉!”。

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

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

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

【2】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墨子“勇”德观的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王子闾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坚毅之勇,他不随白宫胜叛乱,以自己的生命捍卫臣子之道,虽彰显其忠诚、信义,但缺乏思考和理性;第二种是合于大节“舍生取义”的道义之勇,战士被坚执锐,血战沙场,忘我无惧的血性之勇;第三种是墨子心中“勇”的理想境界——志性之勇,即行为主体内心执着于“义”,在敬畏生命的同时勇于担当责任的“理性”之勇。

墨子一生躬行“勇”德,以弘毅之志践行自己“兼爱非攻”的理念,无论处庙堂之上或行伍之间,他都持节不恐,坚忍不拔。

为制止不义之战,墨子独自步行十天十夜,以一人之勇,止楚攻宋,传为后世美谈。

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导人只有构建一个价值认同、协调和谐的优秀团队,组织才能强大。

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够凭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吸引、影响其他成员,具备可以虚心听取并采纳他人意见的宽广胸襟,以建立团队精神,赢取下属的信任。

墨子认为,君子于庸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是故君子自难而彼易,众人自易而难彼。

”对于不同的人才要以不同胸怀待之,对于进取者,要不败其志,对于欲退隐者,要内究其情,对于中庸之人,要终无怨心,有此胸怀必得其所欲。

墨子在《亲士》中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意指优良的弓难以拉开,但可以射到高远处;骏马难以驾驭,但可以负重物至远方,杰出的人才难以调遣,但可以使君主赢得尊重。

因此墨子劝诫领导者“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3】不听诬陷与恶毒的话,不说诽谤攻击他人的话,不怀伤害他人的刻薄想法,怀正直之心做堂正之事,这样虽然有好事之人,也无可依存了。

正如彼得·F·德鲁克所指出的,对有效领导的最后一点要求是赢得信任。

否则就不会有追随者———而且,领导人的唯一定义就是有追随者的人……信任就是深信这个领导人说话算数。

它是相信领导者‘正直’的一种信念。

二、创新进取的管理素质领导者是组织的总指挥,他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战略与发展。

若想具备出色的预见、规划、决策、创造能力,就需要具有独立求异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领导者需要的一种重要品德。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唯一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与一般经营管理者的最大区别,特别是观念创新。

现代领导者必须适应变化,驾驭变化,持续创新。

墨学涉及的领域涵天覆地,既有对宇宙的形而上思考,也有对生产生活工具的发明制作。

他时而入民间用重理性的科学思维,在力学、光学、几何学等方面,做出开创性的先驱研究,时而登庙堂用科学的军事护国理念,制止不义战争。

他“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集数理、逻辑、文学、政治、军事、科技之大成。

其传世之作《墨子》(现存十五卷五十三篇)集中反映了墨子的创新能力,全书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代表墨家核心思想《尚贤》以下二十三篇论文中的十大主张。

这十大主张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兼爱”。

二是墨子独特的政治观点,包括《尚贤》、《尚同》、《非攻》。

三是墨子先进的经济思想,包括《节用》、《节葬》、《非乐》;四是宗教思想,包括《天志》、《明鬼》、《非命》。

其次是《墨经》所包含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

这一部分内容较为复杂,仅以谭戒甫的《墨经分类译注》为纲,即可分出十二种学科门类,且此书并未包括《大取》、《小取》二篇。

比如在几何光学方面,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以及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几何光学记载早百余年。

最后一类是墨子的军事思想,包括《备城门》、《号令》、《备穴》、《杂守》等篇,集中反映了墨子怎样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军事防御方面,在古代军事史上是罕见的资料。

卞华在《影响企业人才创新素质的思想品德因素》一文中认为,坚定不移的创新意志表现为目的性、顽强性、果断性、自制性。

积极、目标明确的创新动机和积极饱满的创新情感(其中情感的稳定尤为重要)是企业人才重要的创新素质,它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对企业人才创新思维活动系统进行强化、调节和控制,属于创新思维活动系统结构的调控动力层次要素。

【4】也就是说,意志顽强、动机高尚明确、情绪稳定、乐观积极等品德素质对于高层管理者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墨子推崇顽强进取的品德素质,《非命下》载“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殚其思虑之知,内治官府,外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

”强调卿大夫之所以殚精竭虑,不敢倦怠的原因是:努力必能高贵荣耀,不努力就会低贱屈辱,受君主嘉奖和万民称誉的人,并非是天“命”而在于个人的不懈努力,“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只有努力做事才能日益强大,安于嗜欲则日渐苟且,恭敬庄重便日益繁盛。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口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管理者和员工的顺畅沟通,能够积极地发挥反馈和自我披露的功能,促进组织的合作协调。

墨子善辩,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中说:“孟子在当时是以好辩而受非难的人,据现存的七篇书看来,他真有点名不虚传,他不断地在和人辩……辩得都很巧妙。

”【5】《墨辩》中,墨子开篇名义“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意即辩论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治乱之规律,辨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断决利害,解决疑惑。

墨子总结了论辩的方法,包括:辟,以彼事物说明此事物;绛,两个词义相同的命题可由此推彼;援,推,援引对方之命题证明我方的正确性;推,用对方反对的命题,相同于对方所赞同的命题,以此来反驳对方的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