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动脉夹层救治方案
1. 诊断:
(1)临床表现:
CD.疼痛: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 型多在背部、腹部。
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
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
C2 .高血压: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
患者因剧痛而呈休克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甚至增高。
C3 .心血管症状:夹层血肿累及主动脉瓣瓣环或影响瓣叶的支撑时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突然在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脉压增宽,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可引起心力衰竭。
脉压改变,一般见于劲、肱或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
可有心包摩擦音,胸腔积液。
C4 .脏器和肢体缺血表现:夹层累及内脏动脉、肢体动脉及脊髓供血时可出现相应脏器组织缺血表现,肾脏缺血、下肢缺血或截瘫等神经症状。
(2)辅助检查:
C1 .心电图:无特异改变。
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心肌急性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改变,但1/3 的患者心电图可正常。
C2 .胸片检查:胸片见上纵隔或主动脉弓影增大,主动脉外
形不规则,有局部隆起。
③•超声心动图:诊断升主动脉夹层很有价值,且能识别心包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胸腔积血等并发症。
③.CT检查:通过增强扫描可显示真、假腔和其大小,以及内脏动脉位置,同时还可了解假腔内血栓情况。
③5 .磁共振成像(MRI ):是检测主动脉夹层分离最为清楚的显像方法。
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
③6 .主动脉造影术:选择性的造影主动脉曾被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对B 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较准确,但对A 型病变诊断价值小。
③7 .血管内超声(IVUS ):IVUS 直接从主动脉腔内观察管壁的结构,能准确识别其病理变化。
对动脉夹层分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角100%。
但同属侵入性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不常用。
③8 .血和尿检查:可有C 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计数轻中度增高。
胆红素和LDH 轻度升高,可出现溶血性贫血和黄疸。
尿中可有红细胞,甚至肉眼血尿。
平滑肌的肌球蛋白重链浓度增加,可用来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生化指标。
2.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③1 镇痛疼痛严重可给予吗啡类药物止痛,并镇静、制动,密切注意神经系统、肢体脉搏、心音等变化,检测生命体征、心电
图、尿量等,采用鼻导管吸氧,避免输入过多液体以免升高血压及引起肺水肿等并发症。
②控制血压和降低心率联合应用B受体阻断剂和血管扩张
剂,以降低血管阻力、血管壁张力和心室收缩力,减低左室dp/dt,控制血压于100〜120毫米汞柱。
心率在60〜75次/分之间以防止病变的扩展。
③通气、补充血容量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应立刻插管通气,给予补充血容量。
(2)手术治疗
①A型主动脉夹层为防止急性A型夹层破裂或恶化,应尽早手术治疗,慢性期患者经观察病情变化,也需手术。
A 型夹层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的关键是找到内膜破口位置,明确夹层远端流出道情况,根据病变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 手术、Sun 式手术等)。
②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技术及支架材料不断发展,B型
主动脉夹层更多的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其优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死亡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者,已成为复杂性B 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术式,也适用于部分累及主动脉弓或内脏动脉的夹层病例,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3.救治流程:
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