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Product Form Desi gn 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
32 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中文简介:
本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有关产品基础形态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从具体的形态入手进行形态创新,理解形态自身的构成与变化规律,理解形态与产品功能、材料、结构、机构、加工工艺、使用环境种种关系等内容。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学科的立足点,是整合形态基础、人的使用、材料基础、结构基础、工艺基础等课程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设计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形态的探索与构造作为实施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设计感觉和设计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形态设计观念,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特形态理念和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学会从自然以及生活中发掘灵感,从渊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得到启示,通过不断的提炼与凝聚,将创意表现在产品的形态当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1 / 5
2、教学要求课程中要求学生认识工业设计形态设计的本原,并掌握 2-3 种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实践与训练,使学生形成整体的产品设计表达概念。
从时间安排上来看,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形态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形态的形式美法则、形态的情感等;第二部分为设计在限定下形态的对应,工业设计中的形态观念、产品形态的材料性、形态基础设计的思维方法等;第三部分为训练课题,这个动的过程训练学生对形态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控制能力、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教学,从基本任务出发,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是一个十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学科,在其基础上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向学生予以展开,使学生更加有效的从教学中联系实际材料等感性内容。
本课程将根据形态设计表达的需要,基于纸单体训练、形态的过渡与衔接、自然的抽象、意向形态等主题开展设计表达训练。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产品基础形态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节怎样理解形态理解 2 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了解产品基础形态的目的及特点 2、了解形态的本原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思考并列举出 20 种以上的自然形态,并说明其构成规律如何。
第二章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点、线、面、体、
---------------------------------------------------------------最新资料推荐------------------------------------------------------ 空间第二节点、线、面、体、空间之间的关系理解 2 重点与难点: 1、了解形态构成的基础要素和特色 2、了解形态构成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通过小组讨论简要列举几个有关点、线、面、体、空间的设计案例。
第三章形态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对称与均衡第二节对比与调和第三节安定与轻巧第四节比例与尺度第五节节奏与韵律掌握 2 重点与难点: 形态的形式美法则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用素描草图的形式把自己印象中的形式美快速表达出来。
2、列举几个有关形式美法则的设计案例。
第四章形态的情感掌握 2 第一节形态的力感第二节形态的量感第三节形态的动感第四节形态的空间感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了解设计表现的目的及特点 2、了解设计表现的基本程序 3、准备相应的工具与应用材料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通过小组讨论阐述自己对本课程的理解。
第五章工业设计中的形态观念掌握 2 第一节产品形态必须依据功能第二节产品形态要有美感第三节产品形态的语义功能第四节产品形态的情感传达重点与难点: 了解形式情感研究的意义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对于设计中的造型问题写出500 字的设计体会。
第六章产品形态的材料性第一节材料的特性第二节
3 / 5
材料与形态的关系掌握 2 重点与难点: 工业设计中形态的设计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需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500 字简单叙述工业设计中的形态观。
第七章基础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第一节形态建立的思考过程第二节综合的造型思维能力掌握 4 重点与难点: 形态的成型与材料的关系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阐述纸的材料特性及其成型特点。
第八章工业设计基础形态训练课题第一节发现形态训练课题第二节纸单体训练课题第三节单元体纸板插接训练课题第四节纸单体开口、插接训练课题第五节有机形态训练课题第六节形态的过渡与连接训练课题第七节自然的抽象训练课题第八节意向形态训练课题掌握 16 重点与难点: 综合的造型思维能力的内容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设想一个形态设计实践,结合设想实践描述出具体的思考过程。
具体实践课程表达创意思维。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胡海泉. 工业设计形态基础.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叶丹. 形态创造力:
形态基础设计课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大纲修订人:
曹小琴修订日期:
---------------------------------------------------------------最新资料推荐------------------------------------------------------ 2019. 11. 25 大纲审定人:
杨汝全刘太雷审定日期:
2019. 12. 18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