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资国企改革 马咏华

国资国企改革 马咏华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进一步拓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途径,鼓励非公资本参与国企重组
投资入股 收购股权 融资租赁
引入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
特许经营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资本进入基础性公共领域项目
国有资本 各类资本
创建
股权投资 基金
高新技术企业 创投企业
知识 技术 管理
下一步,视企业功能定位和效益状况,有差别、 分步骤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 30%。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8条)
32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4)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
国资收益支出:三个“三分之一”
产业调整发展: 主要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能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业 升级转型等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对企业承担的重点区域重要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
12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上海国资国企——
一定要抓住
新的改革窗口期,主动承担起率先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
一定要聚焦
动力活力不够足
影响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瓶颈难题
作用贡献不够大
能级能量不够高
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一定要坚持
第四部分(第9-12条)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
8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重点内容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七个部分二十条
第五部分(第13-15条) 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六部分(第16-17条) 优化国资监管体系,提高国资监管效率
(3)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进而有为:
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领域企业,关键是完善持续发展的经 营模式。 重点区域或功能区域,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推进 企业集聚和功能发挥
退而有序:
加快调整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产业和行 业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
30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未来,重点支持优秀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持续发展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
22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入围2013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上海国企
排名 103 359 429 460 466
企业 上汽集团 绿地集团 中国太保 浦发银行 百联集团
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历史的必然 现实的要求 时代的需要
4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截至2013年底)
区县国资 委托监管 市国资委监管 全市地方国有资产
1.43
0.36
6.59
3.12
0.82
/通用格式
开放 发展
提升 发展
和谐 发展
创新 发展
内涵 发展
13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方向和原则
指导思想:一个带动
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
管国企为主
管资本为主
通过: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实施企业分类监管 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加强长效激励约束等
管少、管精、管好/多管、少管、不管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2条)
(3)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进而有为: 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深化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上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 领域 制造业企业,关键是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服务业企业,关键是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
29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要素 入股
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投资、国际并购
体制新、机制活、市场竞争优势 明显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2013/12/27
31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4)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
2006-2012年,实行国资收益收缴以来,国资收益用于 民生保障42亿元,较好发挥国有企业服务民生、保障社会 发展的作用。(不计上海家化转制,66亿元)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
21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确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
包括: 2-3 家 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 5-8 家 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
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8-10家 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 一批 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
第七部分(第18-20条) 凝聚共识、营造氛围,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合力
9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
核心
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
目标
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竞争力
导向
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
2013/12/27
10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
公众公司目标,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国特 色现代企业制度
专业化,以行业领先为目标,确立专业化基础上的一
业为主、相关多元的经营理念
国际化,对标世界一流,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商业
模式、组织流程,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 水平的跨国公司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2条)
27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操作:
依法规范,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程序公开透明,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运作 接受社会监督。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
28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11.17
1.53 国有权益
单位:万亿元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
5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
资产总额3.12万亿 元,占 1/9
营业收入 1.86万亿 元,占 1/8
利润总额 1003.5亿元,占 1/5
2013年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 入、利润总额占全国地方省市国资委 委管企业的 比例—税收1406.38亿元。
25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总体设想
国资委与企业:
监管路径不变,不改变对干部、资产和日常事务的 管理权限
平台与企业:
仅负责股权管理,不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不干预企业生产 运营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
26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5条)
24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完善国资流动平台,集中运营部分国有股权

盘活放大国资功能,促进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 资





促进国有股权流动、国企兼并

重组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
7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重点内容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七个部分二十条
第一部分(第1-2条) 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第二部分(第3-4条) 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三部分(第5-8条) 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
营业收入 762.33 317.39 271.74 254.24 252.02
利润 32.89 11.98 8.05 54.18 0.94
备注 全国地方国企最高 较上年提高124位 2011年首度入围 2013年首度入围 2013年首度入围
(单位:亿美元)
23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
16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方向和原则
原则:坚持科学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 深化改革创新 承担社会责任
核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部门
遵循市场规律,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集团
强化市场主体意识,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善于发展,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3条)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 国务院国资委的具体指导下,从上 海实际出发,形成了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
2013/12/27
3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上海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国资监管体系基本确立 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国有经济实力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扩大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8条)
目前,市国资委系统93%的国有资产已集中在前20个 行业,其中,61%已经布局在上述三大领域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