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沿海港口经济促进钦州滨海新城崛起

广西沿海港口经济促进钦州滨海新城崛起

广西沿海港口经济促进钦州滨海新城崛起摘要:近年来广西沿海港口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开发政策。

钦州滨海新城作为广西沿海开发的重点工程,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位位置优势以及政府推动新城开发的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几点: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把新城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提升新城发展软实力;发挥自身产业优势。

关键词:新城建设、海洋经济、北部湾经济区、社会事业、文化软实力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通道,广西首府南宁是东盟十国和中国团结合作的聚会地点。

随着广西港口吞吐量的迅速增长和港口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广西将在“十二五”期间把北部湾三港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为加强我国与东盟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广西钦州市于2008年提出建设滨海新城,2010年滨海新城第一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钦州滨海新城的建设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海洋经济时代。

一、钦州滨海新城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规划。

滨海新城项目钦州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海洋经济为主题推行的新一轮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

钦州滨海新城的建成,有利于钦州主城区与钦州港区衔接起来,形成港城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形成钦州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高钦州市的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

二、三大优势推动滨海新城崛起。

(一)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广西三大港口城市的钦州位于北部湾的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

钦州不但环境优美,地理位置更是十分优越,钦州拥有天然深水良港—钦州港。

钦州港不但水域宽阔风浪小、岸滩稳定,还可建设深水泊位。

除港口以外,钦州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也是其独有的发展特色。

钦州滨海新城位于钦州市南端,北接主城区,南应钦州港,东临扬帆大道南延长线,西环茅尾海,位于中国-东盟的滨海门户,是距离广西首府南宁最近的滨海地区,集“江、海、湖、山、岛”为一体,资源独特,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至2025年规划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43万人。

滨海新城规划面积相当于目前钦州主城区的两倍。

(二)政策优势。

钦州滨海新城的建设与发展除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外,还得益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推动。

1.北部湾开发政策。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西南经济圈以及华南经济圈结合部,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海上通道,区位优势明显。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北部湾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国务院在北部湾发展规划中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于广西自身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全面启动,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东盟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通过与东盟构建产业协作体系、鼓励中小企业赴东盟投资等措施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

作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重要通道,钦州必须抓住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契机,实现自身扩越式发展。

3.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中央政府长期执行的一项基本战略,作为西部省份中唯一的沿海省份,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钦州滨海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也因西部大开发战略而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各方的更多关注。

(三)独特的产业优势。

钦州滨海新城的崛起,不应只看到高楼的崛起,更应体现在经济的崛起上。

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发挥产业优势。

钦州依山临海、农林资源丰富且地势低平,基于这些特点,对于钦州来说,临海工业、传统的制药制糖工业以及新兴的石化和造纸工业都是钦州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

全球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在逐年扩大,对于钦州滨海新城的开发和发展而言,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充分利用钦州新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也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经济主要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钦州拥有较为丰富的滨海旅游、海洋生态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促进临海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指导、科学规划,绘制钦州滨海新城美好蓝图。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规划是一切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不但能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益,更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环境、社会、人口以及经济能否协调发展。

钦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心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规划中的钦州滨海新城主要有:茅尾海辣椒槌生态居住区、白石湖中央商务区和沙井港滨海旅游服务区。

其中白石湖中央商务区是高端商务区,是钦州滨海新城建设的核心;茅尾海辣椒槌生态居住区将被打造成集生态与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胜地;沙井港滨海旅游服务区则被定位于高品位时尚居住区。

滨海新城建成后将把钦州主城区与港区、保税港区连接起来,实现茅尾海的海景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形成滨海新城、主城区和港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社会事业先行,新城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

推进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应把工程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建设钦州滨海新城为契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城建设时,往往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本地区的民生问题和社会事业。

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观,坚持一切建设都是为了群众生产生活服务,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事业先行。

如果说,滨海新城建设是钦州市发展的发动机,那么社会事业发展则是这台发动机上的驱动轮,是滨海新城实现建设目标的有力保证。

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是新城建设的两大目标,两者互相联动,缺一不可。

如果在滨海新城建设中体现社会事业先行的民生理念?笔者认为,可从前期规划入手,推进环保、卫生、消防、教育、电力、公安等一批公共设施在新城的建设,从而把民生理念落到实处。

(三)提升新城发展软实力。

如果是城市的硬件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城市的软实力则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一个城市能否获得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取得成绩,除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外,更应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是指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标志着城市特有的魅力与情怀,更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

软实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城市的文化魅力、政府效率和市民素质。

城市的文化魅力包括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文化特色。

对于钦州滨海新城建设来说,其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应充分体现钦州的软实力。

钦州滨海新城建设应抓住北部湾开发的良好契机,创造有利用人环境,吸引各方人才;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增强新城的文化魅力。

(四)发挥自身产业优势。

钦州作为北部湾的桥头堡,其地理和产业基础决定了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占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结合钦州的自身特点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成果,笔者认为应在滨海新城建设中充分体现钦州的自身优势,发展钦州的优势产业。

1.海洋产业。

钦州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和天然优质海港,因此,对于钦州滨海新城来说,海洋产业无疑是其最具优势的产业。

因此滨海新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钦州海洋经济发展。

作为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海洋生态资源的钦州,发展钦州海洋养殖业、海洋交通、海洋油气等海洋经济产业链应是钦州滨海新城发展海洋产业的首选。

2.传统农业。

钦州农林资源丰富,茶叶、糖蔗、水果、蚕桑、速生桉、湿地松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钦州是全国著名的“香蕉之乡”、“荔枝之乡”、“大蚝之乡”和“奶水牛之乡”,除了这些传统的优势产业外,钦州新兴林浆纸产业也为钦州的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钦州应继续利用这一优势,做大做强传统农业。

3.物流行业。

钦州市区至沿海一带有低丘荒坡、滩涂等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和农田极少,再加上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因此钦州适合发展物流行业。

4.旅游行业。

钦州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钦州市拥有3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曾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因此旅游行业,也是钦州滨海新城建设的一大产业优势。

5.石化和造纸行业。

随着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港区的封关运营,中石油等大项目相继进驻钦州,为钦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带来了千年一遇的机会。

除此以外亚洲最大造纸工业城也在钦州建成,目前钦州造纸工业的年产量达到60万吨。

6.发展离岸金融。

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拥有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开放程度最高、区位优势最明显、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保税港区的发展与离岸金融业务紧密相关,因此钦州滨海新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最终实现保税港区拓展功能、向自由贸易港区过渡。

四结语钦州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承担着承接重大产业的功能,是北部湾经济区域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

钦州滨海新城建设应抓住北部湾开发这一重要契机,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把钦州滨海新城建设成为国际化、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宜商宜居的新城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