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业务管理}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作业答案

{业务管理}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作业答案

{业务管理}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作业答案C、开放有吸引条件的政策D、严格的银行保密法3、专业化银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

A、不利于专业银行的自身扩张B、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工商企业发展规模的要求C、不利于银行监管D、不利于专在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4、按政府银行体制构造中的作用,银行体制可以分为(BD)。

A、初始构造B、自然构造C、再构造D、人为构造5、金融环境主要包括(ABC)。

P69A、经济金融化程度B、货币信用制度的发育程度C、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D、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6、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进行渗透的主要形式有(ABD)。

P63-64A、提供信贷B、参与投资C、提供咨询D、人事结合7、发达国家银行体制的总体特征为(ABCD)。

P59-64A、同质同构的现代银行体系B、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银行体制C、协调运作的银行机制D、步调一致的银行业发展趋势8、美国银行体制的特征(ABCD)。

P24-26A、双线多头的管理体制B、数量众多的商业银行C、迂回曲折的银行集中垄断D、咄咄逼人的银行全球化9、1694年建立英格兰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ABCD)。

P31A、解决政府财政危机B、扩大资金供给C、打破高利贷款的独占局面D、压低利率以促进商业企业的发展10、1997年6月,日本大藏省公布“金融体制改革规划方案”提出金融改革的原则是(ABC)A、公正化B、全球化C、自由化D、社会化三、判断(1′×10=10′)1、德国政府为推动经济金融的发展执行了与日本相同的金融超前战略。

(ⅹ)2、法国银行体制在80年代的鲜明特征就是“国营银行占主导地位”。

(√)3、按美国有关的法律,注册一家银行既可以在州政府进行,也可以在联邦政府进行。

(√)4、英国、美国是自然构造的典范,日本、德国是人为构造的典型代表。

(√)5、历史上德国于19世纪后期建立了银行综合制度,这比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银行混业经营热潮要早100多年。

(√)6、影响银行体制的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ⅹ)7、经济金融化是指社会经济生活对金融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完全主导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ⅹ)8、日本和德国的银行体制都是人为构造模式,但日本形成了专业银行制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比德国要高。

(ⅹ)9、开曼吸引外国银行的两张王牌是“逃税不算犯法”和“保密关系法”。

(√)10、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最大的商业银行。

(ⅹ)四、简答(5×6′=30′)1、当代美国银行体制的最新发展。

答:(1)彻底解除单一州制度;(2)改革双线多头的银行监制体制;(3)银行开始进入混业经营时代;2、日本银行体制的特征。

答:(1)受政府鼓励的银行业集中垄断;(2)分工严密的专业化银行制度;(3)独特的金融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铁三角”关系。

3、英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答:(1)产生最早、独立性较高的中央银行;(2)自然、直接、充分的银行集中垄断;(3)由来已久、基础雄厚的银行国际化。

4、德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答:(1)以稳定货币为天职的中央银行制度;(2)实行全面的综合化银行制度;(3)特殊的紧密的银企关系;5、法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答:(1)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银行体制;(2)私有化过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3)独立性不足的法兰西银行。

五、论述题(2×15′=30′)1、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共同特征。

P82-90答:一、结构严重不平衡的金融体制二、先入为主的外国金融机构三、超常发展的金融市场四、日益紧密有效的南南金融合作五、天然优越的国际金融中心2、发达国家银行体制的总体特征。

P59-64答:一、同质同构的现代银行体系二、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银行体制三、协调运作的银行机制四、步调一致的银行业发展趋势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作业2一、单项选择(1′×10=10′)1、俄罗斯是实行(C)战略模式进行经济转轨的典型国家。

A、“渐进式”B、“递进式”C、“激进式”D、“渐退式”2、实行“渐进式”战略模式的典型国家是(A)。

A、中国B、俄罗斯C、捷克D、古巴3、在改革的具体战略路径与方法上,中国是(B)典型代表。

A、休克疗法B、实验室方式C、激进式D、爆发式4、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银行业务与信托、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行业务必须与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分业经营的法律是(B)。

A、《中国人民银行法》B、《商业银行法》C、《宪法》D、《分业经营条例》5、一般认为,(C)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A、瑞典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意大利银行6、(C)是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A、美联储的建立B、国际清算银行的建立C、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D、西非货币联盟的建立7、中央银行最高权力的核心是(A)。

A、决策权B、监督权C、执行权D、管理权8、中央银行无资本金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C、中国D、韩国9、(A)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是最典型的地方性单一银行制度。

A、美国B、中国C、英国D、德国10、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了(A),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一场深刻的“金融革命”。

A、《金融服务现代化法》B、《禁止私人垄断法》C、《金融“大爆炸”法案》D、《反垄断法》二、多项选择(2′×10=20′)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弊病有(ABCD)。

A、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B、中央银行功能异化C、银行系统信贷功能被动D、银行行为扭曲2、“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为(ABC)。

A、全面开放物价B、全面推行国有化C、实行无赤字预算D、加强外汇管制3、属于中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是(ACD)。

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农业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4、归纳起来,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有(ABCD)。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度C、准中央银行制度D、跨国中央银行制度5、资本为多国所有的跨国中央银行有(A CD)。

A、西非银行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C、中非货币联盟D、欧洲中央银行6、现代的观点认为,中央银行职能包括(BD)。

A、发行货币B、管理职能C、最后的银行D、服务职能7、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三大法宝”是指(ABC)。

P153A、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C、公开市场业务D、直接管制8、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有(ABD)。

A、德国中央银行B、瑞典银行C、意大利银行D、美联邦储备体系9、各国中央银行贷款种类的一般形式为(ABCD)。

A、信用放款B、担保放款C、抵押放款D、贴现放款10、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形式有(ABCD)。

P184-185A、并购B、合并C、交叉持股D、交叉董事三、名词解释(3′×5=15′)1并购:P184兼并与收购,简称为并购,英文缩写为“M&A”,它是指一家独立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或产权交易)有偿地获得其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产权交易行为。

2.金融市场自由化:P195放宽有关税收限制或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金在国内各部门或地区以及在各国间自由流动,这是金融市场自由化的主要内容。

3.准备金制度P166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必须以金银、外汇、证券等作为发行准备,即要建立某种准备金制度,而不能滥发纸币。

4.跨国中央银行P142,应是148跨国中央银行是区域货币联盟的产物,货币联盟中成员国共同组建中央银行,其资本金是由各成员国按商定比例认缴的,以认缴比例作为其对中央银行所有权的标准,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5.“激进式”战略模式P116“激进式”战略模式是指在预先制定的方案基础上,以私有化为工具,对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迅速的、根本性的改革。

四、简答(5′×5=25′1、转轨国家金融体制的共同特征。

P131-135答:(1)、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已经基本完成(2)、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比较差(3)、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形式多样化,但国有银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尚存在很多问题(5)、金融市场发展呈现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6)、外资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发挥了一定作用2、中央银行制度的最新发展趋势。

P140答:第一,各国中央银行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

第二,出现了中央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相分离的趋势。

第三,区域性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潮流中,伴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日益趋同。

第五,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各国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代表。

3、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形式。

P153-154答: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形式一般分为:(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3)直接信用控制(4)间接信用指导4、各国中央银行业务的共同特征。

P164-165答:第一,中央银行业务的高度垄断性。

第二,中央银行业务的非利益诱导性。

第三,中央银行业务的最大流动性。

第四,中央银行业务的无偿性。

第五,中央银行的业务强制性。

5、人为干预促进型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特点。

P183答:在基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基础上的人为干预推进;推进得直接、迅速、充分而利落;发展方向、集中程度、集中形式可在较大程度上按政府的意愿和政策方向发展;人为的色彩过重,人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规律及效益的吻合程度如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软性制约因素。

五、论述(15′×2=30′)1、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特点。

P155-156答:1、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国家被赋予不同的内容2、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点不同3、各国越来越倾向于放弃直接的信贷控制手段4、各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方式、侧重点和频繁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特点。

P157-158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更倾向于使用直接信用控制工具;2.在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更为重视存款准备金制度;3.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使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效力;4.在保留直接信用控制的同时逐步引进间接工具,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作业3一、名词解释(3′×5=15′)1、金融信托P216金融信托是指专门接受他人委托,代为保管、经营、运用和处理有关货币资金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一种金融活动。

2、投资基金P203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于基金券(如受益凭证、基金单位、基金股份等)的发行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由专门人员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受益后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工具。

3、政策性金融P241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与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与限制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或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