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1500
1200 800 -

以混凝土为基材,粘贴钢材用结构胶基本性能鉴定标准
.
鉴定合格指标
检验项目
检验条件
Ⅰ类胶
A级
B级
Ⅱ类 Ⅲ类 胶胶
抗拉强度(MPa)
≥30
≥25 ≥30 ≥35
胶 体 性 能
受拉弹性 涂布胶 模量(MPa)压注胶
≥3.2×103
在(23±2)℃、≥2.5×10
(50±5)%RH
.
结构材料概述
.
纤维复合材抗拉强度标准值
.
品种
等级或代号 高强度Ⅰ级
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单向织物 (布)
条形板
3400
2400
碳纤维复合材 高强度Ⅱ级
3000
2000
高强度Ⅲ级
1800

芳纶纤维复 高强度Ⅰ级 合材 高强度Ⅱ级
玻璃纤维复 高强玻璃纤维 合材 无碱玻璃纤维、 耐碱玻璃纤维
2100 1800 2200
检验条件
Ⅰ类胶
A级
B级
Ⅱ类 Ⅲ类 胶胶
抗拉强度(MPa)
≥38
≥30 ≥38 ≥40
受拉弹性模量 胶 (MPa)
在(23±2)℃、≥2.4×103
≥1.5×10 3
≥2.0×103
(50±5)%RH
体 性
伸长率(%)
条件下,以 2mm/min加荷速
能 抗弯强度(MPa) 度进行测试
≥50
≥1.5 ≥40 ≥45 ≥50
.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主讲人:董振平(高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加固方法概述
增大截面加固法
这是通过在构件截面外围新浇混凝土,并加配受力钢筋 或构造钢筋,以达到提高原构件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 抗裂性之目的;对受压构件还可降低其长细比和轴压比。 因此,常用于梁、柱、板和基础等的加固。
.


.
固化、养护21d,到 热变形温度(℃) 期使用0.45MPa弯曲 ≥65
应力的B法测定
≥60 ≥100 ≥130
不挥发物含量(%)
(105±2)℃、 (180±5)min
≥99
注:表中各项性能指标,除标有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
以混凝土为基材,粘贴纤维复合材用结构胶基本性能鉴定标准
.
鉴定合格指标
检验项目
1-主梁; 2-次梁; 3-楼板; 4-拉杆; 5-拉紧螺栓; 6-支撑垫板及钢筋棒; 7-挡板; 8-钢套箍; 9-锚栓
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构造(次梁加固)
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构造(主梁加固)
1-主梁; 2-次梁; 3-楼板; 4-拉杆; 5-拉紧螺栓; 6-支撑垫板 及钢筋棒;
7-柱; 8-钢套箍; 9-锚栓
钢丝绳网-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外加层构件示意图
.
节点详图
(A)双面加固穿实心楼板节点 (B)双面加固穿实心楼板节点 (C)双面加固穿空心楼板节点
.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 或调整的一种间接加固法。近几年来在江浙一带经常用来 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减小结构变形或增大结构跨度 等目的。
.
板底贴碳纤维布加固
.
框架结构负弯矩区加固构造
柱顶加贴L形钢板及U形钢箍板的锚固构造示例
.
框架中间层梁柱节点
柱中部加贴L形钢板及U形钢箍板的锚固构造示例
.
3)外贴型钢加固
这是在混凝土柱的四角包以型钢,并用结构胶粘结成整体 的一种加固方法。最常用的是在方形或矩形柱的四角粘以角 钢,并在横向以钢缀板施加约束的做法。这种加固方法可以 大幅度提高原构件的承载能力,且无上限的控制,又不影响 建筑空间,因而为大跨、重型结构加固所首选,但须由熟练 的钢结构专业人员施工。
.
增大截面加固法的特点及施工要点
这种加固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使用经验丰富、受 力可靠、加固费用较低等优点,很易被人们所接受;但 其施工时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长,占用建筑空间较 多等缺点,也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这种加固方法的施工要点,在于如何保证新、旧材料 的共同工作,其关键是新旧混凝土界面上的剪应力能否 有效地传递。为此,在施工工艺上应充分了解和贯彻设 计的意图,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新、旧混凝土 共同工作的可靠性。
外粘型钢加固
.
4)钢丝绳网-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这是将小直径钢丝绳网片(钢铰线网片)敷设并固定于被 加固构件部位,再在其表面喷涂约30mm厚聚合物改性水泥 砂浆面层,固化后形成整体受力的加固方法。一般用以替代 碳纤维复合材加固砼或砌体构件。其优点是原构件表面处理 简单,缺点与碳纤维相近。90年代开始从韩国引进,但应用 不多。
复合截面加固法
1)粘钢加固
粘贴钢板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 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受 弯、斜截面受剪、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但不适用于素混凝土 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 50010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构件加固。
剪强度
(95±2)℃、10min
粘 (MPa) 接
平均值 (125±3)℃、10min

(-45±2)℃、30min
力 钢对钢对接粘结 在(23±2)℃、 抗拉强度(MPa) (50±5)%RH条件 下,按所执行试验 钢对钢T冲击剥离 方法标准规定的加
长度(mm)
荷速度测试
鉴定合格指标
Ⅰ类胶
Ⅱ类 Ⅲ类
3
≥2.0×103
伸长率(%)
条件下,以 2mm/min加荷速
抗弯强度(MPa) 度进行测试
≥1.2 ≥45
≥1.0 ≥35
≥3.5×103 ≥3.0×103
≥1.5 ≥45 ≥50
且不得呈碎裂状破坏
抗压强度(MPa)
≥65
检验项目
检验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钢对钢 拉伸抗
标准值
(23±2)℃、 (50±5)%RH
(60±2)℃、10min
且不得呈碎裂状破坏
A级 B级 胶 胶
≥15 ≥12
≥18
≥17 - -
≥17
≥14 - -
≥14
-- ≥17 -
- ≥14 ≥20
≥33 ≥27 ≥33 ≥38
≤25 ≤40
≤15
.
检验项目
检验条件
粘接 能力
钢对C45混凝 土正拉粘结强 度(MPa)
鉴定合格指标 Ⅰ类胶
Ⅱ类胶 Ⅲ类胶 A级 B级
≥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
.
2)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
这种加固法是以结构胶为粘料,将纤维织物或纤维板材 外贴于被加固构件表面,利用纤维复合材的高抗拉强度和 受拉弹性模量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和延性的目的。目前常 用的有三种纤维材料:碳纤维(CFRP)、玻璃纤维(GFRP) 和芳纶纤维(AFRP)。它们的施工方法基本一致。
碳纤维织物(布)加固混凝土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