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晶体光学基础理论
晶面法线
晶面法线
o光:三线共面
e光:三线不共面
(3)振动方向: o 光振动方向与其主平面(光线和光轴
所决定的平面)垂直;e 光振动方向//其主平面。
o光主平面 e光主平面
o光
e光
光轴
光轴
* 两种特殊情况下o光与e光的振动方向
(1)当光轴在入射面内时
o光和e光的振动方向垂直
入射面(入射光线与晶面法线构成的平面) 主截面(晶面法线与光轴构成的平面) 重 合
4、光的全反射和全反射临界角
Ni>Nr 折射定律: N = Vi / Vr 密 疏 Nr Φ为全反射临界角 = Sini / Sinr = Nr / Ni
Φ
Ni
Sinr = Sini/ N
若Sini=N,则r =90
*光波由光密物质进入光疏物质,当入射角增大 到某一临界角Φ时,会产生全反射,据此原理, 在已知Ni时,测出Φ值就能测出Nr.
不发生双折射
思考:是否会发生折射(传播
方向改变) ?
光性非均质体
光学性质因方向而异的矿物,即除等轴晶系 以外的所有其它晶系的矿物
传播速度、折射率随光波的振动方 向而变。
有一个或者两个光轴,一轴晶和二
轴晶(中、低级晶族) 除特殊方向外均要发生双折射,分
解成两个振动方向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这两束光的其中一束遵从折射定律,称为常光,以O表示;而另 外一束不遵从折射定律,称为非常光,以e表示
冰洲石越厚,两束光石
冰洲石(方解石)矿物的双折射效应
冰洲石下的绳子有两个像 双折射
玻璃下的绳子只有一个像 单折射 o e
冰洲石
当光线入射到矿物晶体之中时,一般都发生双 折射现象。即形成两束折射光。
一束为寻常光( o 光),服从折射定律, 沿各方向传播的o光速度相同,即各方向的折 射率相同。 另一束为异常光(e 光),不服从折射定律, 沿各方向传播的光速度不同,即各方向的折射 率不同。
光轴:晶体内特殊的光性方位,
101 .5
当光线沿光轴方向入射时,o
78 .5
光和e光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和
5、双折射和双折射率
双折射现象的发现:冰洲石下的双像
1669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巴塞林那斯(E.Bartholinus)无 意中发现:透过冰洲石的书每个字都变成了两个。
10年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给出了 解释:
一束光射入冰洲石后会分为两束光(双折射)
波速,不发生双折射。
相关说明
(1)o 光与e 光均为偏振光,二者常具有不同的传播
方向和传播速度,折射率也不相同。二者折射率之差
为双折率。
(2) 传播方向:o 光始终在入射面(晶面法线与入射线所决
定的平面)内传播,且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受振动方向的 影响;e 光一般不在入射面内,传播速度随振动方向变化。
1.均质体光率体
不同方向振动的光波折射率
相等,故为一圆球体 任何切面都是圆切面
N
N N
N
圆切面的半径=N 只有一个折射率值N
2.一轴晶光率体
(1)特征
形态:旋转椭球体,旋转轴
与结晶轴C轴一致
Ne No
平行于结晶轴C轴方向入射 的光波,在垂直于C轴的平面内 振动,折射率为No,不产生双
2. 可见光、单色光、白光
可见光:正常的人眼能感觉到的电磁波。 单色光:频率为某一定值或在某一窄小范围的可见光。
白光:是指由七种基本单色光混合的光(如日光)。
紫外 390 紫 兰 绿 黄 430 500 570 590 650 770
橙
红 红外
人 眼 最 为 敏 感 的 光 是 黄 绿 光 , 即
第2讲 晶体光学基础原理.下
二、晶体光率体(重要!)
光率体: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折射率值随光波振 动方向而变化规律的一种光性指示体。 (是光的振动方 向,不是传播方向!)
光率体不是实际的物体,而是抽 象的立体模型,用来解释晶体中 光学现象的简单直观的假想的指 示体 半径的长度表示N的大小 光率体示意图
垂直振动
sin i ne sin re no
尼科耳棱镜
把方解石(ne=1.468,no=1.658)按长度为宽度的 2.8倍的比例磨制,后沿晶体上某个面将晶体剖 成两半,再以n=1.550的加拿大树胶粘合成原来 形状。 光轴
90 48 68
加拿大树胶
续上 尼科耳棱镜工作原理
方解石主截面 将 71 修磨成 68 71 68
双折射:
光透过多数矿物(哪些例外?),分解为2束(O、e) 折射率、波速、传播方向不同、偏振光 O光振动方向⊥主平面,e光振动方向∥主平面 双折率:abs(No-Ne)
主截面、主平面、入射面、主轴面
光的主平面:晶体中的光线与光轴所形成的平面 晶体主截面:由光轴和晶体表面的法线所组成的平面 入射面:晶面法线与入射线所决定的平面 主轴面(主切面):包含2个主轴的切面
o光的主平面(晶体内光线与光轴构成的平面) e光的主平面(晶体内光线与光轴构成的平面)
·
o光
e光
光轴
(2)当光轴垂直入射面时
o 光和e 光振动方向垂直
光轴
·
· e光
o光 e光主平面
·
o光
e光
光轴
o光主平面
o光的振动方向与晶体的光轴垂直;e光的振动
方向与晶体的光轴共面。
* 双折射应用实例
渥拉斯顿棱镜
No Ne’ Ne
abs(Ne–No)为最大双折射 率
有一个光轴(OA) //Ne//C轴
(4)主要切面及其意义
垂直OA切面:半径为No的
圆切面,可测定No的颜色和折
射率,轴性及光符
No No
平行OA的切面:半径为Ne、No的椭圆切面,因 含光轴,又称光轴面(OP),可测Ne、No的折射 率和颜色,矿物的最大双折射率
由两块光轴相互垂直的 方解石(no>ne)直角棱
镜组成,具有起偏作用、
分光作用。
渥拉斯顿棱镜工作原理
D
O O
C
光疏→光密
• ••
A 方解石
• •e
•e
光密→光疏
B
ne 1.4864 no 1.6584
O 光振动垂直于主平面; e 光振动//主平面
o光变e光 e光变o光
sin i no 平行振动 sin ro ne
3、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生活中的光折射
i
疏
密
法 线 Ni
Water
i
密
疏
法 线 Ni
Nr
Air
Nr
r r
Ni<Nr
Ni>Nr
折射定律(Snell定律): N = Vi / Vr = Sini / Sinr.
1)由光疏进入光密物质,折向光法线;由光密进入光疏物质,偏离光 法线。 2)N:折射介质对入射介质的相对折射率,若入射介质为真空,为绝 对折射率。 3)一般而言,矿物折射率指矿物对黄光的折射率(为什么?)。 4)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微观结构(键性、质点类型、堆积的紧密 程度等)的控制,因此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成分和微观结构的重要参数。
类玻璃质:玻璃、水、空气、树胶…… 晶 单折射 (一个折射率)自然光 体 等轴晶系:石榴石、萤石、尖晶石…… 光 进自然光出,偏振光进偏振光出 学 六方晶系:磷灰石、霞石…… 研 一轴晶: (2个主折射率) 四方晶系:锆石、方柱石…… 究 的 三方晶系:石英、方解石…… 对 非均质体: 象 斜方晶系:橄榄石、紫苏辉石……
每次课2学时
晶体光学:研究可见光通过透明矿物晶体时的一
些光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研究目的:根据光学特征鉴定矿物种属、鉴定
宝石。
鉴定矿物种属有没有其它方法? 彼此之间在原理上有哪些差异?
鉴定矿物的其他方法:
形态、力学性质(如解理、裂开)、密度、磁性
颜色(主要是吸收色)、粉末色(条痕色)、反光强
No Ne (+) (-)
Ne No
斜交光轴的切面:半径为Ne’、No的椭圆切 面,可测No的折射率和颜色,当斜交角较小时, 可用来确定光性符号
No Ne’
注意:
一轴晶的光率体所有切面上都有No
连连看!
No No Ne Ne No
No Ne’
Ne‘ No
垂直OA切面 平行OA切面 斜交OA切面
正光性
负光性
3.二轴晶光率体
(1)光率体形态:
三轴(半径)不等的椭球体, 三个椭圆半径分别为Ng、Nm、 Np。 Ng > Nm > Np
Ng>Nm>Np Z
X Y
(2)光率体要素:
三个主折射率: Ng(>Ng’>)Nm(>Np’>)Np
Ng
两个光轴(OA)
光轴角(2V角):两光轴 锐角夹角 Bxa:两光轴锐角平分线, 可是Ng,也可是Np;Bxo:钝角 平分线 光轴面(AP):包含两个 光轴的切面
度、荧光效应等 化学成分。。。
晶体光学:强调可见光 光线在穿过透明矿物之后
产生的光学效应,借助光
学效应之间的差别来鉴别
矿物种属。
第1讲 晶体光学基础原理.上
一、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波动性
可见光、单色光与白光、自然光与偏光
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双折射和双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和全反射临界角 光性均质体与光性非均质体
光性均质体/光性非均质体(是否发生双折射)
双折射与光传播方向改变的问题
常光:遵循折射定律(No=Sin I /Si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