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适应城际客流快速增长的需要,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
整)》的要求,在近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 年)》的基础上,原则同意对该规划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内容:
(一)发展目标。
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枢纽,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实现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 小时互通,以及珠江三角洲中部、东部和西部都市区内部1 小时互通。
(二)规划范围: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
庆为主体,规划衔接粤东、粤西、粤北以及港澳地区。
三)规划期限:2009-2020 年。
远景展望到2030年
(四)规划原则。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期建设,与其它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实现综合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
(五)规划方案。
建设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广州~清远、佛山~肇庆、广州~佛山环线、中山~南沙~虎门、佛山~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珠海市区~珠海机场、深圳~惠州、肇庆~南沙(高明~南沙段)、广州~增城~惠州、江门~开平~恩平(含台山支线),合计里程1478 公里。
远景展望部分路网加密线、外围延长线及内部联络线,形成“三环八射”的网络构架。
相关线路预留进一步向港澳地区延伸和衔接的条件
六)近期实施。
2009-2015 年,重点推进以下项目建设:
除已开工建设的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等线路外,实施以下线路,连接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以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主要城镇,形成城际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
其中:
广州~清远线全长约56 公里;
广州~佛山环线(佛山西站~长隆段)线路全长约40 公里;
佛山~东莞线(长隆~东莞段)全长约31 公里;
珠海市区~珠海机场线全长约35 公里;
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线全长约172 公里;
广州~佛山环线(除佛山西站~长隆段)全长约129 公里;
中山~南沙~虎门线全长约54 公里
同时,充分利用铁路客运专线、既有普速铁路等开行城际列车。
、规划实施中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列入近期实施方案的项目可以开展前期工作并组织建设。
其余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运量增长、客运专线能力利用和相关线路建成运营等情况,进一步研究建设时机,在近期实施方案滚动调整时纳入。
(二)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项目设计中线路、车站应结合沿线城镇布局、相关铁路网规划建设和站点布设等进一步优化,尽量覆盖吸引区规划人口10 万以上的城镇并深入城镇中心,最大程度拓宽吸引范围和辐射半径。
工程建设以经济、适用为原则,线路速度应适中,因地制宜,预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