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GIS应用系统软件设计方案第1章GIS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本章导读:1.1 总体框架设计1.1.1 总体架构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全面贯彻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构成包括:内网和外网门户,应用系统、应用支撑、数据资源库、IT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IT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GIS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应用层中,虚线长方形框部分为非GIS系统开发内容,本标段仅建设实线橙色长方形框部分。
以下分别对全国粮食动态系统总体框架进行详细描述。
(一)目标用户及接入国家粮食动态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国家粮食局用户、省粮食局用户、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各类粮食企业用户、区域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社会公众。
针对服务对象国家粮食服务门户主要提供Web服务、邮件服务、DNS服务、FTP服务,互动式服务等应用服务功能。
同时用户可使用PDA等终端设备访问门户服务。
(二)展现层展现层是整个系统面向最终用户的统一入口,是各类用户获取所需服务的主要入口和交互界面,该层提供单点登录、支持个性化定制、访问控制等公共功能。
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在物理上门户层将分为“内网门户”、“外网门户”、“粮食行业综合门户”三个门户。
构建以国家粮食局门户(外网门户)为“主站”和各省级粮食局门户为“子站”的两级门户体系。
提供粮食流通动态监测信息、粮食应急权威实时信息、粮食行业政务信息和粮食经营企业监管信息的发布,以及诸如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和管理等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所要求的在线事务处理服务。
依据系统安全性和应用的需要,分别构建内部(内网门户)和外部门户(外网门户)系统,实现系统在表示层的整合,提供单点登录、个性化界面、统计身份认证、门户内容管理和权限管理综合服务;内外网通过手工数据同步软件模块,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流程协作。
内部门户依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纵向网、外部门户依托于互联网。
“内网门户”部署在纵向网中,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粮食局的用户提供“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业务服务入口和信息展示服务,这部分信息数据通过手工导入导出的方式将数据存放在数据同步前置机中,在通过系统自动采集交换内外网数据。
“粮食行业综合门户”部署在内网中,主要为了便于办公内网员工更直观、更便捷访问内网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同步前置机保证数据同步交换。
“外网门户”部署在互联网中,针对非涉密数据的发布。
主要实现国内外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和价格监测数据以及粮食市场状态即时分析报告等信息的展示,同时为互联网上采集的应用数据通过手工导入导出的方式将数据存放在数据同步前置机中,在通过系统自动采集交换内外网数据。
(三)应用层应用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供所有的信息应用服务。
我们将服务作为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国家粮食局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用层主要包括了GIS服务管理平台、宏观调控管理平台、监督监测管理平台、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流通行业管理平台。
政策法规管理平台下属子系统全部建设在非GIS 业务系统中,因此GIS业务系统内无政策法规管理平台。
这五大平台为粮食动态业务和应急综合管理提供了最核心的功能支持,应用系统基于中和软自主研发的应用支撑系统开发,并在内外网门户上予以集成、发布。
应用系统设计兼顾常态和特殊状态,系统的设计以对日常业务中的动态监测和特殊状态下的应急保障为主线,提供系统功能支持。
应用层业务使用ESB管理粗粒度服务以及部分细粒度服务,通过ESB向访问者提供业务支持。
应用层服务从纵向看:支持门户访问,向下访问信息层服务。
从横向看:各业务系统通过ESB实现业务交互,满足集成和协同要求。
(四)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在整个总体架构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应用系统层和数据资源层之间。
应用支撑层提供一些公共的功能以方便应用功能的实现,主要包括数据交换、门户服务、工作流、内容管理、报表管理、GIS、数据同步、数据交换、ETL、OLAP等。
在应用支撑层中,我们按照SOA架构进行设计,采用了SOA架构的应用支撑层可以不断扩展,可以同IT管理体系、政府服务总线自身、安全保障体系交互,这样既可对已有的软件资产充分的利用,同时还可以更好满足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
(五)信息资源层建立国家粮食局信息资源体系,是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的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平台,它由粮食动态信息业务数据库、粮食应急综合信息数据库、粮食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备份、网络等系统和组件组成。
(六)IT基础设施层IT基础平台为系统软件、主机硬件以及网络基础平台,分为两个部分:系统软件、硬件支撑平台。
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等;硬件支撑平台包括:主机、存储、备份等硬件设备,以及系统运行所依赖的网络环境。
它对上层应用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七)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整个信息安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运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保护等安全技术和策略实现系统安全可管理、安全可控制的目标,使安全保护策略贯穿到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数据库和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
按照SOA架构的设计,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服务实现和总体架构各组成部分的松偶合。
通过ESB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提供各层此的安全保障。
(八)标准规范建设以上各个层面和支撑体系的建设,需要依托于现有的法律法规、电子政务标准、法规才可成功运行。
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只有切实符合这些规范,系统才能有机地整合和应用,得到各级用户的认可。
加强标准规范建设,确定项目建设、管理中需要遵照执行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本系统实施过程中亟需的总体标准、技术应用标准、业务管理标准等3个方面的内容。
另外,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各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九)IT管理体系通过IT管理制度、IT管理队伍、IT管理流程、IT管理工具和技术等的建立,完善系统的IT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保障本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按照SOA架构的设计,ESB是所有交互的统一控制环节。
通过ESB可以对各类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实施各种管控。
管理性能,提供容错,建立ITIL的事件发布/订阅等。
1.1.2 技术架构国家粮食动态信息系统需要从技术层面得到强大的支撑,我们采用SOA技术架构作为整个技术架构的骨干支撑,快速、有效解决协同办公、资源共享以及应用支撑的架构问题。
1.1.2.1 基于B/S/D多层技术架构本次技术架构在J2EE标准的三层架构基础上根据需要划分更多层次的结构,主要层次包括表现接入层、业务逻辑层、支撑服务层、数据源层。
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技术架构描述1、表现接入层该层是直接面向用户包括国家粮食局用户、省级粮食局用户、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各类粮食企业用户、区域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社会公众等。
内网用户通过粮食行业综合门户统一的系统界面访问GIS服务管理平台、宏观调控管理平台、监督监测管理平台、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流通行业管理平台五大平台的相应子系统。
纵向网用户通过内网门户访问GIS服务管理平台、监督监测管理平台、宏观调控管理平台三大平台的相应子系统。
电子政务外网用户通过外网门户访问GIS服务管理平台、宏观调控管理平台、监督监测管理平台、流通行业管理平台、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五大平台的相应子系统。
表现接入层利用业界主流的IT技术支持多种渠道接入和交互(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接入方式),以及统一的身份认证及权限管理。
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提供所有的信息应用和系统管理的业务逻辑,分解业务请求,通过支撑层服务进行数据处理,并将返回信息组织成所需的格式提供给客户端。
与传统体系架构下的业务层不同,基于SOA架构的业务层基于服务构建,从而可以使业务能够更快地组装,服务的改变不会影响业务层,使形成的应用更加稳定。
3、支撑服务层支撑服务层构建在信息服务层之上,是整个SOA体系架构的核心,并提供大量公共服务和基于业务构件的服务,提供服务的运行、管理环境,最大限度提高业务开发效率,降低工程实施、维护的成本和风险。
支撑服务层采用了支撑SOA体系结构的先进标准和规范,以帮助建立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的应用系统,满足客户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
4、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资源中心,涵盖本项目应用中所有相关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它是数据资源的存储和积累,为系统应用提供标准的数据访问服务并提供备份、存储功能。
数据通过服务封装配置接口、操作接口、管理接口,使得信息的使用满足安全和管理规则的约定,能处理服务路由和数据权限等信息管理需求。
基于B/S/D多层级架构的优势浏览器Browser/WEB服务器Server/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是解决公共信息服务以及交互相应动态服务最适用的一种应用模型。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大大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分发、配置管理和版本管理工作。
1、分布式C/S技术的出现,给系统集成方案带来了集中的信息和本地的PC环境,但其数据的共享程度是很不够的。
当今的信息技术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用户界面和Web的分布结构,它带有IT环境的个人特征,如数据存取、安全性能等。
2、Web结构的优势在Web结构中,事务层和数据逻辑层放在中间组件层,这是关键,是与C/S 结构的最大区别,它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客户端很瘦小,并且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②事务层可在跨平台的客户端上共享;③不同逻辑组件的分离意味着图形设计人员、事务逻辑开发人员和数据库分析人员可以独立地设计他们各自的部分;④统一的、抽象的用户界面可使用户更有效地从同一数据源中存取数据;⑤这种结构可更有效地在农业专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运行。
3、开放性Web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应用由复用组件集成,通过标准语言汇编、跨平台的统一协议发布,用标准用户界面显示,它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无关。
现在有三种组件模型:ActiveX、JavaBeans和CORBA。
但并不是每一种浏览器都支持动态的HTML,Java脚本的扩充至少支持三种模型:Active Server、LiveWire和PowerDynamo。
1.1.2.2 应用级云计算架构在基于B/S/D多层技术架构的基础上,采用应用级云计算架构保证系统性能及运行速度。
此架构以分布式计算为主,应用级云计算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体系架构,实现了组件化的分层结构设计思想,把本次招标的22个应用所包括的不同功能组织成基于标准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迅速组合、配置及重用,应用组件具有预制性、封装性、透明性、互操作性、通用性等特征,便于快速地组装成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