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以下时期中,不属于比较稳固的时期的是(B)。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唐宋时期
• D、元明清时期
2.【单选题】(A)是我们研究秦汉历史时的主要文献来源。
• A、考古
• B、野史
• C、历史学家
• D、历史
3.【判断题】世界历史中,很多重大的文明都会被划分时段。(对)
4.【判断题】我们国家被世界所认识是从秦以后开始的。(对)
5.【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二度出现大城市崛起的时间是在(D)以后。
•
A、元朝时期
•
B、明朝时期
•
C、秦汉时期
• D、唐宋时期
6.【单选题】(C)对我们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地位特殊。
• A、隋唐时代
• B、元明时代
• C、秦汉时代
• D、唐宋时代
7.【判断题】周原甲骨采取了和殷商甲骨完全不一样的文字系统。(错)
8.【判断题】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西周是封建的,殷商是奴隶制的。(错)
9.【单选题】贵族和平民的差异被(D)削弱了。
• A、隋唐时期
• B、唐朝时期
• C、宋朝时期
• D、秦制时期
10.【单选题】(A)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
• A、使人人平等
• B、改善人民生活
• C、提高国际地位 • D、发展经济
11.【判断题】在对秦制价值的判断上,毛泽东和康有为的观点完全相同。(错)
12.【判断题】康有为认为秦汉以后取消了贵族制与封建制。(错)
13.【单选题】关于西周的封建,(B)认为它是以宗族领主为基础的。
• A、郭沫若
• B、范文澜
• C、尚钺
• D、陶希圣
14.【单选题】(D)是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内容。
• A、消除贫富分化
• B、消除社会矛盾
• C、消灭剥削者
• D、消灭阶级
15.【单选题】(D)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
• A、经济发展模式
• B、政治制度
• C、文化模式
• D、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16.【判断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秦制时期的“族”社会与秦以后的非“宗”、非“族”社会无区别。(错)
17.【单选题】(A)是周的建构特点。
• A、血缘色彩浓
• B、国土面积广
• C、人口密度大
• D、交往半径大
18.【判断题】一般来讲,小共同体本位的社会其伦理色彩并不浓厚。(错)
19.【判断题】秦汉时期的“君”是指皇上。(错)
20.【单选题】法家推动了周秦之变,他们最不能容忍(D)。
• A、为国而斗
• B、为诸侯而斗
• C、小团体与诸侯物轻重之分
• D、小团体重于诸侯
21.【判断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很多人的赞同。(错)
22.【判断题】秦始皇以后所讲的“忠”完全延续和继承了孔子时代所讲的“忠”。(错)
23.【单选题】(B),铁器便出现了。
• A、商代 • B、春秋
• C、秦汉
• D、唐朝
24.【单选题】(D)是儒家代表的价值体系。
• A、小共同体本位
• B、性善论
• C、权责对应
•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5.【单选题】耦耕所强调的是(A)。
• A、团体协作
• B、土地私有化
• C、土地分配
• D、土地公有化
26.
【判断题】秦王朝对土地的管理严密程度其实远远不及周天子和春秋战国时代。(错)
27.【单选题】牛耕开始普遍出现在(B)。
• A、秦朝时期
• B、汉朝时期 • C、商代时期
• D、春秋时期
28.【单选题】(D)是王道政治维持不下去的可能原因。
• A、民主选举
• B、强者暴力统治
• C、灭亡
• D、选项A和选项B
29.【单选题】(C)是“家天下”的真正含义。
• A、皇位传贤
• B、禅让的制度
• C、以传子方式统治没有亲缘关系的团体社会
• D、皇位传子
30.【判断题】西周时代的家族主义是被国家主义和伪个人主义联手构成的。(对)
31.【单选题】(A)是强者政治和共和政治的共同点。
• A、否定长者政治
• B、尊重长者政治
• C、皇位传贤
• D、皇位传子 32.【单选题】孟子所在的时代,“君”的含义是(A)。
• A、主人
• B、国王
• C、天子
• D、以上答案都错误
33.【判断题】孟子认为“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他反对仅当中间派,而不权衡利弊。(对)
34.【判断题】孟子完全赞同墨子的学说。(错)
35.【单选题】(C)是法家的分权制衡的目的。
• A、维护民权
• B、维护朝廷的权利
• C、维护君权
• D、维护军权
36.【判断题】儒家思想中,“个人主义”是指要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对)
37.【判断题】让个人独立并不是“伪个人主义”的实质。(对)
38.【单选题】“臣之所以能为君用”的原因是臣希望得到(D)。
• A、幸福
• B、平安
• C、提拔 • D、富贵
39.【判断题】西汉是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中间期。(对)
40.【判断题】在中国由大一统帝国转向血缘族群时代的历史转折中,法家思想的形成了。(错)
41.【单选题】(B)是法家对父权强调的前提。
• A、父权违背君权
• B、父权不违背君权
• C、父权高于君权
• D、父权独立于君权
42.【单选题】(A)是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 A、强制解散大家庭
• B、强制苛捐杂税
• C、强制征收土地
• D、强制合并小家庭
43.【判断题】儒家并不主张大义灭亲的观点。(对)
44.【判断题】在秦国,夫妻一方犯罪后由另一方告发,告发者性别不同得到的奖赏也不同。(对)
4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社会的特点是(C)。
• A、家族群居性 • B、小家庭性
• C、非宗法性
• D、宗法性
46.【单选题】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传统?(D)
• A、魏晋南北朝的传统
• B、秦汉时代的传统
• C、晚清时代的传统
• D、很难说清楚
47.【判断题】秦汉时代,同姓聚居的现象很普遍。(错)
4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D)是西汉时期对“吏”的要求。
• A、道德高尚
• B、德高望重
• C、公平公正
• D、完全服从国家
49.【单选题】国家的利益和老百姓是决然对立的,这是由(B)提出的。
• A、庄子
• B、商鞅、韩非子
• C、老子 • D、孟子
50.【判断题】秦汉时期对宗法的反对比三代时期、明清时期更厉害。(对)
51.【判断题】法家学说的特点是认为国家和人民是非对立的。(错)
52.【单选题】(D)是《史记》中所指的“关中”。
• A、今西安市
• B、今四川省
• C、今陕西省
• D、秦统治之地
53.【单选题】在商鞅看来,老百姓与统治者的关系是(D)。
• A、相互依存
• B、相互补充
• C、相互利用
• D、完全对立
54.【判断题】韩非子认为:民富才能国安。(错)
55.【判断题】秦的主流思想家认为这个国家民弱民贫民辱民愚,因而才强大。(对)
56.【单选题】(C)是西周时代的主体思想。
•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小共同体本位思想 • D、法家思想
57.
【单选题】(B),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 A、秦代时期
• B、汉代时期
• C、三国时期
• D、春秋时期
58.【判断题】道家可以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儒家则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错)
59.【判断题】政治上,暴秦采取的是强国弱民之道。(对)
60.【单选题】秦统一六国时期,(B)是亲秦派的思想背景。
•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选项A和选项B
61.【单选题】从(B)开始,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开始疏远。
• A、孔子时代
• B、孟子、庄周时代 • C、老子时代
• D、以上答案都错误
62.
【判断题】“汉承秦制”时期法家思想仍然符合时宜。(错)
63.
【判断题】道家思想在战国初期与法家思想越走越近。(错)
64.【单选题】庄周时代,道家是面向(C)的一门学说。
• A、统治者
• B、被统治者
• C、弱者
• D、强者
65.【单选题】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其特点是将一切(D)。
• A、理想化
• B、完美化
• C、绝对化
• D、相对化
66.【判断题】秦以后,国人在表里方面的表现终于完全一致。(错)
6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秦汉以后,(A)成为了国家的主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