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饮食与健康

浅谈饮食与健康

研究成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吃饭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解决了“吃饱求生存”的问题,现在的人们开始关心的是“如何吃得好,怎么吃才更健康”的问题了。

一、健康与饮食的关系。

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

所有的食物都来自植物和动物。

人们通过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

不合理的饮食、营养不足或过剩,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饮食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结石、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饮食中长期营养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会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食物上带有的细菌、霉菌及毒素和化学物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恶性肿瘤等。

饮食得当与否,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后代的健康。

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在,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遗传;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应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三、人类吃的食物种类。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

四、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丰富的食物,并且健康的饮食对我们来说弥足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健康饮食呢:
1、平衡膳食。

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强调由多种天然食物组成的膳食,可提供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在支持正常发育、保持合适体重、预防营养不良的同时,减少同营养过剩相关疾病的发生。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就要根据身体要求,
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

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几大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保其正色”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把近百吨的水、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食物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由婴儿长大成人,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一个人一年的饮食量达一吨之多。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学习,工作需要决定。

如果按食量分配,每个人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克,中午吃200克,即采用3:4:3的三餐分配比例比较合适,就是我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饮,晚餐要吃少”。

2、辩证用膳。

所谓辩证用膳,就是指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养生防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强调“辩证用膳”。

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暑温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

如在阳气发生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则应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物,并应选食鸭梨、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

夏季暑热兼温,出汗亦多,人常贪食生冷,寒凉之物太过则易伤脾胃。

因此炎暑之季,宜食湿清暑、少油之品,如西瓜、冬瓜,常饮绿豆汤、酸梅汤等。

秋节燥盛,应食用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生津润燥之物。

冬季严寒,宜饮用葱白、生姜煎水等驱寒保暖的食物。

五、通过本小组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及对相关资料的了解,对于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饮食问题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适度节食。

对很多人来说,减轻体重是向身体健康迈出的第一步。

这是因为,肥胖容易引发像心脏病和糖尿病这样的健康问题。

但是,必须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节食一定要把握智谋这个原则,很多减肥者因为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减肥效果,而严格控制进食量和摄取食物的种类,这都是不健康的节食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循序渐进地减少食物的摄入总量。

多吃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面条、土豆等;少吃高脂肪食物,如火腿、糕点、奶油等,多吃水果蔬菜,喝牛奶时尽量选择脱脂牛奶或者低脂酸奶。

2、少吃盐。

在日常饮食中,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是十分必要的。

众所周知,因为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其中含有钠离子,过量摄入钠会导致高血压,并且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患病率。

尽管不主动添加食盐能够减少包含中一部分食盐的摄入量,但是饮食中3/4的食盐其实是食物自带的。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以便买到含盐量低的食品,此外,要尽量少吃泡菜、咸鸡蛋、腊肉和腌鱼等这类含盐量较高的腌制食品的摄入。

3、少吃脂肪。

我们不建议完全不吃脂肪,因为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脂肪,但是,我们摄入的脂肪种类和数量必须控制。

(1)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胆固醇的含量,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饼干、蛋糕、火腿、奶油和含有猪油、椰子油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2)氢化脂肪,全称氢化植物油,它主要用在一些饼干、蛋糕的加工制作过程中。

含氢化植物油的食物通常都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

反式掾同样也会增加血胆固醇的含量,增加患冠心病和心脏病的风险;(3)因此,我们必须用含有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油来代替氢化植物油和饱和脂肪。

健康的不饱和脂肪来自橄榄、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和其他植物油,以及富含脂肪的鱼类,如三文鱼等。

这些健康的脂肪不仅改善人体胆固醇水平,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潜在的心脏猝死和
心肌梗死等。

4、多吃水果蔬菜。

众所周知,我们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它能够提供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蔬菜应占每天食物摄入量的1/3以上。

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心绞痛的发生,预防各种癌症,降血压、减轻在被称作憩室火的肠道疾病。

因此,我们建议,您可以在早餐时在粥里放一些干果,或喝一杯果汁;午餐时,吃一份沙拉或一个香蕉三明治;晚餐时,要多吃些蔬菜,特别是有荤食时至少要同时吃两种以上的蔬菜。

另外,应把果蔬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多吃果蔬,同时也可以把果蔬切丁,当做点心,代替那些会令您发胖的饼干、零食。

因为它们的纤维质为果胶物质,有益排便;纤维成分另外还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

5、多吃鱼肉。

白色鱼肉(如黑结鳕、鲽鱼、大比目鱼)和油性鱼肉(如沙丁鱼、鲑鱼、鲭鱼)都能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大量的矿物质。

我们建议大家应把坚持吃鱼肉当成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部份,每周至少应该吃两次鱼肉,特别是油性鱼肉,其中里面含有一种欧米伽3一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但是,鲨鱼和箭鱼是不适合儿童和孕妇吃的,其他成年人每周最好也不要吃超过一次。

6、一定要吃早餐。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因为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能够提供一天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我们以充沛的精力去迎接一整天的工作或学习,很多人以为不吃早饭有助于减肥,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不吃早饭不但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同时由于基础营养素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然,健康的早餐选材也是十分关键的。

淀粉类食物(如面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特别是全麦面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素。

但是,有些谷物早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食盐等,不宜在早餐时吃。

此外,牛奶
也要尽量选择无糖脱脂牛奶或低脂酸奶。

7、上班族自带午餐。

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繁忙,午餐常去吃节省时间的洋快餐。

其实吃洋快餐不仅费钱,而且不健康大部份洋快餐食品的能量和脂肪含量很高,膳食纤维含量很低,同时,钙、铁、锌矿物质含量也很低,所以,本小组建议大家少吃洋快餐,特别是中小学生。

以一份麦当劳快餐(含汉堡、薯条、苹果派及奶昔)为例,它提供的能量为1185千卡路里至1466千卡路里。

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40%至60%,而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不足膳食推荐标准的10%,维生素B1、B2的含量低于膳食推荐标准的20%,且绝大多数洋快餐食品中钙、铁的含量也很低,所以,为何不考虑自带午餐呢?这样不但省钱、卫生,而且午餐吃的食物也可以由自己决定,糖、盐、脂肪的摄入量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再带点水果或者沙拉更好。

同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

1、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是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膳食;
7、饮酒要适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