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深层心理学的分析

基于深层心理学的分析

基于深层心理学的分析讲义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心理产生压力、压抑和情绪上的紊乱,出现心理障碍或称为不健康,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与“自我概念”有关。

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按照心理学理论来讲是“我与我”,“我与外在环境”之间或者处于和谐,或者产生了混乱。

•艺人张国荣•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自我意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能找到解决自我心理管理问题合理思路和有效途径。

•什么是本我?“本我”是内心深处的需要,表现出的是人的本能冲动。

本我位于心理结构的最内层,是心理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大部分时间难以察觉。

•本我需要的构成“本我”的需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包括食欲(满足维持生命之所需)性欲(满足繁衍生命之所需)生理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的要求强烈而直接,难以延缓。

古语中的“食色,性也”,即是指此。

•本我需要的构成各物种都采取各种策略去满足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本我需要的构成二是精神上的需要随着生命的成长,人从纯粹的生理需要,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

渴望获得他人或群体的认同感、或身如其中的优越感等,主要通过别人的赞许或相比较而获精神上的愉悦感,可以延缓满足,甚至可以转移替代。

•本我的精神需要表现•盼望职位升得更高——本我;•渴望人际关系更融洽——本我;•希望获众人的赞赏——本我;•希望能掌握管理方法与艺术——本我;•…•本我的精神需要精神需求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它也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有时当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甚至还会抑制生理需求。

•本我的满足本我满足的两种渠道一、直接满足•本我的满足二、替代性宣泄•本我的升华在本我替代性宣泄过程中,如果替代对象是社会文化领域的较高目标,这样的替代就被称为升华,升华作用使人的本能需求转化为社会认可或推崇的兴趣与活动。

《岂有此理》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经典。

作者以戏虐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

议人所不能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

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无巨细,统统岂有此理。

文人相轻古之文人相轻,求同存异,与人为善;今之文人相轻,求全责备,无所不至。

古之文人相轻,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今之文人相轻,掩己之短,混淆是非。

古之文人相轻,责其辞艺,有舐疮之德;今之文人相轻,摘其操行,有揭疤之痛。

古之文人相轻,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今之文人相轻,无诸己反求诸人,有诸己反非诸人。

………………………………•本我的宣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一般来讲,人出名后就很难取得超过以前的成就,为什么?•本我的利己性有些本我明显地表现出来,称其为显性本我如:闹情绪就是显性本我的直接展现。

•本我的利己性有些本我并不直接表现出来,甚至我们本人都无从察觉,是隐性本我。

如“下意识”就是隐性本我不经意的流露。

生活中,有时我们感到情绪不好,郁闷不乐,觉得压抑,但又没有明确的事情让自己感觉到如此,那就是潜意识本我在作怪。

这些潜意识的本我,当事人可能浑然不知,而旁观者清。

•本我的利己性公开场合提意见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聪明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权威评点领袖就显露出自己想当领袖的野心,昭示了他壮志未酬的潜在本我。

开负面玩笑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优越•本我的利己性•为什么初恋难忘?•为什么成名后要衣锦还乡?•本我的利己性需要具有利己的特性。

这些利己的需要本身并无好坏善恶之分,只有实现需要的手段才有好坏善恶之分,而且所谓好坏之评判也是旁人根据自己所所处的群体的价值观所做出的带有倾向性的结论而已。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利己”不同于“自私”•本我的利己性人类行为的起因是“利己需要”我们经常说:“这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或“这是个高尚而有修养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所谓高尚的人,是指那些经常选择精神利己,考虑长远利益的人;而那些被人们称为“自私”的人,是指经常选择物质利己,获取短期利益的人。

•本我的利己性一个自愿努力工作的人是利己的吗?一个人被迫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是利己行为吗?•本我的利己性高尚行为选择的是精神利己由于社会价值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精神利己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有了听起来很动听的缘由。

•本我的利己性集体本我(更多的是精神需要)不仅个体的选择具有利己性,其实,许多看似伟大的集体性认同也同样带有利己,带有利己属性。

为什么大家都赞同保护地球?•本我的利己性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国家从国际关系中获利。

有趣的是,我们总是太爱强调群体意识,面漠视个体利己的合理性。

•本我的利己性利己需要的好处是:人类创造的原动力正是人类的利己需要和欲望才带来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需要和欲望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本我的利己性摒弃“损人利己”理解“利己不损人”鼓励“利己利人”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便是利己利人的最好应用。

不提倡“损己利人”•本我的利己性人的欲望与道德本身并无联系,与道德有联系的是满足欲望的手段。

人的思想是可以改变的,欲望是可以控制的。

如何进行有效控制?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控制力。

•什么是自我?自我的诞生过程随着生命的成长,外界社会对个人的本我就不那么宽容了(至于为什么不宽容了,后面再解释)。

个人要想满足自己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过程中必须做出某种让步行为,即遵守某些约定,一旦幼儿理解并接受了些约定——“自我”随之形成。

即个人在满足本我需要的同时,有一个自我同时出现了。

•什么是自我?自我是在幼儿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什么是自我?平常讲的理智、文化、修养、觉悟等就是“自我”的部分。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交流的中介。

当个体成长后,外界看到的是个体的自我。

(当然即使个体长大了,有时候也能看到他的本我。

)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自我的功能“自我”是心理内在“本我”的“管理机构”,是“本我”的“检查官”和“思想工作者”。

•自我的功能自我的管理功能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检查官”和“思想作者”。

1、自我是本我的检查官。

2、自我是本我的思想工作者。

它会在不能满足本我需要的候,做本我的思想工作,疏导本我,使它不至于“造反”。

•自我的功能自我为什么要去管理本我呢?1、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在满足本我的同时,必须也要考虑他人的本我,这样,大家才能相安无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如果不管不顾地任由本我冲动就会导致外界的惩罚,反而增加紧张和痛苦的程度,人只有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才能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自我的功能•自我依据什么来检查本我的要求?根据什么来做本我的思想工作呢?•根据是——超我。

•什么是超我?本我的满足是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且通过自我与外部环境交流,超我是心理的外部环境。

社会制度、法律、规则、道德、习俗等是超我的组成部分。

超我属于心理的最外一层,人的自我之所以有时会约束本我,是因为有超我的监督。

•自我的现实性•自我的现实性自我的现实原则并不是要最终放弃获得本我满足、快乐的目,而是暂缓实现这种满足,暂时容忍不愉快的存在,以此作为通向获得快乐的曲折而漫长道路的一个中间步骤。

人们经过理智的分析,消除了某种想法,并不是消灭了想法,有些事情没有发生,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本我没有这种欲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看似不可能犯错误的人却犯了错误的原因。

•自我的现实性“男人有钱就变坏!”曾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如果有人经得住的话那就是诱惑不够大!”它说明:足够的诱惑,就会有足够的堕落。

•自我的现实性自我的力量——银行职员的思想工作•自我的现实性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人的忍耐力随修养的提高而增强•自我的现实性克服人的自我控制力的有限性,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人们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我的控制力、忍耐力不断增强;另一面,我们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超我的监督范围和惩罚力度,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的控制力。

这样,人性就会得到更好的升华,社会也会更文明、更和谐。

•超我的利他性超我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约束个体的,所以超我具有利他性。

•超我的利他性1、超我将本我引向正确的方向西方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强调超我的力量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管理则是建立在人的自我基础之上仅仅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限制力是会失效的•超我的利他性强大的超我可以保证一个人越想利己,越要考虑别人的利利益。

自私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严格的超我——游戏规则。

•超我的利他性有经济学家分析说,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法宝:一是股份制,二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两样都是用法律来保护合法的利己需要,因而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由此可见,超我的利他性是建立在承认和保护利己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超我的利他性要喜欢规章制度(超我)一它会使你更快地成长和发展!超我是为自己遵守的,所以,我们喜欢超我吧!•超我的利他性2、习惯成自然凡事只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压抑。

内心接受规定,规定便不是限制,而是自由的保护。

•超我的利他性3、规则出效率西方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

讲一个死板得有些极端的事例吧。

•超我的利他性危急关头,长期遵守超我的行为就会显示出秩序和力量。

•心理世界的构成•精神病人的心理分析•什么是文明社会?当自我接受超我,并沉淀内化为自觉行为时,绅士便诞生了。

我们说一个人文明、理智、有修养,是指这个人的自我比较强大,控制力强。

我们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秩序井然,法制健全,教育环境好,是指超我完善。

本我是人类创造的原动力,超我将它引往正确的方向,由自我来管理。

人生之路走得好坏,关键要看自我的管理水平。

•人为什么有烦恼?就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说,本我欲望如火,只提要求,而不管能否实现;超我冷酷如冰,只讲规则,而不讲情面;最不幸的是自我,它既想满足本我的愿望,又要考虑超我的严厉监督和惩罚。

自我不停地周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疲于奔命,于是人会感觉到压力,也常常由衷叹息:“生活可真不容易啊!”•人为什么有烦恼?人们忧愁和苦恼的根源在于:本我有着强烈的要求,而理智的自我则认为这种要求是不应该满足的,便对本我的要求横加压制。

被压抑的本我并不甘心,总是伺机妄动,于是,你便陷入困扰中,郁郁不乐,苦恼不已。

•人为什么有烦恼?生理需要,自我判断简单明了,满足起来也轻而易举。

可是,情感上的需求却复杂得多,需要“自我”反反复复地做“本我”的工作,还不见得能做通,于是,人们的苦恼也就更多了。

就各位目前的条件,生理需求的苦恼不多,更多的是精神需求的满足不够。

即使是表现在生理需求,但基本因素还是情感上导致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