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源调查 水生生物监测选点 水环境保护课件

水污染源调查 水生生物监测选点 水环境保护课件


1.厚:0.25毫米;
浮子
2.剪成长方状
3.按4×40厘米 沉子
2. 采 样 方 法
1.为10-15cm; 2. 放 置 时 间 一
般为9-14d。 3. 使 用 聚 酯 簿膜时,应 设在没有漩 涡的位置。
3. 样 品 处 理
(1)载玻片用刀片将载玻片上4×15cm 所着生生物全部刮到盛有蒸馏水 的玻璃瓶中;
(3)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试行) 废水部分 1982,9,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
法标准
(4)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测量方法 (GB 3845 –83)
(5)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 法(GB 3846 –83)
(6)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 方法(GB 3847 –83)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 方法标准
(23)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4913–85)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2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 放标准(GB 4914–85)
(25)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85)
(26)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6–85)
(27)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7–85)
(8)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3550 –83)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9)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3551 –83)
(10)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 –83)
(11)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53 –83)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12)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4–84)
我国已颁布的环境基础标准
(1)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39 – 83)
(2)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40 – 83)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 法标准
(1)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 1496 –79)
(2)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试行) 废气部分 1982,9,
大气环境控制标准
(1)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 3841-83) (2)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842–83) (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 标准(GB 3843–83) (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 放标准(GB 3844–83)
废渣部分
(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4284–84) (2)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控制标 准(GB 5085–85)
(3)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 82)
(4)渔业水质标准(TJ 35–7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5)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
(7)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 行)
卫生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 5749–85);(3)放射卫生 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84);(4)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4); (5)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 草案)1979
4 . 种类鉴定和计数 (1)定性鉴定
(2)定量计数 摇匀30ml的定量样品 ,吸管吸取 0.1ml于0.1ml的计数框。
(3)盖上盖玻片,视藻类密度大小, 一般计算10行,优势种类的个体 数在100以上。
(4)计算方法: 将定量计算中所记录的各种类 的个体数,用下列计算公式换称 为cm2基质上着生藻类的个体数:
1.3 水污染源调查 一 水生生物监测选点
1.水生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⑴ 断面布点的代表性 (2) 断面布点的整体性 (3) 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点的一致性 (4) 断面布点的经济性
(5) 断面布点的连续性 (6) 布点方法
a 污流 上中下 b 湖泊水源
二 监测项目、频率 请看下表
(2) 聚脂簿膜采样器
(17)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1990, 12
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浮游生物结果表达 2. 着生生物种类,数量统计及成果表
达。 3.底栖动物种类数量统计及成果表达 4.底栖动物野外采集记录 5.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测定结果 6.水生高等植物野外采集记录
பைடு நூலகம்
五、供参考用的评价标准
六、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 • 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环境基础标准、 • 环境方法标准、 •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3)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546 –83)
(4)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545 –83)
(5)合成脂肪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547–83)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6)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3548 –83)
(7)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9 –83)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18)黄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3 –84)
(19)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4 –84)
(20)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4287 –84)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21)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1 –85)
(22)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2 –85)

• 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是:
• (1)保证居民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3)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4)对自然环境无劣化作用。
我国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代替GB 3838–83)
(13)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5 -84)
(14)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4278 –84)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15)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 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GB 4279–84) (16)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4281 –84) (17)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2 –84)
底栖动物和水草
底栖生物野外采样记录 日期 地点 名称 水深 流速 底质地质 溶氧 透明度 电导率 水色 总硬度 水温 采样名称及方法 周围环境情况 采样单位及采样人
水草池的面积设计公式
Ls= Q·co-(Q-E)·_Ce S ·t ·1000
Ls=面积(池的)CODg/m2日 Co-静水 Ce----出水 Q-----容量、体积 S-----池面积m2 T-----停留时间 E------蒸发量L/(d亩)
C2·R·N·S
R——计数的行数 H—视野中平行线间的距离(um) ni——实际计数的1种藻类个体数 s 刮取基质的总面积(cm2)
着生原生动物
ni
Ni=
s
Ni——单位面积1种原生动物的个体数 (个/cm2);
ni——在显微镜中数的1属(种)的 个体数:
S—— 观察 的实 际人 工基 质的 面积 (cm2)
(7)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 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 4918 – 85)
(8)标准噪声源(GB 4129 –84)
(9)硫酸浓缩尾气——硫酸雾的 测定——铬酸钡比色法(GB 4920-85)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 方法标准
(10)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 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4919 –85) (11)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 毒性试验方法标准 (12)工业废气——耗氧值和氧 化氮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 萘乙二胺比色法(GB 4921 –85)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 法标准
(13)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 试验方法标准(GB 5087 –85
(14)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 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GB 5088 – 85)
(15)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 测统一分析方法 1983,7,14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 法标准
(1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988, 5
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级污染物控 制标准有:废水部分(包括综 合排放标准)
(1)工业三废(水、气、渣)排 放试行标准(GBJ 4 - 73)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88代 替GBJ4 –73中废水部分) (2)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544 –83)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C1.·L·ni
Ni =___________ 着 生 藻 类
C2·R·N·S
Ni—— 单 位 面 积 中 藻 类 和 个 体 数 (个/cm2)
C1——标本定容水数量(ml) C2——实际计数的标本数量 L——藻类计数框每边的长(um)
C1.·L·ni
Ni =__________ 着 生 藻 类
(2)剪取聚脂膜4×15cm; (3)再用蒸馏水将基质冲洗多次,
3. 样 品 处 理
(4)用鲁哥氏液(100m1样品加1.5m1) 或甲醛(100m1样品加甲醛4m1) 固定,贴上标签;
(5)带回实验室,置沉淀器内沉淀 定24h ,弃去上清液。
4 . 种类鉴定和计数 (1)定性鉴定
(1)定性鉴定 定性样品:在显微镜下进行种类鉴 定,一般鉴定到属; 优势种和常见种应鉴定到种和变种, 硅藻必须先制片,后进行鉴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