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八章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二、条带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与规律
为研究条带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采用 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此进行研究。通过条 带开采的实测资料,认为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 与全采相似。但是普遍认为,条带开采的岩层与地表移 动机理截然不同于长壁式全采。
1.煤柱的压缩与压入说
煤柱的压缩与压入说是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法而提出的, 认为条带开采上覆岩层与地表的沉陷是由煤柱的压缩、 煤柱压入底板和煤柱压入顶板三部分组成。
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煤炭采出
岩层移动
排放矸石
关 键
地下水流失 及突水事故
瓦斯卸压流动、 瓦斯事故、
排放瓦斯污染环境
地表塌陷、 土地与建筑物
损坏
占用土地污 染环境

理 论
保护水资源
煤与煤层气 共采
条带开采、 少出矸石与 煤炭 充填开采 煤巷支护 地下 (土地复垦) (矸石利用) 气化
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二、条带开采的类型
§ 8.2 条带开采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条带开采设计的原则 (1)地表允许变形原则:即条带采出后,地表能够形
成单一均匀的下沉盆地,而不出波浪式下沉。地表产生 的变形值要小于保护地面建筑物允许的变形值。 (2)煤柱稳定性原则:即保证留设条带煤柱有足够的 强度支撑覆岩的载荷,并且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3)回采率原则:即在满足地表允许变形原则和煤柱 稳定性原则前提下,回采率应尽量大,采出条带尽量宽。
煤柱的压缩量按单向弹性压缩处理,其作用的应力为 煤柱平均应力。
煤柱压入顶底量假定煤柱的平均应力作用与半无限
2.岩梁假说
岩梁假说是根据一些矿井的地质条件,在条带开采区 域上覆岩层中存在一层或几层厚度较大、强度较高的岩 层(即关键层)。
在条带开采时该岩层为起控制作用的岩梁,或者如同 一个受煤柱和冒落拱局部支撑而弯曲下沉的弹性地基梁, 然后按线弹性理论给出了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4)水体下采煤以及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煤层开采;
(5)地面排水困难;
(6)煤层埋藏深度在400~500m以内,单一煤层,厚度比 较稳定,顶底板岩层和煤层较硬,断层少;
四、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 (1)地表下沉系数(q)很小。 一般情况,q =0.03~0.15。 (2)水平移动系数(b)较小。 一般情况,b=0.2~0.3。 (3)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较小。 一般情况, tanβ =1.2~2.0。 (4)地表移动期较短。
五、条带开采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每年有近十几亿吨煤炭从地下采 出,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及其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而这些矿区的地表多属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农田、 公路、桥涵等设施的分布区。例如,我国村庄下压煤量超 过亿吨的省份就有9个,见表8-1。
全国“三下”压煤量达140亿吨,仅全国建筑物下压煤量 就达87.6亿吨,占“三下”压煤总量的63.5%,居“三下” 压煤量之首。
条带开采与一般长壁式采煤法相比,有采出率低、掘进率 高、采煤工作面搬家次数多等缺点。但它的突出优点是开采 后引起的围岩移动量小、地表沉陷小。条带开采法适合于 以下条件的采煤:
(1)地面为密集建筑群、结构复杂建筑物或纪念性建筑物 下采煤;
(2)难以搬迁或无处搬迁的村庄压煤;
(3)铁路桥梁、隧道、或铁路干线下采煤;
精品课程教学组
§8 条带开采技术
§8.1 概 述 §8.2 条带开采基本理论与方法 §8.3 条带开采实例
§ 8.1 概 述
一、条带开采的基本概念 条带开采是一种部分开采方法,它是将要开采的煤层区
域划分为比较正规的条带形状,采一条、留一条,使留 下的条带煤柱足以支撑上覆岩层的重量,而地表只产生 较小的移动和变形。 与全部跨落法开采不同,条带开采的资源回收率偏低, 一般仅在保护地表建(构)筑物、水体及铁路的情况下 才应用,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Green Mining Technology)体系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已成为矿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筑物下 采煤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地表沉陷,控制地表沉陷的方法主 要有充填开采、条带开采、离层注浆等。
由于充填开采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少。离层 注浆是近年来发展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新方法,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在国内应用也不广泛。
条带开采由于能有效地控制上覆岩层和地表沉陷,保护 地表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在我国煤矿被广泛采用。
我国条带开采多采用冒落法管理顶板,采深一般小于 400m,开采厚度在6m以下,采出率一般在40%-78.6%之 间。
除少数由于重复采动、煤体强度低、采出率偏大等特殊 原因影响,使下沉系数偏大之外,我国条带开采地表下 沉系数一般小于0.2。
另外,我国已对包括急倾斜煤层在内的各种倾角的煤 层、大采深煤层进行了条带开采试验研究。
(3)伪斜条带开采即条带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斜交,多 用于倾角大于35º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条件下,既可以沿走向划分条带,也可以沿 倾向划分条带,条带工作面既可以沿走向推进,也可以 沿倾斜推进,在这种条件下条带划分主要考虑如何有利 于生产和利用原有生产系统以及减少工作面的搬家次数, 以提高生产效率。
三、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目前已成为我国村庄下、城镇建筑物下及不宜搬迁建筑 物下等压煤开采的有效途径。
因此,利用条带开采解放“三下”压煤,充分合理利用 深部煤炭资源,提高深部资源采出率、减轻采动损害、 保护地表建(构)筑物及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条带开采在“三下“压煤开采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 景。
我国在条带开采生产实践方面,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 100多个条带工作面进行了条带开采,取得了丰富研究 成果和实际观测资料。国内外条带开采的部分实例,见 表8-2,表8-3。
根据条带开采的布置方式,条带开采可分为走向条带开采、 倾斜条带开采和伪斜条带开采三种。
(1)走向条带开采的条带长轴方向沿煤层走向布置,多 用于水平或缓倾斜煤层,当煤层倾角较大时,走向条带煤 柱稳定性差,但它的优点是工作面搬家次数少,工作面推 进长度大;
(2)倾斜条带开采的条带长轴方向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 多用于倾斜煤层,煤柱的稳定性较好,其适应性强,应用 较广泛,它的缺点是工作面搬家次数频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