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县级党校现场教学水平建议
教学活动是实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提高教学活动水平,是加强党校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而现场教学又是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此,笔者拟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谈一些对提高县级党校现场教学水平的思考。
一、现场教学的特点及优势
现场教学是指将课堂搬到生活、生产现场去,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灌输与实地参观考察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以实际生产现场为背景,能使学员通过直观印象理解抽象概念,更快、更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和吸收信息,具有亲验性、互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及优势:
(一)、能改变氛围,调整教与学的主、被动关系。
把课堂搬到现场中去,改变了死板的教室氛围,能使学员感受到空间开阔,增加平等交流的意识,能更好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员的主导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二)、亲验性能活跃学员的思维,引起强烈的共鸣。
学员亲临现场、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能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术语、概念,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施教铺好基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元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员的思想。
通过集体参观、案例研究、角色模拟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的多元
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员的思想,使他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受到现实的刺激与启迪,往往还能收到预期以外的效果。
二、制约现场教学活动的因素
(一)、成本较高。
相对而言,现场教学比教室教学的成本要高。
组织开展一次现场教学活动,现场的布置、食宿的安排、交通工具安排等都比教室教学复杂、困难。
(二)、教员综合素质不高。
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协调能力。
而教员这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强,无法很好组织和驾驭现场教学活动。
(三)、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由于对现场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对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重视不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没有给予支持,图省时、省力、省事,使现场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根本上的保证。
三、关于组织开展好现场教学工作的对策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
有为才能有位。
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自觉服从和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工作落实中的作用。
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精心挑选课题,增强现场教学活动的生命力。
任何工作都必须急党委政府之所急,虑党委政府之所虑,解党委政府之所忧,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有生命力。
作为县一级党校,就应该站在全县的高度,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中心,适时地精心挑选课题,
服务中心工作任务的落实,使领导切实地感受到现场教学的效果,引起领导的关注,争取领导的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
这是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二)、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中,教员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教学活动的效果。
因而,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教员比盖一幢教学大楼更重要。
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要达到以下几个度:
1、持久敬业有热度。
热度人人都可能有,但有的人持续不了多久,有的人则能坚持几十年。
这里所谓热度,不是几分钟热度,而是长久持续的敬业态度。
这种态度影响着教学效益的高度。
在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之后,有了这种态度,赢得教学效益的高度,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2、积累功底有厚度。
深厚的教学功底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石。
放低身段,虚心学习。
不但要向领导、师长学习,取其精华,而且要看到学员、下属、同事往往也有值得学习之处,问题在于自己善不善于做学习的有心人。
正视不足,经常反思。
“所谓优秀,就是男人或女人越来越反求诸己而不是苛求他人。
”
3、联系实际有密度。
紧密联系实际,是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因子。
从教学理论层面说,是由党校学员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不能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空泛无物,脱离实际。
忽略这一点,教学实效性势必大打折扣:注重
这一点,实效性就可能明显增强。
联系实际: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
“实际”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网络,要做到紧密联系实际,挂职锻炼、深入调研当然是重要途径。
4、挖掘问题有深度。
探究问题、现象背后的根源与规律。
不要满足于学员称赞自己的课“信息量大”。
在当今时代,获得大量信息的便捷场所不是培训的课堂,而是网络世界。
仅仅搜罗了大量信息提供给学员的教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真正可贵的是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恰当的筛选和深入的分析,从中挖掘出问题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规律,让人警醒,给人启迪。
深究疑点、重点和盲点,力求有助于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解决。
培训教学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
要针对疑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提出有新意有深度的观点与思路,对问题得到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有帮助。
5、提炼观点有精度。
思想观点是通过语言文字形式表现的特殊产品。
这种产品要能够被人认同、让人喜欢,需要适当的语言文字包装。
要力求一堂课下来,有一些精彩概括、精当提炼、言简意赅的话语呈现在听众眼前,进入听众耳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久久难忘,从而获得培训实效。
当然,“过度包装”是有害的,要谨防以文害义。
6、架构层次有硬度。
通过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条理,分明的层次,把观点、主张架构成一个紧紧围绕主题逐级延伸、有序展开的金字塔式的“理论体系”,力求真正过得硬、立得稳,“抗震性强”,经得起反复推敲。
就干部培训来说,这种理论体系的载体往往就是提供给学员的提纲。
一份高质量的提纲应该是在层次架构真正过得硬的。
7、征引论据有广度。
有广度才能避免空口无凭、“孤证无援”,影响教学实效。
时间、空间广阔无边,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思想精华都可为我所用。
形式、载体广泛多样,平面立体等多种媒介材料都可引入课堂。
“广而有度”,避免重复堆砌。
8、驾驭过程有亮度。
能很好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让整个教学过程时常闪现教学智慧之光,让人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
9、激发参与有强度。
学员的参与程度影响实效强度。
学员有效参与,离不开教员强有力激发。
激发参与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探求适宜的方法。
(三)、严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有实效。
前面提到,现场教学成本较高,开展一次不容易,因而,要严密组织,精心实施好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取得实效。
1、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要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每一次培训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充电的过程,
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给他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他们行之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要防止“空对空”的理论说教,使他们认识到参加培训是必要的、重要的,唤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充分做好准备,精心安排好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之前,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紧扣教学目的设置现场和选择参观考察点,充分备课,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切合、统一。
教学过程中,注意互动,注意调动学员的主体作用,驾驭好活动的局面,确保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而又紧张有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四)、注意总结提高。
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过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寻找问题和差距,使每一次现场教学活动都成为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不断提高组织现场教学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