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龙源期刊网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朱奋文
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0年第01期
美术是一种艺术的形式,而艺术是人类情感的高等表达。

美术教学如果脱离了情感的基础,那就会变成无根之本,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由于美术这门课在初中考试中占分比重非常低,学生和家长很难对美术的学习形成重视。

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如果教师因循守旧,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可能会彻底失去学习兴趣。

本文试从情感教育对初中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与具体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和说明。

情感教育的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美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美术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艺术形象来表达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让受教育者接受良好的情感熏陶,因此,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的教学需求,课堂教学方法急需变革。

一部分教师在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时发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更好地发展。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不良价值观早早地侵蚀了学生的心灵,阻碍其健康人格的完善。

当前儿童的不良症候,如自私、嫉妒、固执、没礼貌、耍脾气、爱撒谎等,时常令教师们摇头叹息,也让家长们惶惶不安。

例如,在进行记忆画、写生画教学时,注意用亲身经历或名人典故来教育学生,对一件平凡的物件也要有珍惜和爱护之情。

在设计制作课教学时,笔者总是反复叮咛学生,要将做得最好的书签、挂盘、贺卡、剪纸等,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老师,培养学生的亲情和爱心。

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关心与激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面,逐渐培养出丰富的个人情感。

教师必须积极尝试情感教育,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喜欢上美术课,这才是教育发展大势所趋。

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
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领者,教师对学生说过的每一句话,甚至是做出的每一个动作,流露出的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让自身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很难注意到学生的情感,也难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不到位,难免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自己的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