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保守治疗:骨折没有明显移位,不影响牙齿
1
对合和咀嚼的。一般采用手法复位、颌间牵
引、颅颌绷带牵引进行固定、局部用药等保
守治疗。
手术治疗:骨折严重,咬合关系错乱明显等。
2
手术切开、坚强内固定
01 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 疼痛 与外伤有关 • 恐惧、焦虑 突发的外伤与手术所致 • 组织完整性受损 外伤致皮肤黏膜破损、骨折 • 吞咽困难 与疼痛、咬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下颌制
• 10、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女患者月经来潮,及 时通知医生。
• 11、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患者如 有贵重物品,可交其家属代管,若无家属者,由两名护士 清点后交由护士长代管。
• 12、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 单元,备齐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气管切开包、钢丝钳等。
护理措施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 1、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健康史、手术史、药物过敏 史及身心状况。
• 2、指导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 3、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手术前应控制血压及血糖在
正常范围。 • 4、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护理措施
• 5、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消除患者心理 负担,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睡眠。
护理措施
• 10、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调整。
• 11、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以减少能量消耗。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及局 部血液情况。
• 12、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 者的沟通,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安慰。
• 13、保持病室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病室内温度 适宜,在病人休息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
动致吞咽不适等有关 • 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窒息的危险,与下列因素有关:
(1)伤口渗血,手术创伤 (2)伤口暴露、污染 (3)局部肿胀严重,口内血块未及时清除等
护理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张口受限、咀嚼及吞咽困难 所致
• 自我形象紊乱 外伤及手术导致面形改变 • 睡眠形态紊乱 与疼痛、环境改变等有关 • 知识缺乏 患者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语言沟通障碍 与张口受限、颌间牵引固定等有关
并发症
• 如为颏部双发骨折或颏部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缺损, 都可使舌后退,有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的可能, 应特别注意。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线数目、方向, 以及骨折段三维方向移位的情况和骨折线上牙的情况。常 用的检查有: •1、曲面体层片检查。 •2、CT检查。
治疗
02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 1、创面的护理 对已发生感染的伤口不宜缝合,常做创面的 湿敷、清洗以控制感染,待创面清洁、肉芽组织健康后进一 步处理。
• 2、伤口缝合后的护理 伤口缝合后可予以暴露或加压包扎。 观察伤口缝合处有无炎症或异常分泌物渗出。
• 3、对于急诊收治的患者,应做好相应的处理,如手术准备、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相关措施。
护理措施
(3)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 (4)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含糖及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 6、保守治疗时,嘱咐病人下颌部位禁止活动,在咀
嚼时尽量吃流食,而且在局部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 膏药,同时也可以口服接骨药物。 • 7、指导患者尽量减少面部运动和避免外伤,如避免 张口和大笑等。
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 • 1、下颌骨骨折患者常伴有功能障碍、面形改变 和疼痛,护士应多向患者传达有利信息,对其进 行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心理负担过重口器、
3 至少增大1~2mm。成 4 筷子或木楔等器材
人开口达35mm、儿
辅助训练
童30mm为训练成功
04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
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
1
安全,防止发生再次受伤
术后3月内禁止咬质硬食物,逐渐 2 从流食、半流食、软食过渡到普食
3 有牙列缺损应及早行义齿修复, 恢复牙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护理措施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二)术后护理
• 1、执行全麻术后护理。 • 2、体位 ①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以利
于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的排出;②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 于呼吸及头颈部静脉回流,也可减少局部肿胀。重症患者 注意变换体位。
护理措施
•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床旁备负压 装置、钢丝剪及气管切开包等用物,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 物,必要时剪断结扎丝,避免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而引起窒息;②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面色、口唇颜色、呼吸频率,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第3~5天伤口肿胀明 显期,要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
03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
术后颌间牵引6~8周后才能拆除,拆除装置后要指导
患者及时进行张口训练。通过张口练习,以加强肌肉、
关节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避免
术后张口受限。
用力张口致颞下颌关
刚开始时不宜过大, 1 以防伤口裂开或出

节酸胀为度,每天5 2 次,每次保持5~10分
钟,交替训练,每次 15~20分钟
护理措施
• 6、切口护理 ①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②应用弹力绷带时观察绷带松紧度,同时保证 加压的有效性,观察颏部绷带,避免压迫气道,引起呼吸 困难。③术后局部伤口肿胀明显的患者,24小时内可冷敷 控制肿胀与血肿;24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肿胀和淤血的消 退。
• 7、防感染护理 ①观察体温的变化,若有异常立即通知 医生。②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③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尤其是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相关防控工作,防止感染。④ 保持口腔清洁。⑤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临床表现
• 4、面部畸形。骨折发生移位后,可造成面部畸形,其中 以下颌偏斜畸形较为常见。
• 5、下唇麻木。因损伤牙槽神经和颏神经所致。 • 6、张口受限。生理张口度范围为37~45mm,小于
37mm即为张口受限。 • 7、牙龈撕裂和牙齿损伤。口内骨折线周围的牙龈撕裂和
出血,还可伴有牙齿松动、折断、移位等。
护理措施
• 8、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的流 质饮食(如:牛奶、鸡蛋、骨头汤、瘦肉、蔬菜、水果 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促进骨痂生长、伤口愈合, 忌食刺激性食物,禁咬硬物。
• 9、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 ①教会病人用手势、书写文字 形式进行沟通。②与病人交谈时应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 行交流,并给予病人以充足的时间回答问题。③及时巡视 病房,及时了解并满足病人合理所需。
护理措施
• 2、颌面部外伤患者经前期的救治后,可能会留有不同 程度的后遗症,如下颌部瘢痕、牙齿松动或脱落、面 神经感觉及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患者心 理负担也在增加,多表现为默默无语、偷偷照镜子、 不愿走出病房,甚至不愿意出院回家等。护士对这种 现象要予理解,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 其感受,学会放松的方法,让患者了解面部畸形只是 暂时的,并使其逐渐适应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人际 交往等。
出院指导
4
骨折固定期其骨折部位
制动,禁忌用力咀嚼
6个月后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后
5
坚持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
定期来院复查,若有异
6
常变化及时就诊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概述
颌骨解剖结构图(正面观)
概述
临床表现
• 1、一般症状: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 • 2、骨折段移位及异常动度。下颌骨骨折后,由于肌肉的
牵拉,易发生移位。 • 3、咬合错乱。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常见和最有特点
的体征。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多有移位,有时即使只 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自觉症状是牙咬不上, 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此为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概述
颌面部骨折多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跌打及运动损 伤所致,其中交通事故引起的骨折比例逐渐增高,成为 颌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下颌骨位于面下部,呈马蹄形,由弯曲的下颌体和双 侧的下颌升支构成。是颌面骨中体积最大、面积最大的 ,也是颌面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骨质结构远较上颌 骨致密。由于下颌骨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颈 部是下颌骨的结构薄弱区,一旦接受外来暴力,极易发 生骨折,因而下颌骨是颌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 6、术前一日作药敏试验并记录。做好术前饮食宣教。术 晨充分漱口。
• 7、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 8、术前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上至颧弓,下
至锁骨下3~5cm,左右至耳屏前垂直线,术侧耳后发际 2~3cm。见附图1、附图2。
护理措施
• 9、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更换干净病服,女患者擦去指甲 油、口红等。
生素,易消化。为了便于进食,减少咀嚼,可选用流质或稀 软食品,如牛奶、豆浆、鱼汤、肉汤、蔬菜汤、匀浆、泥合 奶、果计等;半流质饮食中可选用豆腐、肉松、粥和面条等; 软食可选用软饭、馒头等。
护理措施
(2)饮食选择:①给予高能量和营养丰富且富含钙的流质饮食 或软食,每日应增加进餐次数,以维持机体需要,促进伤口 愈合。②教会病人喂食的方法,将食物用搅拌机搅成糊状, 用大乳头的注射器连接吸管通过磨牙后将食物注入患者口腔, 注意速度要缓慢,饭后用温开水冲洗。或者指导患可将吸管 置于磨牙后区经口进流食;颌间牵引一般保留6-8周,拆除后 可进半流食,半年内禁咬硬物。③病情较重的患者由鼻胃管 进行肠内营养。
• 4、体位 头偏向健侧,以免骨折处受压,伴有脑脊液漏的患者 取中卧位,脑震荡患者绝对卧床,若伴有鼻眶筛骨折患者取半卧 位休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