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播室音频使用

演播室音频使用


2、均衡器 提供高、中、低频段音效。如果 需要达到特殊音色的目的,首先要去估计在 那个频段上进行提升或衰减。 3、混响器 对于四面传来的反射声就中混 响 声 利用混响可以使声音更加丰满、具有临场感 和空间感。
第二节 新闻演播室音频的制作
直播前检查 (1)检查供电系统是否正常 (2)检查电话耦合器状态是否正常 直播信号检查 (1)节目结束5分后,确认标准音频信号 (2)开播前10分种检查内部通话系统是否正 常 (3)值班员和导播核对串联单,并确认外接 信息是否正常
演播室节日的类型
1、访谈类节目 一般如果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进行中无位置 移动的话优先选用有线话筒,因为有线话筒 稳定性更可靠。 有些访谈性节目会有现场表演或接外来信号 如演播室外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的进展。这 就需要导播把握好整个节目的进程,做好准 确的对接。
在节目中如果一个人大段谈谈话时,应该 把其他人的话筒的电平降低,以防止其他 人产生的杂音传入节目现场。 2、综艺类节目 综艺类节目的形式多样,有歌舞小品,竞赛 等一般用无线话筒的较多。 一般娱乐节目都采用录是和扩音分别控制的 方法,因此 录音师和扩音师的压力都比较小, 一般录音师工作重心在节目衔接和现场效果。
语音音质评价


语音音质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 声象等方面。
声音很丰满,清晰,层次分明,音色优美,没有干扰(5分); 声音比较丰满,清晰,层次比较分明,音色比较好,有干扰,但不易 察觉(4分); 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一般,干扰可察觉,但影响 不大(3分); 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明显变差,干扰增加较多, 影响收听(2分); 声音的丰满度层次感很差,又不清晰,音色变坏,并有严重干扰,无 法收听(1分)
主观评价用语分析
1、 声音宽: 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并 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 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 声音窄:
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 频过份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 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 度差。
音频系统应急方案
(1)直播中,演播室系统由主调人统一负责, 如出现系统故障及时启用备份调音台。 (2)应急状态下,只使用4路话筒信号,4路 放机信号,1路外来信号和2路延时信号 。
第三节 综艺演播室音频制作
综艺节目从录制流程上来说分为调试准备, 排练和正式录制三个步骤。在调试阶段,录 音师会根据节目的内容设计演播室的音频系 统,话筒数量并根据节目音乐调整音效,以 达到最佳效果。

通常,30Hz~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 150Hz~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 300Hz~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声音浑浊,过分衰减 时,声音乏力; 500Hz~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过分加强时,声音 生硬;过分衰减时,声音散、飘; 5kHz~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色彩;过分加强时, 声音尖刺;过分衰减时,声音暗淡、发闷。瞬态响应,是指音 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实质上它反映脉冲信号的高次 谐波失真大小,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层次感。

音质的客观评价
三.信噪比
信噪比,表示信号与噪声电平的分贝差,用 S/N或SNR(dB)表示。
噪声频率的高低,信号的强弱对人耳的影响 不一样。通常,人耳对4~8kHz的噪声最灵敏, 弱信号比强信号受噪声影响较突出。
而音响设备不同,信噪比要求也不一样,如 Hi-Fi音响要求SNR>70dB,CD机要求SNR >90dB。
(1)位置不当而影响声音的质量 (2)话筒和衣服的摩擦声 (3)建筑物对调频信号的折射,周围磁场的 干扰作用对接收机产生 干扰 (4)接收机与发射机的位置 (5)多只话筒的频点多也会产生 干扰
三、音频设备信号处理的应用
各种音频处理器为录音机提供了十分丰富的 手段,对于提高声质、美化音色、处理各种 艺术效果有巨大的帮助。 1、压缩机 用于自动调整宽动态范围的输入 信号,如大广播中可以将较宽范围的唱片录 音机与家庭一般般放音环境达到兼容。可以 用压缩器来消除齿音造成的咝声、提高声音 的响度。
主观评价用语分析
5、 声音厚: 声音厚实有力、低频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 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 来,混响合适,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厚也称浓。 6、 声音薄:
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 量较小,缺少低频和中低频,整个频响在300~500Hz 以下衰退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时也称单。
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 耳,中音明亮突出,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四.层次感

五.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 亮度,混响合适,失真小。
主观评价的标准用语


中国的录音专家及声学专家确定的11个术语为:
主观评价的整体用语
平衡性 立体感 临场感 宽敞度、开阔度 进深、距离感 ……
主观评价的补充用语
舒展 ——阻塞 软 ——硬 润泽,有光彩,有水分 ——无光彩,干涩 明晰、清爽 ——模糊 融合 ——散 层次清楚 ——不清晰 清晰----------不清晰(如语言清晰度)
乐音音质的主观评价


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 (厚度感)等所构成的听感 。


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 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
乐音音质的主观评价
三.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 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 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这就是 空间感。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二、话筒的使用
1、话筒的指向性。避免环境噪声对语言的影 响。如访谈新闻类节目及嘉宾多使用指向性 较强的话筒。 2、话筒的频响特性:当给定拾音距离比较远 时,低频有所衰减,而频响话筒将低频段的 衰减进行补偿。 3、混响声:话筒距离声源近时混响声小,反 之混响就大。
4、距离感:也称为景别感,一般说声音的 距离与画面的景别一致,同时声音的空间 感 也应该与画面上的空间一致。 5、多话筒拾音:多话筒在的声音混合在一 起会产生 某些频率抵消的现象特别是低频 部分。因此尽量不要使用话筒的指向范围 交叉。 6、使用无线话筒常出的问题
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中,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语音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
乐音音质的评价
通常,乐音音质听感由以下三要素构成,即响度、音调 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
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 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 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
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
各频率的听感特点

声波客观参量与主观听觉的关系
音质的客观评价
失真度 谐波失真,主要引起声音发硬、发炸; 而稳态或瞬态互调失真主要引起声音毛糙、 尖硬和混浊 相位失真,主要引起1kHz以下的低频声音模 糊,同时影响中频声音层次和声象定位。
音质的客观评价
二.频响与瞬态响应
频响,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用 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度表示(如优质功放的频响 1Hz~200kHz±ldB)。 带宽越宽,高、低频响应越好:不均匀度越小,频率均衡性能 越好。 瞬态响应,是指音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实质上它反 映脉冲信号的高次谐波失真大小,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 层次感。
主观评价用语分析
3、 声音亮: 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 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 ,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 。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4、 声音暗:
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 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 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 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清晰/模糊、 丰满/单薄、 明亮/灰暗 圆润/粗糙、 柔和/坚硬、 融合/发散、 平衡/不平衡(指高、中、低音搭配得当) 真实感、临场感、立体感与总体印象。
主观评价成对用语
声音宽---声音窄 声音亮---声音暗 声音厚---声音薄 声音软---声音硬 声音清晰----声音浑浊 声音闷----声音顺 …….
LOGO
演播室音频制作
目录
音频设备的使用与技巧 新闻类演播室音频制作 综艺演播室音频制作
主观音质评价
第一节 音频Leabharlann 备的应用技巧一、音频设备:输入系统和输出部系统 输入部分:线路、话筒、硬盘机、CD机、 效果器、延时器、压缩器、电话耦合器、 录像机。 输出设备:主输出、辅助输出、监听输出 等几部分输出。在大型电视台还有矩阵输 出。
音质标准


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 号的保真度。 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
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 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 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 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
音质的客观评价
四.声道分离度和平衡度
声道分离度,是指不同声道间立体声的隔离 程度,用一个声道的信号电平与串入另一声 道的信号电平差来表示。 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求Hi-Fi音响分离 度>50dB。 声道平衡度,是指两个声道的增益、频响等 特性的一致性。否则,将造成声道声象的偏 移。
主观评价用语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