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学理论基础 ppt课件

传热学理论基础 ppt课件

3
ppt课件
等温面:
在温度场中,同一时刻温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称为等温线。由等温线构成的面为等温面。
t
温度梯度:沿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增量
之比的极限。
与法向距离
t t grad t lim( ) n0 n0 n n
t n 称为温度变化率(与面积垂直)
稳定温度场与瞬态温度场:
17
ppt课件
对流产生的原因
① 靠自然力 ——密度差引起。
(与 t 的强度、流体的性质、空间、大小、壁面的大小 等因素有关。)
② 受强制力(如风机、泵)推动而引起的流动。
(推力的大小、 (压差)、流体的性质、流道的尺 寸大小等阻力因素有关
18
ppt课件
流体的流动特征
对流方式 流动状态
环氧树脂
Diamond
0.4
1600~2300
1041
7
ppt课件
导热基本定律
单层平壁
—— 平壁的厚度
多层平壁
R=R1+R2+…..Rn
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导热问题
2kl Φ (t w1 t w2 ) r2 ln r1
8
ppt课件
三维导热方程
假定:①温度随时间变化; ② 内部有热源(
) q
Mpa
图2.3 接触热阻与压力关系
14
ppt课件
接触热阻实例
在材料厚度为2.54mm(100mil)、接触压力为0.7kg/cm2 (10psi)的条件下,导热橡胶垫所呈现出的额定导热率 几乎比空气高出60倍以上,比起常规采用的印刷电路板 材料(例如环氧玻璃丝布板)高出6倍以上。这种弹性 材料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按尺寸切割,适于在接触压力 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表面接触。
5
ppt课件
导热基本定律(conduction)
q
= - k •A • t/ n (w)
t
q=- k• t/ n (w/m2)
ñ
在纯导热问题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面积的热量与 该点的温度梯度及垂直于导热方向的截面积A成正比。
K—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C
导热特性影响因素: 材料种类、温湿度、结构形式、密度、比热等
③ 物性( k , , c,,常量)为常数;
④ 材料各向同性等
1 t 2t 2t 2t q 2 2 2 k a x y z
a k c
(导温系数) 与导热系数有别
9
ppt课件
稳态导热与瞬态导热
稳态、内部无热源
0 q
t 0
瞬态导热 即许多电子设备在起动、停机、变负载时出现的导热问题
Biot h / k
/ k (内)
1 / h(外)
11
ppt课件
接触热阻
影响因素:
实际接触点的总面积及分布规律; 接触表面粗糙度; 非接触间隙平均厚度; 间隙介质的种类; 接触表面硬度; 接触表面间压力; 接触面氧化程度与清洁度;
12
ppt课件
接触热阻实例
13
ppt课件
接触热阻与压力的关系
t t 0; 0
4
ppt课件
导热
因物质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随机运动而导致的从高能级 →低能级的一种能量传输过程。简单地说:导热的产生必 需具备二个条件:t 和相互接触。 1822 年法国数学家 J.Fourier, 研究了固体的导热现象后,提 出:物质在纯导热时,通过垂 直于热流方向的面积( dA)的 热流量( dQ),与该处的温度 变化率(梯度)成正比,方向 与温度梯度相反。
15
ppt课件
导热问题的数值分析技术
参见 “热分析技术”专题
16
ppt课件
对流换热
定义:流动的流体与其相接触的物体(固体、流体、汽体), 由于温差的原因所产生的能量与热量的传递过程。 条件:a. 质点的宏观位移(流动); b. 两个物体间有 t 存在。
特点:对流换热是包括对流和导热二个过程同时存在,它既 有流体分子之间、流体与固体间的导热作用,又有流体本身 的对流作用,受到导热、对流两种规律的支配。
6
o
ppt课件
不同材料的导热特性
材料名称
导热系数(20℃) W/(m· ℃) 密度(20℃) kg/m3 比热(20℃) J/(kg· ℃)
铝 金 铜 铁 银 尼龙
204 292 330 73 419 0.17~0.4
2707 19272 8939 7898 10524 1121
921 126 385 452 234 1075
自然对流 natural 强迫对流 forced
层流 laminar 紊流 turbulent
层流:流线有规则,大都发生在贴近
壁面附近的流层。 (导热产生的换热为主)
紊流:层流底层以外(边界层以外)
所发生的流体不规则流动。
图2.5 紊流特征
19
ppt课件
对流换热基本规律
20
ppt课件
影响对流换热的其他因素
2
ppt课件
传热学基本概念
温度:物体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结果(平均动能的标志) 热量:表征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量。
功能 内能 势能
对外作功 内能的表现形式 传出热量
温度场:
某个瞬间,空间各点的温度分布。它属于数量 场。如温度,密度,电位场……等。
t f ( x, y, z, )
流体的物性——
k、Cp、、、、
20C k空气 2.57 102 (W/m.o C)
换热面的几何条件
① 几何形状、截面尺寸 ② 进、出口的长度(流道); ③ 表面的粗糙度; ④ 表面的安装位置和流动空间大小。
20C k水 59.9 102 (W/mo C)
t 0
LPA 法 ( Lumped Parameter Analysis) 将物体中连续分布的质量和热量均视为 集总于一点
10
ppt课件
瞬态导热影响因素
例如:一个物体表面被突然加热或冷却,物体各 点温度的变化取决于二个因素: a. 固体表面与周围环境的换热(辐射)条件; b. 固体内部的导热性能 用一个无量纲数来表示:
电 子设备热设计
第二篇 传热学基础理论
ppt课件
1
ppt课件
热设计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理论
导热
导热及其基本规律; 导热的基本方程; 热阻及热电模拟关系; 导热问题的方程求解
对流换热
对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对流换热基本规律;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对流换热的实验关系式;
辐射换热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黑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 形状系数的确定; 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 遮(隔)热板的效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