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拟题技巧教案
《妈妈不爱我》,选取了妈妈是一位教师,由于工作繁忙,整天忙着教育学生,对我的学习生活很少过问,令我产生妈妈不爱我的想法,但最终理解了妈妈的行为,从女儿“我”的这个角度写出了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爱心”的话题。
练习:请大家以“青春”或“宽容”为话题用此法拟写一组作文题
课后回顾:
练习:请大家以“诚信”或“环保”为话题,运用此法试拟一组标题
B、故设悬念法。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读者一看这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强烈念头。再如《100分,和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夜之后》、《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欲睹为快、非看不可的愿望。
练习:请大家以“自由”为话题进行拟题训练。
E、以小见大法。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睡明确。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你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标题。
点靓“明眸”迷人眼
——作文拟题技巧
学校:福泉二中任课教师:彭继刚授课时间:2017年5月26日
教学内容
作文拟题技巧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知识目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作文拟题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拟题训练。
能力目标
在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教师点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知识。
D、错位思考法。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我多想做个小偷》、《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
(教师任选两题点拨)
2、如何巧拟题目?
A、巧用修辞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我是一只无家可归的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坐着读书,站着做人》、《父爱是座山》、《鲜花与荆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教师任选以上两题进行点拨)
鼓励学生回答,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所接触的作文中,除命题作文外,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都有一个起题目的问题,平时的随心习作也要有一个好题目。“题目是作文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都在说题目的重要。
可是,不少学生平时作文时,对拟题不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就是不了解其要领和基本方法,因而往往导致所拟的文题平庸呆板、平淡无奇、文不对题。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从题目开始就有着一股吸引别人的力量,让人产生读下去的想法。我们能做到吗?肯定是能的,因为拟一个题目,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下面我介绍一些常有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
重点
掌握作文拟题的方法
难点
运用拟题方法进行拟题训练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书设计
作文拟题技巧
一、好题目的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吸引读者、富有内涵、简洁优雅
二、拟题技巧:
1、巧用修辞
2、故设悬念
3、移用修辞
4、错位思考
5、以小见大
一、引入新课
对比下面的作文题目,看一看哪个的效果更好?
《一件小事》、《一件藏在我心底的小事》、《小事不小》
二、讲授新课,练习巩固:
(1)1、一个好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呢?(教师讲解)
吸引读者。要让人一看题目就觉得不俗,能产生阅读期待。
富有内涵。好题目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故作另类,而应当耐人寻味。既有文学的美感,又有哲学的意蕴。
简洁优雅。好的题目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语言不详,要简洁、又有富有美感,过目不忘。
(学生笔记、体会)
练习:下面请大家以“成功”或“考试”或为话题,试拟一组文题
C、移用诗词法。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作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它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业精于勤荒于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教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