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充分发挥街道社区
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作用的思路与对策
街道社区是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和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是调解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聚焦点。
在这一层面,如何顺应和谐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一、xxxx街道基本情况
xxxxx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xxxx社区居委会,共有xxx户,xxx人。
所辖范围为雅布赖路北,和硕特路东,额鲁特西路以北的地区。
辖区驻有盟旗行政、企事业单位xx个(其中:中小学校4个,幼儿园3个),商业网点1035个(其中商贸513家、住宿餐饮327家、服务业116家、电子信息等服务业79家)。
街道办事处设党政、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个办公室。
有行政、事业、储备人才、社区志愿者、民选主任共51人。
xxx街道党工委历来十分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抓手,发挥街道、社区服务与管理职能,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较好地
完成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xxx街道办管辖范围大,辖区人口多。
不仅要履行派出机构的职能职责,还要承担旗直各部门下达、交办的各种各样的工作。
工作繁杂,任务繁重,影响了街道办职能的正常发挥。
面对新形势,如何切实发挥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需要我们结合街道、社区职能定位进行深入探讨,需要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二、街道社区职能定位思考
街道党工委是旗委的派出机关,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其职责在于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协调辖区内社会单位,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街道办事处是旗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旗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辖区行使政府管理职能。
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社区居民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为重点开展工作。
社区是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社会的缩影和最小的细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街道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并不一定包含政府的所有职能,街道应定位在城市社会管理。
突出服务居民、综合协调、文化促进等区域管理职能,而不能代替政府部门的专业管理及其执法职能。
街道机构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方便百姓,应面向服务对象,而不是应对上级部门。
同样,社区不是政府机关,不是政府派出机构。
社区的宗旨和工作目标就是服务群众。
根据这一宗旨来确定社区的职能和定位,明确社区职能定位,不仅是为了扩大民主,也是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社区职能定位应在于服务群众。
但是目前社区职能定位问题不明确、不精确,几乎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要求一杆子插到社区,造成社区工作的繁杂和无序,社区成了行政部门的附属单位。
因此,街道社区职能定位应更贴近百姓,回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强化管理,维护稳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建设和谐社区为落脚点,排民忧,解民难,办实事,求实效。
三、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是维护稳定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是对街道社区发挥服务群众职能的最好注解。
我们要立足服务群众,始终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成为城市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这是街道社区职能所在,也是我们基层干部职责所在。
发挥服务群众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发挥服务群众职能是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确保社会稳定,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服务群众的职能。
社会上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容易形成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街道社区直接面对社会居民,接触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要把社区服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加强街道社区服务群众职能,切实解决关系社会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注重因势利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四、切实发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
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宗旨,党员干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本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服务群众要开辟新思路。
服务群众,解决困难群众的利益诉求,不只体现在办好事,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必须通过制度保障来落实,以健全制度构建持续稳定的保障体系。
街道社区要通过健全制度的形式为群众服务,既要有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制度,也要有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通过健全制度和创新制度来做实服务群众的文章。
通过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使服务群众工
作能长期有效开展,而不会因缺乏内在动力流于形式。
服务群众要树立新理念。
街道社区的服务对象是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全体居民,了解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居民群体的需要,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
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创新方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在现实社会中,既出现了部分困难群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裕群体、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才能让群众满意。
如果党组织不关心困难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如果只关注到了困难群众,而没有满足其他群体的需求,就会被社会边缘化。
服务群众要拓展新领域。
服务群众不仅要关注民生,也要关注民主。
要维护、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决策权,用民主的制度保证民生问题的解决。
街道社区服务群众涉及到方方面面,光凭党员干部是忙不过来也做不好的。
党组织要用好各种资源,将关心社区事务的单位、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关系每个群众的问题,提供群众急需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满足群众需求。
服务群众要探索新方法。
服务群众,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琐碎难题作为大事来抓,从细节入手,把服务融入群众,细微之处见真情;要关注社会每一角落,帮扶社区每一群体,实现社
区服务全覆盖。
逐步推行社区服务事项契约化管理,构建起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双向监督、双向制约、相互衔接、互促互利的一体化契约治理模式。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为群众提供最直接的、关系切身利益的服务,应按照契约化、精细化的要求,将群众需求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服务者,制定服务的标准和要求。
精细化的服务能使群众需求得到具体体现、服务对象更加清晰、服务效果更便于评价、工作机制更加科学。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稳定在基层。
因而,要切实发挥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促发展,保民生,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