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接收头中心频率应与遥控发射器频率同。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解调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
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480kHz等型号的晶振,相对应的发射频率分别为36kHz、36kHz、37kHz、39kHz、40kHz。
2.引脚序。
遥控接收头引脚顺序有如下几种:(接收面左侧起)①地、信号输出、电源;②信号输出、地、电源;③地、电源、信号输出等几种形式,代换时应仔细区分。
对于引脚顺序相同的可直接按顺序接入,如引脚顺序不对,则可用细导线引接。
注意地线与电源线切不可接反,否则通电后接收头立即损坏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方法(带屏蔽外壳型)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只引线脚,分别为接地、电源和信号输出。
不同型号的红外接收头,其引脚排列也不相同。
笔者用电阻法判别红外接收头的引脚简单、快速。
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表不适用)电阻挡R*100),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和b,然后用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和b脚,读数分别约为20kΩ和40kΩ。
两次测量阻值相对应都小的a脚即为电源脚,阻值大的b脚即为信号输出脚。
不过用不同的万用表和测不同型号的接收头,所测得的电阻都各不相同。
但总的结论是:电源脚对地的电阻值不管正反向都要比信号脚对地的电阻值小。
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
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
429kHz----36kHz
432kHz-----36kHz
445kHz-----37kHz
465kHz-----39kHz
480kHz------40k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