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专题报告PPT课件
如果全社会对抑郁症的看法仍然谬误百出,那只 会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最重要的一点:社会要为患过抑郁症的人士保留 足够的机会,拒绝歧视。
17
联合国预言:21世纪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 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精神、社会 适应上处于很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疾病或病弱。它 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哀悼与 忧郁症》中提道:忧郁症最突出的特征是 非常痛苦的沮丧,对外在世界不感兴趣, 丧失爱的能力,自我评价降低,以至于通 过自我谴责来加以表达。这种情况发展到 极致时甚至会虚妄地期待受到惩罚,而惩 罚的终极体验就是死亡。
6
了解抑郁症—从医学方面
一、病因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
困扰。
2
案例2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患有抑郁 症,这一观点由美国一位名叫艾伦·萨勒 里恩的精神病学家提出,他曾担任过美国 联邦调查局的首席精神病学顾问:罗斯福 总统当年在雅尔塔会议上,由于精神抑郁 症的发作,竟无法自主,将大片东欧的土 地拱手让给了斯大林。
3
案例三
2002年,崔永元离开了让他成名的央视《实话 实说》栏目,当时外界对他此举一片哗然,甚 至有声音称他“脑子病了”。3年后,在《艺 术人生》的访谈中,他向观众坦承,当时生病 的不是脑子,而是心:“我得的是抑郁症,而 且是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 连崔永元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发言让抑 郁症——这个在当时还未被中国公众所熟悉的 词汇广泛地传播开来,也成为很多人认识、了 解抑郁症的起点。
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缺失的。大家持有的态度是,要么 觉得你不是病,是作,要指责你;要么觉得你是精神病 患者,要远离你,这两种态度都很残忍。从某种意义上 说,这就是道德不健康。 而面对这样得到的不健康,患者们又怎会拥有社会适应
健康呢?
18
从医学角度而言,相比病情态势加重再进行抢救, 及时治疗确实是个最佳法则,中医的“治未病”原 理正在于此。目前,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使用 抗抑郁药物。 然而,相比之下,社会不要讳疾忌医则显得更为关
为什么会这样? 要么是不在意,要么羞于启齿,要么无力
承担。
14
对抑郁者的认识与理解
到了今天,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 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在面对患者, 我们还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就是闲的! 想开点!我理解你的痛苦。
不,你不理解。对抑郁者的最大误解在于, 人们往往认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认为 只要多运动、想开一点、多与人交往心情 就好了,病也就好了。
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
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
症高发人群。
12
尴尬的现状:中国抑郁症患者7000 万 心理咨询师却只有约2万人
13
纵观我国抑郁症
据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 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达到9000万。而与 之相对的,则是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仅是 30%,而识别出来的患者又是这其中的30%。
键。
19
社会的剧烈变革,“压力山大”的工作与生活,个 体自我认同感的混乱,以及大量无法排遣的负面情 绪,容易导致抑郁症的扩散与蔓延。 也正因为如此,公众才经常吐槽被社会“绑架”, 即便个人再努力拼搏,也往往冲不破固化的社会, 不少抑郁症的“抑郁”原始状态由此而生。
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
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二、临床表现 1.心境低落 2.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退 4.认知功能损坏 5.躯体症状
7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3.物理治疗
8
四、预防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 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 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 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 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 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 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 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 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 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青年)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
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
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
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 Nhomakorabea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
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
痛苦、孤独与隔离。写完毕业
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
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记者
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
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
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专题报告
1
有关于抑郁症者的案例
2016.9.16.晚,无数网友的朋友圈被乔任 梁三个字刷屏,这个28岁的男星在上海家 中离世,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惋惜。据其 生前好友透露,他此前曾饱受抑郁症困扰。 警方随后通报排除他杀,虽然具体死亡原 因仍在调查中,但多位生前好友告诉记者, 乔任梁生前精神状态不佳,一直靠药物睡 眠。难以想象,这个在朋友眼中“豪爽、 乐观”的大男孩,却在生前饱受抑郁症的
15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一个抑郁症患者选 择自杀的时候,反而是他的抑郁症有所缓 解的时候,在最严重的时候,他们连自杀 的行动力都没有。
抑郁症最终引发的是大脑的器质性病变, 换句话说就是脑子出了问题,这是靠谈话 解决不了的,必须去医院就医,并且遵照 医嘱用药。
16
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面对全社会抑郁症患者人数和比例都趋于上升的 现实,社会上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抑郁 症疑似患者的关心,需要更加专业一些。
4
抑郁者的心理状况
根据英国心理慈善机构以 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机 构早前在全国范围内联合 进行的调查,在英国等欧 洲国家,抑郁症从上世纪 中后期开始越来越普遍, 患者大多表现出情绪压抑、 悲观、自责,甚至出现自 杀倾向。
5
到底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 境低落为主要临来人类健康的二号公 敌决非危言耸听。早在1972年,世界卫生 组织就估计抑郁症患者可占全世界人口的 35%,相当于122亿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 大约为11%,全球大约有3.5亿患者,而每 年因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患者高达100万。
10
纵观抑郁症态势
11
近看现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