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休闲文化走廊建设概念性规划工作方案

生态休闲文化走廊建设概念性规划工作方案

生态休闲文化走廊建设概念性规划工作方案
一、背景
1、2010年,井口镇境内212国道实施拆迁,涉及到100户企业动迁,两千至三千居民就业,镇政府需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镇域居民的就业,促进经济转型。

2、井口镇212国道以东及国道沿线区域发展,受到重庆市发展规划和沙坪坝区发展规划的限制,镇政府能规划发展的区域也是必须规划发展的区域就是镇域内212国道以西区域,并以此来解决拆迁居民就业安置、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3、井口镇域内拟修建渣(滓洞)-打(虎峡)公路(现已部分开工建),为三级公路,与国道212公路平行,靠近中梁山山脉,公路沿线小型农家乐成一定规模,但档次较低,镇政府拟通过争取区政府政策升级公路,联动井口镇南北向区域经济,依靠丰富的依山资源带动渣打公路沿线10km2区域发展。

4、井口镇拟规划区域内依山资源丰富、温泉资源有待开发以及渐成规模的农家乐资源和与城市中心区较近的距离,适合提升档次、规模经营、形成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度假产业。

二、报告编制机构
委托、指导:井口镇政府
编制组织: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
三、规划区域
井口镇域内,中梁山脉以东,国道212线以西,渣-打公路沿线的南北向沿(中梁)山走廊区域,约10平方公里。

四、规划目的
1、充分利用镇域内资源,提升原有农家乐等休闲产业的水平和规模,发展沿山生态走廊区域休闲产业,让井口镇发展成为都市休闲区。

2、发展第三产业,带动镇域内居民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2、规划范围现状环境分析(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重庆市和沙坪坝等外部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3、规划范围、发展定位及发展思路
4、概念性规划布局(住宅区、农家乐休闲区、生态旅游区等)
5、投资估算
6、保障措施
六、工作方法
1、课题组
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人员和外聘专家组成课题组
2、调研
走访井口镇政府,了解井口镇发展状况和条件、规划发展的思路,收集相关重庆市和沙坪坝区政府政策规划文件资料,以及拟规划区域基本文字、电子档资料。

实地调研拟规划区域基本情况。

3、资料汇总分析
在对井口镇及拟规划区域资料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分析发展沿山生态走廊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思路。

4、规划大纲
起草、讨论、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大纲。

5、规划编制
明确任务章节,分头编写,汇总窜写。

6、修改定稿
课题组内部讨论修改,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最后完善定稿。

七、进度计划
2009年11月初签订咨询合同;组成课题组成员、课题组顾问;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布置会;课题组成员分析现有资料,确定工作方式、规划大纲、各专业规划要点;编制人员分工及完成时间落实。

2009年11月底之前全面开展研究工作,完成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

2009 年11月底-2009年12月完成相关专业初稿,讨论修改形成相关专业初稿。

2010年1月初整理汇总、讨论修改形成总稿。

2010年1月底征求井口镇政府、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告。

八、工作保障
1、井口镇政府提供基础资料。

2、井口镇政府协调调研工作。

3、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负责人及其他编写人员和专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