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修复治疗
3、 鸠尾固位:鸠尾固位用于复面洞的固位,它借助
鸠尾峡部的锁扣作用,防止充填体水平方向的脱出。 鸠尾峡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宽度在后牙一般为 颊舌牙尖间距的1/3。位置应在洞底轴髓线角的靠中线 侧。鸠尾的宽度必须大于鸠尾峡。 4、 梯形固位:也是复面洞采用的固位形,邻雯面洞 的邻面设计为龈方大于雯方的梯形,防止充填体呈垂 直方向脱出。梯形的外形应作预防性扩展,梯形深度 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2一0.5mm。
2、复面洞的制备:若前牙邻面龋损破坏范围大,或龋损侧
邻牙存在,无备洞操作空间,须制备复面洞。 2.1 视龋损破坏范围及方向确定从舌侧或唇侧扩大洞口,如 唇侧未遭破坏则尽量从舌侧人口。 2.2 用裂钻从舌面边缘峰处开扩洞口,洞口的切龈向宽度应 与邻面破坏范围一致。邻面洞形与单面洞相同。 2.3 用裂钻从邻面约lmm深处向舌侧窝扩展形成鸠尾形,裂 钻的长轴应与舌面垂直。舌面窝洞的洞形与I类洞相同。鸠 尾一般不过中线,其切龈宽度约为2.5mm。切牙的鸠尾应 不损伤切嵴、对侧的边缘嵴和舌隆突;由于切牙的唇舌径 较小,制作鸠尾固位形时,不可加深窝洞,以免降低牙齿 的抗力和意外穿髓。舌面洞底(髓壁)与邻面洞底(轴壁)互相 垂直并形成梯阶。
3、梯阶形成:复面洞的洞底应形成梯阶以均匀分担咬
合力,其中龈壁与髓壁平行,轴壁与近、远中侧壁平 行,各壁交接呈直角,点、线角圆钝。注意龈壁一定 要与轴壁垂直,切勿形成向龈方的斜面。 4、无基釉、脆弱牙体处理:窝洞釉质壁应与釉柱排列 方向平行,洞口不能留有无基釉;对脆弱的牙尖牙嵴, 应适当降低高度,减轻要力负担。
金刚砂粒,依一定的方向、间距以不锈钢车针中轴为圆心 进行粘附或电镀,制成具有一定切割硬组织能力的金刚砂 车针。 钨钢车针 是由真空高温烧结或者高压造型的碳化钨粉和钴粉焊接在 钢杆上形成的,经大金刚砂轮加工修整。 这样预备得到的牙体表面光滑,可以使印模更精确,从而 制作出更精确、边缘更密合的全瓷修复体。 钨钢车针满足了对牙体微创预备的要求。 钨钢车针的平正性能好,很合适牙体的精细预备,比如预 备就位沟、桶装洞型、鸠尾等。
Ⅱ类洞的制备
Ⅱ类洞依病变破坏范围可制备单面洞或复面洞。当病变已
累及接触区时,应制备复面洞;若病变未累及接触区,为 避免过多磨除健康的牙齿组织,可从邻面制备单面洞;如 果从邻面操作极为困难,也可制成复面洞,从更面进行操 作。Ⅱ类洞多数情况下需制备成复面洞。
邻面部分制备:制备髓壁、轴壁、颊壁和舌壁。用裂钻从
舌面边缘蜻处开扩洞口,钻轴与更面垂直,洞口的大小与 邻面破坏范围一致。将邻面洞制备成盒状洞形,龈壁与轴 壁垂直,宽度不超过2mm。颊舌壁位于自洁区并在要方略 靠拢,使龈方颊舌壁间距略大于牙合方。
牙合面:制备髓壁、鸠尾和鸠尾峡。沿点、隙、裂沟
扩展洞形,避让牙尖和嵴,适当做预防性扩展。前磨 牙越过中线,鸠尾峡应在髓壁上方,其宽度为颊舌尖 间距的1/4~1/3
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
不脱落的特定形状。当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无粘结力 时,充填体的固位主要靠密合的摩擦力和一定的机械 样合力。 1、侧壁固位: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深度的侧壁,可使 充填体通过和洞壁的密合摩擦而达固位目的。 2、倒凹固位:单面洞可以在牙尖下制备倒凹增强固位, 制备倒凹时要防止伤及髓角,因此洞底深度超过釉牙 本质界0.5mm以上,应先垫底再制倒凹,较深的洞可 以不制倒凹,使用粘结性强的修复材料时也可不制倒 凹。
I类洞的制备
I类洞多为单面洞,但当龋损波及颊、舌侧面时,应制
成复面洞。单面洞应底平、壁直,窝洞深度达釉牙本 质界处。较深的龋损不必要求窝洞底平整,在去尽腐 质后可借助垫底形成平底。复面洞时,颊面或舌面窝 洞的龈壁应与牙长轴垂直,其近远中和颊舌宽度均不 小于1.5mm。近、远中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龈壁,轴 壁与龈壁垂直。要面鸠尾固位形的洞形要求同单面洞。 鸠尾峡的宽度不小于1.5mm,用高速气涡轮牙钻(裂钻) 沿颊沟或舌沟向更面中央窝沟或远中窝沟扩展形成鸠 尾形。洞底髓壁与轴壁垂直,形成梯阶。
4、修整洞形、清洗窝洞:完成洞形制备后,应去除洞内
牙本质碎屑,仔细检查窝洞各部是否腐质已除尽,抗力形、 固位形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一步去除腐质、 修改洞形至达到要求。最后修整洞缘釉质,使与釉柱排列 方向一致,并彻底清洗窝洞,除去所有碎屑。 5、窝洞消毒:窝洞预备后洞内牙本质小管中不可避免地会 有少量细菌残留,理想的消毒药物,既可杀灭小管中的细 菌,又不致损伤牙髓,对窝洞的消毒无疑有益。但目前所 用的消毒药物尚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除尽腐质远比 消毒窝洞重要。除尽腐质即可除去绝大部分细菌,即使有 少量细菌残留,由于充填修复后的环境不利细菌生长,经 一定时间后也会逐渐丧失活动能力或死亡。
窝洞的隔湿、消毒
1 窝洞隔湿 即隔离唾液,目的是避免细菌感染,防止
唾液渗入,影响消毒药物和充填材料的性能,保证洞 壁的密合,保证视野清楚,便于充填。 (1)简易隔湿法 1)棉卷隔湿 将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处 和舌侧口底,吸去术区附近的唾液,从而达到隔湿目 的 2)吸唾器 将吸唾管置于病人口底,注意勿紧贴粘膜, 以避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 吸唾器常与棉 卷隔离配合使用。
充填术是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常用技术。它是用手术 的方法去除龋坏,制备一定的洞形,再选用适宜的充 填材料修复缺损,以恢复牙的形态与功能。
(一)窝洞的设计及制备原则
经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制备成一定的
洞形,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这一步骤叫窝洞制备, 简称备洞。 1 窝洞分类 G.V.black分类,按龋损的发生部位分5类
窝洞的结构
①洞壁——侧壁:与牙面垂直的洞壁。包括冠部的釉
质壁和牙本质壁、根部的牙骨质壁和牙本质壁(另外 分类有颊壁、龈壁等)。髓壁:位洞底覆盖牙髓的洞 壁。包括轴壁(与牙长轴平行)、牙合面髓壁。 ②洞角——洞壁相交形成的角。 ③洞缘——窝洞的侧壁与牙面相交成的边缘。
窝洞制备原则
窝洞的预备(简称备洞),是牙体修复术中至关重要的
IV类洞的制备
因受银汞合金充填材料性能所限,目前一般不用银汞
合金修复IV类洞而改用复合树脂类修复材料。
V类洞的制备
1、用小号倒锥钻从唇、颊侧备洞,钻针应垂直于牙面,
深度约达釉牙本质界处的牙本质中。 2、洞外形呈肾形,洞底呈凸面,与牙面平行。 3、龈壁与洞底垂直,可在轴龈线角或轴妥线角处作倒 凹以增进固位。
窝洞的消毒
窝洞制备完毕充填前,可选用适宜的药物进行窝洞消
毒。 理想的窝洞消毒药应具有消毒力强、对牙 髓刺激小和不使牙变色等特性 常用的消毒药有25%~50%麝香草酚酒精溶液、樟脑酚 溶液及75%酒精等
窝洞的封闭、衬洞及垫底
目的:隔绝外界和充填材料的刺激,保护牙髓,并垫
平洞底,形成充填窝洞。 ①窝洞封闭:是在窝洞洞 壁涂一层封闭剂,以封闭本质小管,阻止细菌侵入, 隔绝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 窝洞封闭剂主要 有: 洞漆:指溶于有机溶剂的天然树脂或合成树 脂,呈清漆状。一般涂2次。 树脂粘结剂:能有效 地封闭牙本质小管,且不溶解,减小微渗漏的作用优 于洞漆。
备洞器械(机动器械;手动器械)
(1)机动器械:电动钻牙机和气涡轮机 电动钻牙机由电动机,传动部分和机头组成 1)机头又称手机有直机和弯机 2)钻针用于切割牙组织a刚钻 b石尖 c金刚石尖 (2)手用器械 1)挖器 2)凿
金刚砂车针 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和优良的理化性能,将一定锐角的
按洞形涉及的牙面数分类 单面洞:只累及1个牙面的窝洞。 双面洞(复面洞):累及2个牙面且连为一个整体的窝
洞。 复杂洞:累及2个牙面以上且连为一个整体的窝洞。
窝洞的命名
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 切缘I 唇面La 舌面L 颊面B 腭面P 牙合面O 近中面M 远中面D
Ⅰ类洞:为发生于所有牙齿的发育窝、沟内的龋损所
制备的窝洞。包括磨牙面窝沟洞,磨牙颊(舌)面的 颊(舌)沟洞,前磨牙的面窝沟洞,上前牙的腭面窝 沟洞、下磨牙颊面牙合2/3的颊面洞和颊牙合面洞、上 磨牙腭面牙合2/3的腭面洞和腭牙合面洞。
Ⅱ类洞: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称
为Ⅱ类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面洞和邻 颊(舌)面洞 Ⅲ类洞:为发生于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龋损所制备 的窝洞,称为Ⅲ类洞。包括切牙、尖牙的邻面洞、邻 腭(舌)面洞、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发生于前牙邻面并损伤切角的龋损所制备 的窝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唇、邻腭(舌)面洞 V类洞:为发生于所有牙齿的颊(唇)、舌(腭)面 颈1/3牙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步骤 一 生物学原则 1、彻底清创,尽量去净病变组织,手术时应将坏死崩 解及被细菌感染的病变牙体组织去除干净,必要时可 分次去龋。如果遗留病变组织,龋病可以在修复体下 继续发展,产生更大的危害。 2、尽量保留健康组织,保存的健康牙组织越多,越有 利于维持余留牙体的强度,修复后的患牙才能更好地 承受咬合力。
备洞步骤
1、开扩洞口或寻人口:病变部位较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
口或寻人口,使龋洞充分暴露或为手术操作形成通路,便于观 察和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可用裂钻或球钻去除洞缘的无基釉质,依病变 范围开扩,或用裂钻从龋洞一侧作沟,以形成手术通路。 2、去除腐质:病变范围较大时,应先去除腐质。可先用挖匙除 去洞内食物残渣和大部分腐质,然后用球钻将洞缘周围腐质除 尽,最后除尽洞底腐质。洞底近髓腔处的少量软化牙本质的去 留,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3、设计并制备洞形:窝洞的洞缘线构成窝洞外形。虽然各类窝 洞都有基本的外形要求,但洞形的制备还应兼顾病变破坏的范 围。腐质除尽后,应依病变范围设计窝洞外形。窝洞应包括所 有的病变部位,其颊(唇)、舌壁应达自洁区。窝洞的形态应符合 固位形和抗力形的基本原则。制备过程中不可过多磨除健康的 牙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