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
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
外流区
外流区:东部地区,河流多而长 内流区:西北地区,河流流量小,冬季有断流现象
4. 读长江、黄河水系图:①说出 其主要支流、流经地区(省区、 地形区)②描述主要水文特征。 ③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 的防治问题
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约古宗列曲
湟水 上游
洮河 渭河
河口
中游 孟津 下游
注入海: 渤海
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等。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流经的省区(9个): 青、川、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水文特征: 水量小、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
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主要支流: 岷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等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省区(11个): 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 水文特征: 水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期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 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 河床逐渐抬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地上 河”。 治理黄河的措施: 上游:建设大型水库。
与
3.读中国民族分布图:①说出我国
民
民族数量。②归纳我国民族分 布的基本特征。
族
1.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①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②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010年,我国人口13.40亿,占 世界1/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特点:我国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 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 国策。
我国水资源的东多西少,南丰北缺,严 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跨流域调 水可以:
①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②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③促进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例题:
1.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 ( C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 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 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我国地形特点: 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例题: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题:
甲
B 1.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B.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C.南北分布均匀 D.由东向西逐渐降
黄
河
D 2.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
太
展
公路、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6.读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说出主要铁路干线。
1.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农业分布 特点。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 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 青海、西藏等。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有利方面)土 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不足) 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 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 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 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 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第一大河, 同时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之称。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 段,在长江上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有三峡。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 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2.读中国人口密度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西部地区 面积占57%, 人口占6%
黑龙江 黑河
东
多
西
东部地区
少
面积占43%,
人口占94%
云南 腾冲
3.读中国民族分布图:①说出我国民族数量。 ②我国民族分布的基本特征。
民 族 分 布 特 点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民族数量
56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 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 的是壮族。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朝鲜、越南与我国既是陆上邻国, 又隔海相望。
4.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说出其简称
和行政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
呼和浩特
长春
吉林 河北京 北 辽沈宁阳
青 海 西宁 西藏自治区
领水面积 37万平方千米 管辖海域 300万平方千米
3.读中国疆域示意图:①说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②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主要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 :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水资源时 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受季风影响,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 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
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缺水最为严重。
4.分析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读“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完成下题。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总量不足 ②类型齐全 ③林地丰富 ④比例不合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题3
(1)南水北调的水来自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其发源于 青藏 高原 唐古拉山脉,从上海注入 东 海。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3条调水路线,
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3)
考纲解读 八年级上册
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中
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国
2.说出我国的领土面积。
行
3.读中国疆域示意图:①说出我国 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②认识我
政
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
区
国。
划
4.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说出其
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 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 作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 2. 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
图是( A )
中
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国
2.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土地资源
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A.48℃ B.40℃ C.24℃ D.32℃
长
江
平
A 3.从图知,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乙
洋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广东、 广西
D.海南、 台湾
东部1月等温线图
C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西高南低
5.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
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 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 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主要所在省(区)是( B ) A.西藏 B.广西 C.新疆 D.内蒙古
中
1.读中国地形图:①说出主要地形(山脉、高 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三角洲)名
国
称②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气候的主
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汉族的 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 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和东北地区
例题:
1.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B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B.我国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 C.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 D.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
简称和行政中心。
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说出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 特点 海陆兼备 领土跨纬度大,大部分北温带, 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
2.说出我国的领土面积。
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世界第三
气候的主要特征:⑴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西北风) 影响,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风(东南风)影响,炎热多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温带 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 山地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
3.在地图上,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 的分布特征。
自
然
3.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水资源时 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
资
响。
源
4.分析实例:说出我国跨资源的区别。
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 环利用的属可再生资源。
如:土地、森林、水能。
用一些少一些的是非可再生资源。 如:矿产。
2.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土地资源 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例题: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