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和拼图阅读法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中培养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内容。

然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经常是教师“独霸课堂”,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

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乏生生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难以达到发展学生语言阅读能力的目的。

如何改变这一教学劣势呢?
可喜的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主旋律。

它不仅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课堂的优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际教学活动,力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融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

Mind Map 教学法和Jigsaw-reading教学法就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个好途径。

思维导图(Mind Map)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枯燥、零碎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实现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阅读的前提条件是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讨论,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进行复习,更充分全面地激活旧知识,分类已有的知识,为新知做好铺垫。

我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了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理清思路。

帮助学生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的联想,了解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了联想思维的能力,为文本的理解充分地进行铺垫,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罗列相应的语言框架,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

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分享:
Jigsaw Reading 从字面上讲可以译为“拼图阅读”,专业上又把它译为“互补式阅读”,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模式。

这种合作学习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71年美国,是加州大学Aronson教授与同事共同研发而成。

其操作原理是: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再将阅读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个部分,然后与来自其他小组负责同一内容的成员组成专家组(expert group)共同讨论学习,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home group),把自己的学习收获教授给小组成员。

小组内每个成员负责一段教材的教学活动,通过相互教授和讨论,使全组人员得以学习整篇文章的内容。

在Aronson的基础上,Slavin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用小组成员的提高分来计算小组的得分,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收获成就感。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师生互动或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的交流模式相比,优势是互动面更广、效率更高。

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的源动力是什么呢?是信息差。

所谓信息差就是人们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存在着差距。

人与人之间进行谈话交流,是因为谈话双方之间有了信息差,彼此都想了解对方的信息,才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想法。

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就必须在双方或多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他们想从对方了解到有关信息,他们才会产生用英语交流的动机,从而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Jigsaw Reading教学法就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差,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学习——每个组员通过专家组学习掌握了“独家”资料,为了获得全篇文章的信息,必须用英语与组员交流探讨,从而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阅读和口语学习过程中,所有Jigsaw Reading 教学法是一个把英语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相结合的好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