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建筑及总结-精

宗教建筑及总结-精




第五章
宗教建筑

某些少数民族聚集区的 清真寺,基本还保持本 民族地区固有的特点。 阿巴伙加玛札伊斯兰教 建筑群始建于17世纪中 叶,包括大门、墓祠、 礼拜寺、教经堂、墓地、 浴室、水池、庭院和阿 訇住所等,占地达 16000余亩。

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平面图
第五章
宗教建筑
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鸟瞰图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山西芮城五龙庙为道教建筑(唐代),单体建筑,面阔5间, 进深4椽,单檐歇山顶。
山西芮城五龙庙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现今整体布局保存较 好的道教建筑,以元 代中期所建的山西芮 城永乐宫为代表 。 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依 次为山门、龙虎殿 (无极门)、三清殿、 纯阳殿、重阳殿和邱 祖殿 。
山西芮城永乐宫总平面 1.宫门 2.龙虎殿(无极门) 3.三清殿 4.纯阳殿 5.重阳殿 6.邱祖殿 7.碑

1 佛教建筑发展简况 2 道教建筑简述 3 伊斯兰教建筑简述
第五章
宗教建筑
1、佛教建筑发展简况


佛教是在东汉初期,由古印度经中亚(西域)传到中国内 地。最早见于记载的佛寺是汉明帝时所建的洛阳白马寺, 方形庭院,佛塔在寺院中央,仿照印度及西域的形式所建。 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于247年来建业传法,建 造了建初寺和阿育王塔,为江南佛寺之开端。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建造了众多佛教 建筑,种类有寺院、石窟寺和佛塔等。佛寺有以突出佛塔 为主的“前塔后殿”布局形式,如北魏洛阳永宁寺; “舍宅为寺”的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也很多。另外,肇始于 该时期的云岗、龙门、天龙山、敦煌等石窟寺,其建筑与 艺术水平均很高,并具有了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山西芮城永乐三清殿立面
山西芮城永乐三清殿剖面
三清殿是主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四阿顶;平面使用 减柱法;檐柱有生起、侧脚;檐口及正脊都呈曲线;殿前有 二重月台,踏步两侧用象眼做法。
第五章
宗教建筑
3 伊斯兰教建筑简述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 唐代由西亚传入中国,也称“回教”、“清真教”、 “天方教”等 。 伊斯兰教寺院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寺中建有 召唤信徒的“邦克楼”或“光塔”、供膜拜者净身的浴 室 。不设神像,仅设朝向圣地麦加的神龛。建筑装饰纹 样只用可兰经经文和植物、几何形图案。 早期的礼拜寺受外来影响很大,建筑上保留高耸的光塔、 洋葱头形尖拱门和半球形穹隆结构等外来特征。较晚的 清真寺,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外,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都 采用中国的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式。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影响较大的宗教 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它们在传入(产生)与 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各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形式 的呢?下面一起去探索中国宗教建筑的魅力。
第五章
宗教建筑
本讲内容

宗教建筑发展概况


佛寺及佛殿建筑
佛塔 石窟
第五章
宗教建筑
一、宗教建筑发展概况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平面图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底层平面复原图 (傅熹年复原)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遗址
该佛塔是一座位于 三层台基上的九层 方塔,雄伟高耸, 既是寺内的主要建 筑,也是当时洛阳 的标志性建筑。
第五章

宗教建筑
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隋代佛寺仍然 是以佛塔为主的“前塔后殿”布局形式;唐代佛寺是以佛 殿为寺院的核心,佛塔建在侧面或另建塔院。另外按供奉 内容或用途划分为若干别院,还出现了钟楼和藏经楼对称 布置在佛殿两侧的格局,产生了刻有经文的经幢。五代时 出现了“田”字形的罗汉堂;转轮藏创于南朝;宋代律宗 寺院里出现了戒坛。 元代在西藏和蒙古一带流行藏传佛教,其寺院建筑采用厚 墙、平顶的样式,但对中原佛教建筑影响不大。 明、清时代佛寺仍然是中轴线对称布局。明代普遍在轴线 的西侧建鼓楼,塔已很少,另外建造诸多配套的别院。
墓祠为玛札的主要建筑,平面略呈长方形,中央主体高达24米,穹 窿直径16米,穹窿屋面贴绿色琉璃花砖;墓祠四角耸立四座邦克楼 尖塔;尖塔、大门及四周墓祠墙壁贴黄、绿、蓝等色琉璃砖,具有 浓重的伊斯兰格调。
第五章
宗教建筑
二、佛寺及佛殿建筑

1 山西五台佛光寺及其大殿


2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3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来自第五章宗教建筑
兰州交通大学中外建筑史讲义
中国建筑史
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06.05 黄跃昊
第五章 宗教建筑 中国建筑史 上节复习: 1、天坛的设计主要特征。 2、简述社稷坛的五色土分布。 3、汉、唐、明清陵墓的特征。 4、明十三陵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五章
宗教建筑
8.2.1 山西五台佛光寺及大殿


第五章
宗教建筑
2 道教建筑简述

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东汉时张陵利用其名,创立道教, 并尊为道教始祖。 唐、宋时代均推崇道教。 元代,道教继续发展。 明代,曾在首都设道录司掌天下道士。 清代以后,道教日益衰微。

道教建筑一般称为宫、观,其建筑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格体 系,而依照的是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一般为中轴 线布局,以殿堂楼阁为主,不建塔和经幢。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五章
宗教建筑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简况;了解中国古 代石窟的建造情况;理解各类佛塔的主要特征;掌握山西五台佛光 寺大殿的木构和外观特点。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不同时期的佛教、道教、伊斯兰 掌握古代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 教建筑的文献记载或遗迹及实例介 发展的简单脉络 斯兰教建筑的发展简况 绍 佛光寺大殿木构和外观特 山西五台佛光寺布局及其大殿;蓟 能简单分析佛殿建 点;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县独乐寺及其山门和观音阁:西藏 筑的外观艺术特点 的木构和外观特点;西藏 布达拉宫建筑群 和木构特征 布达拉宫外观特征 西安大雁塔、应县释迦塔、虎丘云 能简单分析佛塔的 岩寺塔、登封嵩岳寺塔、安阳宝山 佛塔的类型与主要特征 类别和外观特征 寺双石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