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一直很王牌,吸引了中国人无数吨钱票子,很多人在这儿度了厚厚的一层金子,从此便大放光芒了。
今天姑且让我斗胆对比对比两国的教育,他们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希望能用我这块砖引出玉来,千万别引来拍我的砖。
中国课堂,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不容挑战。
英国课堂,老师是启发引导思考的组织者,欢迎挑战。
中国课堂,老师是站着,走着,喊着知识。
英国课堂,老师是或站(倚着这靠在那),坐着(桌子或椅子),提着问题。
中国课堂,一个教室挤慢慢一屋子学生,课桌里,课桌上到处都是书和资料。
英国课堂,教室里从几个,十几个到二十个学生,课桌上就一本书,一支笔。
中国课堂,学生不是手背后,就是忙着笔记。
英国课堂,学生“自由散漫”,爬在桌上,腿翘到桌上,嘴里吃着/喝着。
中国课堂,学生身体紧张,精神集中。
英国课堂,学生身体放松,精神集中。
中国课堂,标准答案满天飞;英国课堂,个性答案大行其道。
中国的课堂,一半学生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他的思想。
英国的课堂,学生三番五次地争相表达交流思想。
中国学校,老师跑堂,学生坐堂。
英国学校,老师坐堂,学生跑堂。
中国老师,课堂上脸是封着的,英国老师,上课时嬉皮笑脸的。
中国的课程有思想品德,英国的课程有公民课,中国的课程有政治,英国的课程有宗教。
中国的课程有英语,英国的课程有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
中国的学生,放学后仍在学习。
英国的学生放学后,不是踢足球就是玩游戏。
中国的学生周末不是忙兴趣班就是被圈在学校补课,英国的学生周末,睡觉,玩,开爬梯。
中国的学生,情窦初开后,老师,学校,家长以最快速度,最强势手段全方位棒打鸳鸯,英国学生情窦初开后,家长给买避孕套。
中国学生,高中毕业后一定要上大学,一年考不上,两年,八年抗战也是有的,考不上大学,认定一辈子就完了。
英国学生高中毕业后,三分之一上大学,三分之二工作,有成就的人很多都没有上过大学。
中国学校考试,学生作弊是家常便饭;英国学校考试,一次作弊就玩完。
中国考试后,成绩张榜公布;英国考试后,成绩是隐私。
中国学生拼小学,拼初中,拼高中,大学就赛神仙了;英国学生享受童年,选修优势学科轻松上高中,拼大学。
中国开家长会,一对无数,埋怨批评,大有一股脑批死家长的架势;英国家长会,一对一,两片嘴唇一碰就是表扬称赞。
中国学生,抽烟者男生居多,英国学生,抽烟者女生居多。
中国的校园,围墙围着,没接待处,想到学校办点事,鼻子能碰扁了;英国的校园,校园开放,有接待处,负责提供信息兼做引导。
中国有升旗仪式,英国有防火演习。
中国高中要穿校服,英国高中穿便服。
中国学校严禁学生戴首饰,穿耳洞;英国学校认为穿不穿耳洞戴不戴首饰,那是学生的事。
中国学校严令女学生剪长发;英国学校有的男学生的头发都比女生长,女生的头发更是百花齐发,长的,短的,直的,卷的,黑的,红的,黄的。
中国学生喊X老师好,英国学生直呼老师大名,或MR.MRS.MS. X
中国学校有眼保健操,但眼镜率仍居高不下,英国没有眼保健操,很少近视眼。
中国的公立学校质量高,英国的私立学校质量高。
中国的校门口有戴袖箍的这个部那个部的老师和学生头头差迟到;英国学校没有校门,也没查迟到的,因为上课前,每个教室的电脑系统就可以直接输入学生的考勤。
平时只感觉两国教育很多不同,今天悉数一下,发现竟然这么多,虽然我一定还是落下不少。
这么大的区别,归根结底还是制度和国情的不同。
比如我们就无法实行真正的小班制,哪怕30个人一个班也好,但我们人太多了。
中国老师板脸孔也是这个道理,不是老师们喜欢那样。
你想,如果老师和颜悦色,下面的学生就有可能嬉皮笑脸,叽叽喳喳,如果是几个
或者十几个叽叽喳喳咱还能接受的了,但我们下面坐的黑压压地市5.60学生啊,那要叽叽喳喳起来,课就不用上了。
突然想起来,我十多年前,曾经教过一个文科班120多人一个教室,还让人活嘛!他们要叽叽喳喳起来,估计海啸就得引来。
所以板个脸多少有些威慑作用。
比如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个人认为我们做的太压抑人性,西方社会尊重人性,人到了那个年龄,对异性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压制只能表面奏效,暗流照样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