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


苗族
接亲 送亲 入门 拜堂 回门
西部接亲队一般由新郎、两个媒 人、陪郎等组成 苗族姑娘出嫁必须有娘家人陪送 穿“老年装”——“进门酒”——“送亲客” 团团围坐——卸“老年装”——担喜水
拜堂结束正宴开席后,“新娘”及所有送亲 人返回“新娘”家
苗族
后勤工作安排表
负责接待的安排名单
谢谢观赏!
与婚俗有关的歌











侗族
灯的概念:
灯,也叫“灯当”或是“灯根”,侗话里面,“灯”是“树根” 之意,“当”有“藤”之意,当地人一般都简称“灯”。“灯”, 在独炯当地人的理解中,大致相当于一个人的根骨、血统、出身 底细、家世之类的,有稳定性、遗传性,与权势、资产无关。
按灯分层:
彝族

“胜”寨约亲
侗族
以下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婚嫁过程。
第一日接亲
傍晚,男方派关亲郎去女家接新娘。 “抢吉利” 女家“拦门” “画脸” “炒豆”
第二日迎亲
“酿海”
送“包袱”
接亲路上禁忌
吃“六合”
新娘到家
第三日送亲
新娘和陪亲“皇客”转回家去
侗族
十二碗离娘粑 跨扁担穿草鞋
哭嫁
买美打油茶
挑金水
藏族
先卜合属相,相合则可
求婚
前往女方家族求亲,择 出订婚吉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吉日起草婚约证书,
婚约以诗歌形式写成,


订婚
可以朗诵。送哈达、敬 茶酒、念订婚书(订婚
这一天,男女青年都不
参加,只是家人出席)
藏族
饮酒者: 四只古瓢挂四方, 你能一一道来否?
你若不说听我言,
此酒当由你来喝。
酒女:


接 ( 婚亲婚礼—礼 对—活 歌动 :献持哈续达三、要东天歌说头)舞四挂等—方有四古活—古铜动“瓢瓢回,, 门礼”(婚后三个象月征或汉六地浓个香月茶);
亲 过
姻 程
南面挂有长柄瓢,


象征甜蜜甘蔗糖;
西头挂有福禄瓢,
象征藏地陈佳酿;
北面挂有短柄瓢,
象征藏北水晶盐。
苗族
三大方言苗族传统婚俗礼 仪虽大体相同,但又有其 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 言,凡正常完整的婚姻都 应履行“提亲、“订亲”、 “催婚”“交礼”、“接 亲”、“送亲”、“入 门”、“拜堂”、“回门” 等等仪式,其中的许多礼 规礼节要求极为严格。
习 有的彝族人会讲究身份阶级的不同而确定自己的未来配
举行婚偶礼的身背份“亲。里一活般比来测说”,—彝—族抢人争分斗为笠黑—彝婚—和宴婚白宴篝彝—,火—分摔别跤代比表赛
俗 贵族和平民,这是可以从姓氏中判断出来的,有的对阶
回门
级观念彝比族较新看婚重的定的夫亲家妇时庭婚女会礼方阻后家止按向黑惯男白例方彝有家族回人之门泼间习水的俗通,婚一般。是过 门的次日,或三、五、七或九日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
——以藏族、侗族、苗族、彝族为代表
侗族 彝族
藏族
苗族
侗族
侗族 主要聚居于 湘、黔、桂三省 (区)毗邻地区以 及鄂西地区,分 为南部方言区和 北部方言区两块。
恋爱 方式
结亲 过程
婚礼特色 看灯结亲


文化内涵 通婚准则
侗族
同族“月”亲
“行歌坐月”(南部方言区) “玩山凉月”(北部方言区)
彝族十分注重家族的概念,一个


家族通常都拥有同一个姓氏,即 使有所不同,不同的姓氏之间也 通常以兄弟相称。在彝族有这样 的谚语:“再缺粮食,甜荞苦荞 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绵 羊皮不能同穿;再缺配偶,兄妹

人 之

间 不

能准

婚则
嫁 仪 式 与
不能结婚。”同一个姓氏的人属于
、 恋

近亲,不能结婚、恋爱;一个家族
找对象 方法
结亲 过程
婚姻 仪式
婚礼 饮食
苗族
许婚
串对子——提亲——订婚
拉婚
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 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
强婚
认婚
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 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说婚 提亲——订准——给婚——结婚
苗族
提亲 定亲 催婚 交礼 婚礼 再嫁
中部方言苗族提亲一般两次方成 中部只请一个“媒人”,西部须 请一个“主媒”、一个“副媒”
以酒宴形式确定
男女将达结婚年龄,男方家开始告知女方家准备婚礼 系列活动。能否举办“婚礼”,决定权在女方家 由男方家女方家交付姑娘结婚所用的金银首饰、衣物 布料、礼金及其父母养育的辛苦费等等。
苗族寡妇可以再嫁,但随嫁子女如要改随父姓,必 须经前夫同族许可,并给鸡一只拿去做改姓仪式后 方得改姓

范畴下的兄弟、亲戚姓氏之间也

是不能结婚、恋爱。
彝族
提亲、定亲与合八字



婚前认亲
仪 结婚前一年,男方家必须要去女方家拜年


与 婚前
彝族的历迎法亲采—用—太打阳亲历—,—根背据亲太(阳“历阿选米择习良”辰)吉—日—,三所道 以婚期多门选—在—蛇唱、婚马嫁、歌羊—、—猴发、亲鸡、狗月的冬季。
准 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