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原理及准确性

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原理及准确性

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原理及准确性
发布时间:2010-12-1 16:00:37
1984年Lan克enber克发现幽门螺杆菌(Hp)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产生大量的尿素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所产生的尿素酶具有很高的酶活性,约为变形杆菌所产生尿素酶的20~70倍,是目前已知细菌尿素酶中最强的。

尿素酶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自身保护作用,它能水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能在幽门螺杆菌(Hp)菌体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性“氨云”,中和胃酸,使局部的pH升高,便于细菌定植致病。

根据这一原理,Marshall等设计了快速尿素酶试验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检验试剂中含尿素、pH指示剂(酚红)、防腐剂和缓冲剂,可制成试液、琼脂和纸片等。

活检取样通常在胃窦,为提高敏感性亦可在胃体夹取一块组织,标本放置于试剂后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结果,时间在30分钟至24小时之间,视试剂性能而定。

pH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pH<60.8),酚红呈黄褐色,若试剂颜色由黄褐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pH>80.4),判为阳性,若试剂颜色不变则为阴性。

此法特别适合在基层单位开展,准确性可达90%以上,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