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交际与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从小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存着的障碍来说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出发,提出提高学生理解文化能力和外语的正确运用能力。

让他们从外语的起始阶段开始对外来文化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而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

特别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存在着“外语中式”的障碍。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英语,学生乍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很多时候在运用上就出现了困难和不可理解。

1、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缺陷。

1.1回答模式化。

小学生在英语对话中,显得问答一点都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如“How are you?”问候时学生的回答肯定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不管他今天是郁闷也好,开心也好,无聊也好,都是同样的回答。

“Nice to meet you!”的回答则肯定是“Nice to meet you too!”,这使得交际陷入公式化,毫无交际的趣味可言。

1.2文化背景不理解。

交流时存在着障碍,容易陷入僵局。

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

特别是学生在上课对话交流时,无话可讲。

在我国,熟人之间或初次相识的人之间发问很随便, 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询问对方的“隐私”,如年龄、工资、婚事、体重等, 但在欧美, 这样发问令人反感。

他们觉得自己的年龄、婚否、收入情况、宗教信仰等是他们的私事, 对别人的私事不应乱打听,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

而对于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方面, 可以让人们随便谈论。

1.3说与读都显得中国化。

其实外语的语调是很丰富的,而我们的学生则把对话和课文读得一顿一顿的,而且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其实语言都是一样的有很大的情感起伏和语调区别。

而学生全然不顾,也没有轻重音。

让人听得不知所然。

中文讲究“字正腔圆”,而外语则讲究“点到为止”。

1.4实际运用能力和开口能力极差。

外语的学习是需要语言环境的,小学生缺少一个运用所学的语境,加上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缺少发散性思维,内容单一,导致语言组织困难,开不了口,甚至学了三四年的学生连最起码的交谈都有困难。

1.5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1.6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

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2.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2.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2。

告o see交际教学是中nd rice.
at would likerice tff,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2.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外语故事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 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鼓励学生与外教面对面交谈, 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又丰富了学习形式, 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4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有人说“掌握了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了又一个世界。

” 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 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新世纪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引起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