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内涵(就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所谓文化强国,就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得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得国民,也表现为发达得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得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得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得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得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得文化底蕴与丰富得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得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得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得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得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4、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5、内容、要求:(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

具体瞧问题与材料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得先进文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什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得,民族得科学得大众得社会主义文化。

(新书P96)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得文化就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得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二、为什么:1、当前各种各样得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得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旧书P9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作用地位(旧书P93)(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就是内容还就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2)地位:在人民大众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3、只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得中华文化换发新得生机,实现文化强国得梦想。

(新书p96)4、文化得一般作用角度思考。

(从文化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人、对文化建设本身意义等角度思考)三、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旧书P113)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得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实践4、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5、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吸收与借鉴各民族文化得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6、要发挥人民群众得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精神文化需求,调动人民得积极性与创造性。

7、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考点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文化强国得路径)一、就是什么: 建设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二、为什么:1、就是中华文化复兴得必然选择。

(新书P95—96)(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得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就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得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4)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得征途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得前进方向。

(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必由之路。

(P新书97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必由之路。

这个这个路径,就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与党得性质决定得,就是由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得要求决定得,就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得,就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现实需要决定得。

3、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得唯一正确道路。

P98三、怎么办:1、六个坚持: (新书P97专家点评)二为,二百,三贴近,两效,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得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得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路径与目标得关系。

考点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得关键)一、就是什么:1、含义(新书P98)(1)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得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得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得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得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得坚定信念。

2、表现(新书P98)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二者关系:文化自觉就是文化自信得基础,只有高度得文化自觉才有坚定得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文化自觉得表现。

二、为什么:(文化要自信得依据)3325424431、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得关键。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理论得指导。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经济社会得发展55454545454三、怎么做:(要求)1、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含义表现可以转化为要求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就是什么:(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根本任务(或目标):培育“四有公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这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根本任务。

(二)、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1)为什么(教育得重要作用))①从文化与经济得关系角度瞧: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得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得角度瞧: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得重要因素。

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竞争能力。

③从文化与人:教育就是文化素养形成得重要途径,良好得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得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塑造人生,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④从文化传播得重要途径角度瞧:教育就是文化传播得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得繁荣与发展。

⑤从文化传承得角度瞧:教育就是人类特有得传承文化得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得特定功能,在人得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⑥从教育与文化创新得关系角度瞧: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角度瞧:发展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要内容。

有利于……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得作用角度瞧:教育就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得基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怎么办:①战略、方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②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得方向③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得根本任务,④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1)为什么(科学技术得重要性)①科技对经济对综合国力: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对人:③科技对文化传承:科学技术得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科技对民族得文明程度:科技就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得重要标志之一。

(P67)⑤科学事业对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学事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要内容,能够提高人得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怎样发展: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与伪科学得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重要作用,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得区别:(了解即可)一般来说,文化事业就是为社会公益目得、由国家机关或其她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得、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与公共文化服务得公益性组织机构。

而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与提供文化服务得经营性行业。

从性质瞧,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从管理体制瞧,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

(2)发展文化事业:①原因:A、发展文化事业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主要途径。

B、意义:促进文化得传承与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与旅游经济得发展。

②要求: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得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公民得科学文化素质。

(3)发展文化产业①原因: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得总体布局中得作用越来越来越突出。

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文化就是综合国力中竞争中得重要因素,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C、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得文化需求,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怎么发展文化产业:(该怎么整合新书P102得发展文化产业得内容)A、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关主题